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由于佩洛西窜访台湾,“”与西方反华势力沆瀣一气,肆意挑衅大陆统一决心。
英勇强大的解放军海陆空三军在环台湾海域举行规模空前的实弹演习,台海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
在此敏感时刻,一则有关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传闻,格外引发热爱祖国文化瑰宝的两岸民众的关注。
据称岛内有些“”政客,想要效仿俄乌战争中乌克兰博物馆将珍贵文物转移欧美其他国家文保机构,预谋将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的9万件文物,送交美国日本“保管”。
这分明是将价值连城的中华瑰宝送于贪婪饕餮之口,不啻于一场远比莫高窟和圆明园之劫更加惨痛的文化劫难。
事后,台北故宫博物院出面辟谣:“绝无此事”。
虽然已经辟谣,但无风不起浪,这个传闻遭到两岸民众的齐声抗议谴责,国人也不禁再次忆起台北故宫博物院风雨飘零般的前世今生。
今天提起位于台北士林区的台北故宫博物院,世人尽知这是堪与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齐名的世界著名艺术博物馆,也是台湾四大旅游景点,台北地标。
● 台北故宫博物院
尽管它占地面积不算太大(16万平方米),69万件藏品从数量上与其他世界级博物馆相比也不算巨丰,但不要忘了它为何以“故宫”贯称。
它的所有藏品均是从当年北京紫禁城、热河行宫以及沈阳故宫明清皇家宝库甄选之精华,件件都是价值连城、举世罕见的文化艺术绝品。
这样的高品质高规格,是其他任何博物馆无法企及的。
然而时间回溯60年前,世上尚无台北故宫博物院,它孕育于中华民族一段段不堪回首的民族危亡之际,诞生在波诡云谲的台海危机中,它的每一页都浸透中国近现代风云跌宕的辛酸历史。
● 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前身正是民国北平故宫博物院,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满清王朝,但逊帝王室仍居住在紫禁城中,继续掌管着满清历代统治者巧取豪夺而来的海量珍宝。
1924年,爱国将军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末代皇帝溥仪连同王室赶出紫禁城,这座500多年历史的明清皇宫终于回到民众手中。
在此基础上,民国政府成立了北平故宫博物院,那个短暂的时段,可谓是故宫博物院文物最完整、最团聚的“幸福时光”。
● 192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时
可是这幸福时光转瞬即逝,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寇从此对东北华北进行鲸吞蚕食般的侵略。
华北危急,中华危急,为了不致使这些民族瑰宝遭受日寇劫掠,故宫从馆藏文物中萃取菁华装箱储置,为文物播迁避难预作准备。
1933年初,故宫理事会正式启动南迁,这些文物开始苦难迁徙。
它们被装载分五批启运。故宫文物在重兵专人押运下陆续运达国府南京,存蓄于明代修建的朝天宫故宫分院,此时被命名为“民国中央博物院”。
● 1933年,午门前准备南迁的故宫文物
然而安顿仅仅不到4年,1937年日寇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淞沪抗战也随即爆发,日寇步步进逼南京,故宫文物不得不再次紧急转移。
由于战局极度危急混乱,这次大迁徙不得不分做三个路线艰难进行。
第一批为南路,自南京出发,经行汉口、武昌、长沙、桂林,抵达贵阳后,进而疏散至四川巴县。
第二批称作中路路线,经汉口、宜昌,抵达重庆。
第三批称作北路路线,经郑州、西安,以及宝鸡、汉中,抵达成都,又转运峨嵋。
● 故宫文物在运输途中
这三条路线每一条都充满危险坎坷,天上日日有日寇飞机轰炸扫射,地上则处处为难民拥堵。
溃败的国民党军队非但不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危,反而经常采取毫无人性的焦土破坏政策,破坏宝贵的道路桥梁,这也给文物的运输造成极大威胁。
可想而知,如此混乱局势下,既无卫队护送,又到处都是毫无秩序的饥民难民甚至土匪,要保护这数以万计的一箱箱无价文化财产,是多么的艰巨沉重甚至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 1937年,故宫文物在艰难的川陕公路上运输
可是那些拋家舍业跟随文物迁徙的文保人员,将文物安危视作比生命还要重要,一路寸步不离地呵护看守。
他们曾经都是象牙塔里的学者学子,现在却勇敢坚毅地担负起卫士兼苦力的重任,一路风餐露宿,荒村、破庙、山洞都留下过他们身影,卡车、牛车、独轮车都撒下过他们的汗水。
● 1936年,故宫工作人员及家属在重庆合影
正是他们的以身相殉般的呵护,这些极其珍贵易损的玉器、瓷器、珍宝竟然没有一件丢失,也没有一件破损!
