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五部门联合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领公民践行生态环境责任,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1)

为了解公民践行生态环境行为的基本状况,引导和鼓励公众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环境部与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五部门联合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一周年之际,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组织开展问卷调查并对外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

调查报告将《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中十条内容与公民生态环境行为逐条进行比照,设计了包括感知、知识、意识和行为四方面指标的问卷方案,面向不同群体集中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回收有效样本13086份,范围覆盖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区、市)。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3)

调查发现

公众普遍认可自身行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在呵护自然生态、能源资源节约、减少污染产生、绿色低碳出行和关注生态环境等5个生态环境行为领域践行度较高,能够“知行合一”。

➤其中,近九成受访者“不购买使用食用珍稀野生动植物或其他制品”,“总是”或“经常”随手关灯、及时关闭电器电源;

➤超七成受访者对自身“外出就餐时适度点餐或餐后打包”行为的评价较高;

➤近七成受访者“几乎不”或“很少”燃放烟花爆竹;

➤超六成受访者“总是”或“经常”以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为主;

➤超六成受访者“总是”或“经常”关注生态环境信息。

这些生态环境行为能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同时降低生活开支、有益健康、操作方便易行。调查显示,传统节庆习俗和生活方式中不符合环保理念的行为习惯已发生扭转,绿色生活方式逐渐深入人心。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4)

调查发现,在绿色消费、垃圾分类、监督举报和环保实践等领域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的现象。

➤其中,超五成(56.2%)受访者在购物时未能经常自带购物袋,超四成(45.8%)受访者认为自己在“选购绿色产品和耐用品、不买一次性用品和过度包装商品”行为上做得一般,近八成(79.6%)受访者未能经常改造利用、交流捐赠或买卖闲置物品;

➤近七成(69.9%)受访者认为自己“垃圾分类”做得较差;

➤超六成(63.0%)受访者过去三年中针对企业污染采取过监督行动;

➤不到四成(37.6%)受访者曾为政府建言献策。

调查显示,在这些方面公众生态环境行为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需从受访者反映的个人层面、政策制度和平台渠道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予以改善。

本次调查是第一次面向全国公民生态环境行为开展的客观量化摸底,有利于公众积极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推动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5)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6)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7)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8)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9)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10)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11)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12)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13)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14)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15)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16)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17)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18)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19)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1)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2)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3)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4)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5)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6)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7)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8)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9)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30)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31)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32)

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33)

来源 | 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

截图编写 |深圳市蔚蓝生态环境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