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正在举行“溯光明理”夏令营,全国各地200多名学子集聚长春。
繁星满天,闪亮璀璨。为了看清星星、甚至浩瀚宇宙,人们制造了光学仪器,将人眼尽可能地向远、向精延伸,探索宇宙奥秘。
夏令营其中一项重要活动是悼念王大珩。“今年7月21日是王大珩院士逝世10周年。大珩先生是新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也是长光所的创始人。”长光所副所长王建立说。
如今,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太空就位,问天实验舱正蓄势待发。由长光所牵头研制的实验舱机械臂正处于最后的试验阶段。
在“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和他所创立的长光所众多科研人员努力下,各类重要光学设备不断被研制,追光之路不断向前延伸。
王大珩是从1400万斤小米起家,创办长光所的。
1952年1月,中国科学院仪器馆筹备处副主任王大珩来到长春时,我国在光学仪器制造上几乎一片空白。1400万斤小米,是国家拨给他创办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长光所前身)的首笔经费。
为了尽快建立新中国的光学事业,他与工人们一起整理土地。累了饿了,坐在荒地上,吃大葱蘸大酱,嚼高粱米饭。
1953年,他和同事们不分日夜地搭炉子、试工艺……短短几个月,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诞生。
此后几年,王大珩和同事们先后研制出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高温金相显微镜、第一台大型光谱仪等,创造了“八大件一个汤”,奠定了新中国光学事业的基础。
王大珩(左)与著名光学科学家蒋筑英进行学术交流工作(资料照片)。
目前,四米碳化硅反射镜已投入使用。过去,我国只能花高价进口到小口径反射镜。为了打破困局,长光所副所长张学军等人创新选择了碳化硅这一制作工艺难度大的材料。“大珩先生在祖国一穷二白时可以制造出光学玻璃,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退缩。”历经15年,砸碎四块镜坯,团队终于成功制造出这枚世界上最大的反射镜,用它做成望远镜后,在地面上能看清太空中拳头大小的碎片。
从炼出新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到“破釜沉舟”给神五神六装上太空之眼,再到“不走寻常路”造出领先世界的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他们从未停下追光的脚步。
“再难的事也抵挡不住大珩先生前行的步伐。”在长光所,科研人员传承着王大珩的精神,将攻坚克难贯彻到底。
2019年8月31日,我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成功发射,完成在轨测试任务,项目立即进入太极计划“三步走”的第二步。团队承担的任务指标要求几近苛刻。一些项目指标的精度在过去几乎没有。长光所负责“太极”空间引力波三个重要载荷的研发,如今负责人王智每天都带着团队加班加点,向着更精准的指标攻关……
正在火星执行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上,高分辨率相机发挥重要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获取火星表面重点区域精细观测图像,开展火星表面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的相关研究。为了让相机执行好任务,长光所的科研人员下了不少功夫。比如,相机采用了长焦距大视场离轴三反光学系统,成像分辨率可达到亚米级,相当于站在长春可以观测分辨出沈阳街道上行驶的车是两厢还是三厢;创新采用全碳化设计理念,整机质量仅43千克……优良性能指标的背后,是一支肯吃苦、敢突破的工作团队,团队只有30余人,平均年龄35岁左右,只花费3年多时间就出色完成任务。
在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科研人员探讨“太极”空间引力波载荷的科研方案。新华社发王帆摄
浩瀚宇宙,天和核心舱机械臂开展工作,研制问天实验舱机械臂的主要负责人吴清文期待着双臂天上交会,为中国的太空之旅奏响更美妙的交响曲。
“大珩先生留下的光永不熄灭。”王建立说,长光人科技报国的追光脚步永不停歇。
文字记者:孟含琪
来源: 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