以至于文保人员事后都称“国宝有灵”,和千千万万不屈抗战的子孙一起焕发出伟大的时代精神,才得以创造这人类文化史前所未有的奇迹。
抗战胜利后,西迁的文物陆续又开始“还京”,这样又一直折腾到1948年5月,西迁文物全部运抵南京,还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展览会。
● 文物播迁经过路线图(故宫博物院藏,1950年代绘制)
可是此时,在人民解放军的隆隆炮声中,国民党统治已经风雨飘摇,蒋介石政权枉顾民族大义,将国宝视作蒋家王朝私产,再次命令文物与几十万残兵败将一起迁徙孤岛台湾。
整个20世纪50年代,故宫文物一直栖身台中雾峰北沟山洞充当的库房中。
1959年,台湾当局才决议在台北双溪兴建永久性博物馆,1961年动工,1965年落成,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模仿故宫午门外观式样的“台北故宫博物院”。
● 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竣工
这些颠沛流离30多年的国宝,终于有了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安身之所。
这些蒙尘封存已久的昔日皇家珍藏重新绽放出光华璀璨的艺术魅力,使得台北故宫博物院一出生既晋身世界顶级博物馆行列,吸引来自全世界的参观者。
台北故宫博物院建筑总面积16万平方米,记录在册的文物多达698,856件。
主要分为书法、绘画、陶瓷器、玉器、青铜器、漆器、珐琅器、玻璃、金银器、竹木牙角雕刻、成扇、印拓、善本书籍、钱币、织品、杂项、文档文献等几十个大类,全部都是经过几番精选留下的“精华中的精华”“极品中的极品”。
● 肉形石。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藏品年代上至史前先秦三代,其中尤其以两万甲骨档案成为世界甲骨文物收藏数量第二位。
收藏的两万多件瓷器也荟聚原始陶器到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以及明代官窑瓷器和清代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
收藏有5600多件青铜器,其中有商代蟠龙纹盘、兽面纹壶、西周毛公鼎、战国牺尊极具史料价值的珍品。
● 毛公鼎。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作为皇家藏品,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玉器可谓琳琅满目,多达5万多件,不仅有新石器时代的玉璧、玉圭、玉璜,更有贯称“镇馆之宝”美誉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等一批艺术绝品。
● 翠玉白菜。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台北故宫博物院饱经迁徙,因此格外选中那些文化价值高又轻便易于携带的书画珍品。
历代书画真迹近一万件,许多都是旷世绝品,如乾隆三稀堂收藏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颜真卿的《刘中使帖》,苏东坡的《寒食帖》,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都是传颂千古世所罕见的孤品。
●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博物院收藏有善本古籍有两万多册,包括清宫文渊阁保存最完整的《四库全书》一部;
明清档案文献近40万件,其中有清朝历代皇帝朱批奏折、军机处档案、清史馆档、实录等,极具学术史料价值。
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如此丰富,以至于有了“北京故宫看建筑,台北故宫看文物”“故宫博物院之魂在台北”之说,实不为过。
● 天青无纹水仙盆。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台北故宫博物院建成后,很长时期,接待来自五湖四海各种肤色的游客,唯独不见来自祖国大陆的参观者,不免无限落寞遗憾。
尤其“”势力越来越猖獗的形势下,台湾当局也不遗余力地进行所谓“去中国化”,这些昔日台湾同胞引以为豪的中华瑰宝,也被肆意篡改歪曲。
台湾当局曾妄图将“台北故宫博物院”改为充满殖民地特色的“福摩萨艺术博物馆”,而且刻意遮掩、歪曲、篡改馆藏文物的说明,一律删除“来自北京故宫”字样,企图让台湾下一代不知道这些文物的由来。
对文物的历史意义和重要地位,尽量矮化或淡化,或者忽略不说。
最令人无法容忍的是,在文物的说明上,一律将“我国”改为“中国”,目的就是割裂台湾同胞与这些文物的文化血脉联系。
● 白瓷婴儿枕。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好不容易台湾开放大陆来台旅游(仅有短暂几年),这些文物珍宝才终于见到最能赏识它们珍视它们的亲人。
无数大陆游客看着这些历经重重劫难远离故土的国宝,看着它们被重重阉割删减的犹如异国文化的说明文字,仿佛能听到它们无声的饮泣。
中华儿女无不感到愤怒,无不由衷期盼这些国宝早日回到祖国。
● 快雪时晴帖。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如今已经沦为“”渊薮的台湾当局,加紧与国际反华势力的勾结,加速分裂祖国的步伐,若将故宫文物“选送海外”永远别离祖国,是中华儿女不能答应的。
展望不久的未来,祖国统一之日,也是这些蒙羞已久的国宝回归祖国重放光华之时。文/凯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