来源:【东北网】

东北网9月23日讯(记者 王亮)国庆将至,秋色渐浓。9月23日,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龙江大地丰收忙,金色稻浪花满香。近日,记者走访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宝泉岭分公司、友谊分公司、八五九分公司。现场看到,万亩良田成片相连,全程机械化让人震撼,丰收忙的北大荒农业股份,正奋力书写农业现代化发展新篇章。

“小稻田”升级至“大格田”

9月19日,在宝泉岭分公司,价值总计达4000多万元的39台套的收割机、灭茬机、翻地机正在玉米地上作业,收获、还田、整地一次性完成。9月22日,在八五九分公司,13台大型收割机、15台大马力整地机车半小时完成390亩玉米收翻结合作业。

北大荒现代农业(奋力书写农业现代化发展新篇章)(1)

玉米收获现场。

在北大荒农业股份,全程机械化、标准化农田随处可见。大型机械作业,还能够增加土地利用率,促进员工增收。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推进农机标准化作业,提升农业标准化管理水平,近年来,北大荒农业股份公司大力实施标准化良田建设项目。各所属农业分公司利用新型筑埂机械,大力实施格田扩大、缩埂增田、水田扩边整形作业,以提高土地面积的利用率,从而打破传统的格田布局,提高粮食综合产能,将“小稻田”升级至“大格田”。

据了解,该公司大力推进“规模化格田替代一般农田”,全年计划完成111万亩改造目标,规模格田扩大面积达到326万亩。

专属基地助力品牌建设

9月的龙江大地,稻香醉人,丰收再望。如何让种植户的钱袋子鼓起来,北大荒屡出“奇”招。

北大荒现代农业(奋力书写农业现代化发展新篇章)(2)

水稻收获现场。

在八五九分公司万亩高端稻米专属基地上,八五九分公司总经理尹显洪介绍,稻田里养泥鳅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还增加了农田使用效率,一水两用、一地双收,一块田“种”出两份收益。

“不负东北黑土,不负天赐好物。”八五九分公司切实抓好绿色农业建设,通过落实“六个替代”、实施黑土地、优化种植结、加大“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立体种养模式,生产出让人们吃着放心的绿色有机稻米。

好地产好粮,好粮出好米,好米打造好品牌。八五九分公司将原有的“乌苏里江”品牌LOGO和IP形象进行升级,以米粒为主设计了“乌苏里里”卡通形象,生产出珍珠米、稻花香、长粒香、有机稻花香等产品系列14款,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品牌建设依托于北大荒绿色品质。2021年,北大荒农业股份公司在已有认证绿色(有机)基础上,新增申报120.5万亩绿色食品认证。

科技创新赋能农业发展

北大荒农业股份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济分析会议明确指出,下一步公司要突出抓好农业科技创新,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目前,企业构建了完善的农业物联网管理系统运行体系,通过平台搭建、网络构建、数据实时监测采集与传输、智能分析等功能,使得农业生产全过程可控,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截止目前,水田插秧自动驾驶、侧深施肥等“十项”技术累计应用面积达到1000余万亩,累计实现智能作业面积790万亩。

北大荒现代农业(奋力书写农业现代化发展新篇章)(3)

数字农业。

在友谊分公司数字农业中心,站在展示平台前,轻点鼠标,农机作业轨迹就能呈现在眼前。一台电脑、一套系统,就能对土壤肥力、作物生长、产量评估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测。

友谊分公司开展智慧农业建设,聚焦水稻生产种植全过程、全场景、全要素,建设有“农机管理、数字农服、技术培训、农情信息和科技创新”五个模块,聚焦精细化管理,为农业种植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构建智慧管理“一张图”。

据了解,2021年,北大荒农业股份公司统筹安排利用自有资金,投入科研经费5,513万元,自主设计完成试验示范50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20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与中国水稻所、中国农大等10家科研单位和机构签署技术合作协议,开展研究课题28项,建立健全科技园区、管理区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三级科技推广体系,科技创新、优化服务、成果转化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获悉,黑龙江省大田收获已开始,截至9月21日,全省农作物已收获1020.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已收获712.5万亩。

本文来自【东北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