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和中亚的经验都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国内局势如果不稳定,那么根本就不可能实施什么现代化革新,就算是清日之间的对比也说明了这一点,如果没有一个坚定的中央集权政府,那么改革也不可能成功,晚清恰恰是清朝最不稳固的时候,尤其是从1864年后,太平天国虽然被平定,但是清朝内部已经出现了拥有自己兵力的汉高级官僚了,这些人虽然暂时没有反叛,但是很容易变成吴三桂那样的势力,更要命的是,这些人已经和英法等外部列强勾搭上了,这样清廷就不可能真正清理这些势力,他们作为政阀的地位是确立下来了,否则他们就会直接演化为军阀的,这样政阀就用放弃武力的方法换取了对朝廷的影响力,进而换取列强对他们的支持,但是他们的影响力是朝廷希望极力摆脱的,所以他们一定是比不过明治政府的,明治朝是把德川幕府完全推倒重来的,以关西倒幕藩代表的政阀财阀建立的新集权模式,天皇在里面其实是一个摆设,并非是真正掌握实权的人。这么一比,清廷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所遇到的“东南互保”就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这么多的省都在搞事情,而且还都是财政上举足轻重的地方,比如江苏、广东,两江总督、湖广总督、广东巡抚都跟着不听朝廷的话了,这在过去是要杀头的,足以说明清朝中央集权的极度衰微,而在东洋这个情况是相反的,他们的集权是雄健发展的,这是一升一落,恰恰是东亚权势重心变动的一个体现,在美洲和中亚细亚都是如此,美俄相对于被侵略国家都确立了这么一个原则,所以他们能够最充分的调兵来作战,也能进行有效的训练,将近现代的火器有效运用到其中,要知道被征服的中亚细亚和拉美墨西哥的军队也都是有火枪的,他们对这些枪支武器的运用历史不亚于美俄,甚至更早,西班牙拉美殖民地的建立比英属北美殖民地要早得多,中亚诸汗国也有很多土耳其教官和技师培训的军队与火枪工厂,这一点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清军的武备系统更先进,但是到最后他们还是完蛋了。

拉美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拉美为什么不能崛起)(1)

拉美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拉美为什么不能崛起)(2)

墨西哥他们也是败在这一点上了,那么有人说巴西呢?巴西这个是类似外贸伊克塔的情况,但是巴西没有伊克塔,所以还不能用这个称呼来说,简而言之,他们的统一也是十分松散的,他们靠一个出口外贸的命脉要津的优势使得其他省份的考迪罗被迫配合和臣服于他们,最终形成一个各省代表制,这个“联合省会议”就是他们的议会,后来随着买办集团的发展和竞争,逐渐打破了地域之隔,开始形成积聚于首都圈的这么一个富商圈子,还有各省的弟煮们,他们都投资出一系列代理人,文武代理人,这样即便有军事政变,也不会妨碍统一状态,但是这个内部仍然是不稳定的,是不集权的,所以不可能真正进行有力的现代化,因为文武农商各方之间的利益不同,改革富国强兵的政策很难做到让各方满意,最后就容易使得不满的那一方引狼入室,或者发动军事政变来阻遏改革,最终还是改变不了,这是一种勉强促成的统一,而非稳固的集权,所以和墨西哥的那种动荡也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都是不能随心所欲的调动资源进行改革的那种国家,这是最根本的一点。在稳定的地基上才能考虑变强变好的问题,否则就是厝火积薪,很容易新问题没解决旧病又复发了,这个是拉美发展中最常见的。即便到70年代还有皮诺切特反叛杀死总统阿连德的事件发生,而且发生此事的还是素称稳健的智利,其政变发生的频率比起邻国秘鲁玻利维亚等都要少得多。

这样他们一直到20世纪中叶还疲于维持稳定而找不出真正革新集权的办法,所以更没有时间去改革了,所谓的改革也只能是蜻蜓点水,而无法真正触及问题要害与核心。那么瓦加斯改革为什么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呢?笔者认为这和当时二战同盟国亟需战争物资有关,这个刺激就像“神武景气”还有美军在南朝鲜的“特需订货”一样,是个短波,但是巴西借此获得了一定的产业转移,也因此带动了原材料开发和其他一系列基础加工业的发展,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凯恩斯-罗斯福主义的流行,使得国家干预大行其道,因而在经济思路上追随美国的拉美世界也受到了这个影响,这三个方面(产业转移、二战刺激需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拉美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拉美为什么不能崛起)(3)

还有一个例子是巴拉圭,在巴拉圭战争摧毁洛佩斯的巴拉圭之前,这里也是一个工业化的新兴区域,他们请了很多中欧的工程师和教官来修铁路、教练军队,并且借助控制乌拉圭的政局畅通了巴拉那河的水运,使得物资出口比较通畅,而此时阿根廷还在喋喋不休的打着内战,这种安稳也是一个发展经济的红利,巴西对于巴拉圭引入欧洲的支持也非常不安,因为这样做会导致巴西的外贸统一制失效,或者说遭到分流,这样是不利于巴西的政治安全与经济发展的,所以阿根廷和巴西还是要打这个巴拉圭,巴拉圭的前途就被断送了,这么一打就打烂了,巴拉圭为什么得到这个短暂的发展机会?第一是它内部稳定,所以有机会这么搞;第二是他在乌拉圭有影响力,当时拉普拉塔河对岸的阿根廷严重混乱,布宜诺斯艾利斯港联系潘帕斯草原的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外部在1844-1845年还受到英法舰艇的炮击和干涉,说明当时列强对于拉普拉塔联合省也有觊觎之心,而此时因战乱和外部干涉受到严重影响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港的出口业务就被巴拉圭及其控制的乌拉圭港口所攫取,这样阿根廷自然就急眼了,巴西也不希望成为下一个阿根廷,所以一定要打掉巴拉圭,否则巴西和阿根廷都得完蛋。第二点是引发战争的关键,也是巴拉圭得到发展一个重要原因,甚至时候主要原因。

邻国的坏处大略如此,你想发战争财,但是人家绝不允许,离岸平衡也就算了,够不着,你在我旁边就想吃这一口,我绝不允许,这就是巴拉圭被巴西和阿根廷扼杀的真正原因。乌拉圭的红白党争仅仅是个由头、噱头,而非内在的真正原因,抽丝剥茧,看见内在的这个理由,才能明白当时战争为什么不可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