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记录1如果乱丢垃圾,环境会越来越伤——多多,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谈你对当前社会人际关系的认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谈你对当前社会人际关系的认知(家庭人际关系)

谈你对当前社会人际关系的认知

学习记录

1如果乱丢垃圾,环境会越来越伤。——多多

2 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梁启超

3 道家为什么把晚饭叫到“鬼食”?晚上属静,活动较少,为睡眠作准备,如果吃得太多,就会成为消化的负担,也是多余的能量,会增加体重。——齐善鸿

生活记录

1上午给阳阳勇勇读了许久的书,他们听得很入迷;

2 下午三大娃玩得特别疯狂,笑得死去活来,我去追逐他们,他们逃避躲藏。

3 晚上阳阳向我复述《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全部内容再现,台词记得一清二楚。

4 今天备课,文化与交际内容复杂艰深,深思熟虑,早晨起来后一直在考虑如何处理家庭成员关系。

家庭人际交往

家庭是个人生活基本单元,除了孤儿,每个人都从家庭中出生成长,很多人成年后组建了新家庭,新家庭也包含建立新型亲戚关系。人际交往从家庭开始。

以前住在工作单位的宿舍,偶尔听到来自各单元的吵闹声:婆媳之争,夫妇之争,亲子之争。现在居住的小区,偶然也会听到责骂吵闹风起云涌。长沙人据说喜欢斗狠。

身边耳闻目睹过好些离婚案例,什么原因都有,也听说过更多的吵离婚但最终没有分裂的家庭动荡。

原因是夫妇两人注意的重点与焦点有所不同。没有孩子之前,有双方父母与亲戚的聚焦,有了孩子,会有针对孩子的聚焦。如果一方没有针对“孩子”的存在感,会引起另外关注一方注意,于是便有了“要求”,便有了育儿分担的诉求。

还有在家庭生活中,经济收支与家庭事务究竟是谁来作主?谁管钱,谁出钱,家务事谁做,孩子谁带谁管?传统思维是交给女方,但女方也要上班,难道男方就可以全免?分工合作,谁都不要卸货。承担过度负重的一方,当然要申诉,这时就有了争执。

常常也有“三观”与生活方式的对立。从爱情步入婚姻,一人世界摇身变为两人世界乃至多人世界,谁能保证相安无事?哪怕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都会带来令人窒息的反感,更何况朝夕相处时的性格对撞和情绪对抗,使两人极易产生“擦枪走火”的摩擦与冲突,就像洁癖最讨厌人渣味。

我是这样思考的。

第一,请不要把个人观念向家庭延伸。可能你拥有最正确的主张和想法,都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可行的,但是,你自己用行动去贯彻和实施就可以了,寻求理解和支持就可以了,不要让别人和你完全一样。要求他人一定按你的想法来做,这会使人际关系败得比较惨。你可以用正确的观念和主张来教育未成年儿女,但如果把家里的成年人当成自己的学生来教育和改变,那就犯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你误认为自己是他们的救世主了。其实,一般成年人很难因为家庭成员作出实质性改变,尤其是观念和认知方面的改变。

如果想要改变,就可能是想挑起一场人际的战争,战争的结局是两败俱伤。

结婚时就要考虑清楚,两人生活在一起,不是为了改变对方,而是无条件接受对方的一切,否则不要结婚生子。

第二,我们在对待家庭成员时,应当视所有成员是平等而平行的。“一切为了孩子”这种说法,有时是谎言和借口,无非是借孩子实现自己对其他家庭成员的控制,管理和要求,这通常招致不必要的人际磨难,甚至对孩子本身也是一场磨难。平等,是我们视所有成员的利益与价值为一体,没有谁比谁更重要。孩子当然重要,但如果忽略成人的感受与诉求,孩子的重要性无从谈起。听说有个家庭,给孩子单独开小灶吃营养餐,成年人吃便饭,这种另类对待伤害了所有家庭成员。所谓平行,是孩子的成长与大人的存在之间,没有“权益牺牲”的情况。如果大人喜欢玩手机游戏,当着孩子面玩,而大声斥责孩子“不准玩手机”,那就是大人在欺负孩子;如果孩子喜欢吃某个菜,上去全部抢光,不给大人留剩余,反而得到大人的肯定和赞赏,那就是孩子在欺负大人。

第三,去除“家庭成员为我所有”的观念。占有感是天生的,因为得到而心累心跳,因为得到而患得患失,因此会在乎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由此而太敏感,从而酝酿着暴风骤雨。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要以为自己结婚后就“有权拥有”了谁,包括孩子。家庭当然是自己拥有的家庭,但每个家庭成员并不是自己的附属物,尤其是配偶和子女。我们努力去成就每个家庭成员,给他们足够的时间空间和自由,给他们足够的包容和宽容,给他们足够的爱护和保护,尽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也通过每个家庭成员来成就自我,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很多家庭纷争,都源于“你是我的某某某,你为什么不能给我……你为什么不能提供……你为什么不做这做那……”这种角色感强烈的质问,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带有极大的误导性,仿佛“我娶了你,你就应该怎么怎么”“我嫁给你,你就应该怎么怎么”……无论是媳妇还是女婿,无论是公婆还是岳父母,无论是老公还是老婆,选取角色站位去认知双方关系并提出相应要求,都是分裂式诉求,而不是和平式谈判。和平的谈判,不需要划清角色和界限。

第四,内求诸己,改变从我做起。有时,家庭战火会忽然爆发,选边站队是很多人紧急时刻的自我保护策略,“拿起武器上战场”的英雄主义会出现。“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战争,其实没有正义与邪恶之战,也没有胜负荣辱之说。毋宁说,在心灵港湾的家庭,风暴都是假象,风暴本质是小题大做。如果是真正的战争,那只有分居和离婚,如果还在一起,就不是真正的战争。

当一方挑起战争,另一方要有预备,要看清问题实质,而不是匆忙卷入。家庭不是训练口才自我展示的平台,也不是挽救脸面寻求平衡的出口,情绪发泄永远是灾难性的,口角争端永远是低级无能的。忍一嘴,然后把那些话当成空气,吸进来又呼出去,过了就忘却吧。

对待很多年要一起相处的人,不要心怀仇恨地相处,心怀仇恨是慢性自杀;对待相处岁月可以计算的家人,更要胸襟宽广不怀嗔怨,心怀嗔怨就是谋害无辜。

改变在原生家庭和单身时代养成的自我中心化意识和观念,别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视作家庭生活的中心,控制情绪化,是稳定家庭生活的中流砥柱。

最后,来一点佛系的思想吧。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刹那间含终古,微尘中见大千。人来世间不易,恍如一梦,梦中明明有六趣,醒来空空无大千。请各位朋友不要自己建造一座监狱把自己丢进去,请不要让灵魂套牢于“以无为有”的假象中感受硝烟四起。假象与实境,常常相对而生,没有谁真地跟谁过不去,我们要输也是输给自己,要成就也是从自我做起,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今天难得熬夜了——很抱歉,我的孩子们一直吵闹。现在他们都睡了,我终于可以安静思考了。我没有别的时间可以安静地思考!我想跟自己说一声:对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