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资源通俗的讲就是水体的流动的动能加上水体间存在的高度差产生的势能的总和。而目前利用这种能量的的唯一方式就是水力发电,把水能资源转化为可以长距离输送的电能。所以当一个国家拥有大比例的山地且水资源丰富的情况下,这个国家一定拥有着大量的水能资源。比如在我国的横断山脉地区就有非常丰富的水能资源(山高谷深,西南季风带来大量的雨水),还有长江的三峡地区。在国外,非洲的刚果河也拥有着巨大的水能资源。

塔吉克族水电站(占世界水能资源4)(1)

而与我国毗邻的塔吉克斯坦,总面积14.31万平方公里,境内的山区面积占到了其总面积的93%(而海拔超过3000米又占到了一半以上,被称为高山之国),加上境内冰川雪山大量的分布,水资源极其的丰富。中亚地区最著名的河流-阿姆河虽然不是发源于塔吉克斯坦,当时其的63%的水量都来自于塔吉克斯坦方向的支流。所以塔吉克斯坦的水能资源是非常的丰富的,占到了世界总量的4%(年理论发电量可达2600亿千瓦时)。按道理来说,塔吉克斯坦应该是一个电力充足的国家(甚至是一个电力输出国),但是塔吉克斯坦每年的秋冬季节都严重的缺电,甚至部分城市里的居民都生炉子在取暖。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现在这个情况的呢?

塔吉克族水电站(占世界水能资源4)(2)

干旱少雨的中亚地区,自古以来都是以灌溉农业为主,加上上世纪中叶,苏联利用中亚地区良好的热量条件,在荒漠戈壁上种植棉花,水稻等需水量较大的农作物,而阿姆河,锡尔河这两条中亚地区最为重要的国际河流,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取水的重要水源。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对于用水的争议也越来越大,当中这几个国家还是苏联下面管辖的加盟共和国,于是苏联中央政府对中亚地区的水资源实行了集中式管理,对每个地区的水资源进行配额。80年代,苏联政府将阿姆河河水分配给吉,塔,土,乌(简称)的比例分别为0.6%,15.4%,35.8%,48.2%。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提供了阿姆河水量63%的塔吉克斯坦却只分到了15%左右的水,而大部分水资源都给下游的土,乌种植农作物去了。而塔吉克斯坦的电力的主要来源就是水力发电,水都给人家了,相当于拦水大坝都不能蓄水发电了。每到秋冬的寒冷季节,用电量增加,塔吉克斯坦就经常因电力供应不足而停电。

塔吉克族水电站(占世界水能资源4)(3)

所以苏联政府制定了能源互换协议,也就是说在每年的秋冬季节,塔吉克斯坦的水库大坝关坝蓄水(当然春夏两季可以开足马力发电),为来年春秋下游用水高峰储存水资源,而下游的土,乌两国要在秋冬时候,向不能进行水力发电而缺电严重的塔吉克斯坦补偿电力,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资源,使其度过难关。这样的优势互补,基本保障了各地区的利益。

塔吉克族水电站(占世界水能资源4)(4)

但是随着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这几个加盟的共和国,成为了拥有着独立主权的国家。这样一来,自己国家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下游的土,乌等国开始在秋冬两季要求塔吉克斯坦付费使用供给的能源,而又要求在夏季保持当初苏联时期约定的用水比例。这么一来,塔吉克斯坦就有意见了(相当于你们用我的水还有我自己付钱),加上其国内经济陷入困境,购买不起太多的能源资源,经常“赊账”,所以土,哈两国经常中断对其的能源供应。塔吉克斯坦为了弥补断供带来的电力缺口,就在本因蓄水的秋冬两季也开闸放水发电(目前塔吉克斯坦的水电发电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在冬季,很多地区还是会停电。)。这样一来下游国家(主要是乌兹别克斯坦)同塔吉克斯坦的矛盾就激发出来了(来年种棉花的水少了)。

塔吉克族水电站(占世界水能资源4)(5)

塔吉克斯坦为了减少对外界能源的依赖,提出了“水电兴国”的口号,并且在阿姆河的支流上修建大型的水利设施,这些水利设施完工后,塔吉克斯坦可以走出缺电的困境,甚至可以成为电力能源的输出国。一家欢喜,一家愁,这样一来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可以利用水资源就更少了,这对于以棉花为产业的乌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所以目前两国就水资源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谁也不妥协(毕竟都是以各自利益为重的)。希望在未来,两国能够加强沟通,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