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妮娅·M.布克瑞·珀斯
【编者按】从17世纪早期开始,西方人对东方的装饰艺术和文化一直抱有强烈的兴趣,但其中没有一项比饮茶来得更长久,尤其在英国,这种影响不仅涉及经济和历史,还塑造了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随着茶的普及,英国人对茶的需求也上升到了艺术层面。对于美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茶具、家具和饮茶环境,还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美学的角角落落。
英国艺术史学者、策展人、艺术顾问塔妮娅·M.布克瑞·珀斯在其著作《茶味英伦》中为读者梳理了茶与艺术的关联,试着通过瓷器、银器、家具、审美风潮等来讲述茶的故事和影响力。正如她在中译本序言和引言中所说,“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它为世界带来了最为流行且经久不衰的饮品……茶是商业、产业和审美的驱动器”。
经出版社授权,本文摘取书中介绍18世纪在英国引发的“中国热”,看看当时欧洲人如何沉醉于神秘的东方文化。
《茶味英伦:视觉艺术中的饮茶文化与社会生活》[英] 塔妮娅 · M. 布克瑞 · 珀斯(Tania M. Buckrell Pos)著,张弛 李天琪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
欧洲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最初始于马可波罗的冒险之旅。在1306年前后出版的著作《马可波罗游记》(Travels)中,马可波罗描绘了这片异域土地上的建筑、神话和生活的人们:“让我们现在……去中国旅行,这样你也许能够对它的伟大和财富有一些了解。”而欧洲人最早接触到关于中国的图像,是在14世纪的意大利丝绸上。之后,通过进口的中国商品,中国风一点点地传播到了欧洲。
在英国,没有任何一种艺术风格能像18世纪中叶的中国风那样激起人们的好奇心。西方人开始模仿一切中国的风物,其影响范围波及纯艺术和装饰艺术,全英国上下掀起了一股“中国热”(China-mania)。
从中国进口的瓷器、丝绸、家具、墙纸、珐琅、漆器、艺术品等,是中国热的源头。英国人从这些物品的手绘细节中获得了灵感,虽然有时并不能准确地理解它们。中式美学被运用到了各个领域,包括房屋内部设计、花园设计、装饰设计,甚至是源自中国的饮茶习俗。其结果是,中国的审美和艺术极大地影响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当然,它也影响了欧洲大陆,尤其是法国;但在英国,中国风在无与伦比的银器业、中式奇彭代尔风格(Chinese Chippendale style)的家具,以及克莱顿庄园(Claydon House)华美的内部装修中都有突出表现。
洛可可风格的彩釉茶叶箱 英国霍茨波有限公司 图
英国上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出版物、艺术、文学,都透露出强烈的学习中国风俗的愿望。1755年,《鉴赏家》(The Connoisseur)杂志的一位作者讽刺道:“中式美学已经侵占了我们的花园、建筑和家具,还会入侵我们的教堂;要是一个纪念碑也是中国风,装饰着龙、铃铛、宝塔和满大人,该有多美啊?”中国热激发了英国人的想象力,英式设计与中式主题的结合,散发出巨大的魅力。英国人对中国风格进行了创新,发展出引人注目的中式洛可可风格,它与之前流行的严肃的帕拉第奥式风格相反,正好迎合了当时人们轻浮、猎奇的审美取向。
《在温室里(情敌)》,布面油画,詹姆斯·雅克·迪索 绘于1875-1878年 伦敦布立基曼艺术图书馆 图
人们普遍认为,英国人在18世纪创造了艺术园林,也就是所谓的“中英混合式园林”(Anglo-Chinese garden)。18世纪40年代,之前对称、统一的风格已经被不对称和中式的亭台楼阁、宝塔所取代。这种风格的园林,现存最好的一个例子是英国皇家植物园(Kew Gardens),里面有钱伯斯爵士(Sir William Chambers)在1760年左右仿照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建造的宝塔。修·昂纳(Huge Honour)认为,中英混合式园林的地位十分关键:“英国对欧洲的中式景观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所谓的中英混合式园林。这种园林后来传遍欧洲,它和它园子里的那些橡木和山毛榉,都带有鲜明的英式风格。”
英国皇家植物园内的大宝塔(Great Pagoda) wiki 图
中国风对艺术领域的影响无处不在。霍勒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发声反对中国风的流行,他也是最早把这种风格归为英国原创的人之一。大约在1750年,他在《世界》(The World)杂志中写道:“现在的人普遍有一种错觉,以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来自中国的或者中国风的……连最本土的餐具都沦落成这种新潮的样式了。虽然很少被承认,但我们的那些中国风装饰品其实不仅仅是英国制造,更是英国创造。”当时,英国把中国风做得最好的两位银匠是保罗·德·拉米热和尼古拉斯·斯普利蒙特,虽然他们被说成对东方艺术一无所知,但两人都在作品中运用了中国元素。
银匠的主顾们对中国风如此痴迷,以至于他们经常要求把包装盒上的汉字刻道银茶盒上,虽然并不知道那些汉字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些字的意思会不会是“保持干燥”“货品”,或者“此面朝上”?坦白地说,重要的不是意思,而是在喝茶的时候,这些装饰为主客之间的优雅交谈提供了有趣的话题。
在家具领域,英国设计师大量炮制中式洛可可风格的图样书。1740年以后,马蒂亚斯·洛克(Mathais Lock)最早开始雕刻鸟和带翅膀的龙。这种风格的集大成者是奇彭代尔(编注:托马斯·奇彭代尔,出身木匠世家,装饰艺术, 英国细木家具制作大师)1754年出版的《绅士与细木家具制造者指南》(The gentleman and cabinet-maker's director),书中介绍了所谓的中式奇彭代尔风格。无数的茶桌被做成这种风格,桌面被高于桌子的回纹装饰围起来,以保护昂贵的茶具,使其不会被摔碎。虽然这些茶桌的设计受到了东方艺术的影响,但并非抄袭。
《绅士与细木家具制造者指南》封面 Smithsonian libraries图
《绅士与细木家具制造者指南》内页 wiki commons 图
扇子是时髦的装饰品,也是地位的象征。扇子上画着关于茶的画,因此它还是一种独特的茶文化媒介。欧洲的扇子大多是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进口的,也有些是在本地生产的。据记载,1709年东印度公司的商船福佑号购入了5万到6万把扇子:“质量好的扇子……所有都是上等的扇骨……全部品质非凡……一共19种图案。”透过扇子我们得以窥见当时英国的社会生活;同时,它本身也是独立的艺术品。扇骨由雕刻精美的象牙、玳瑁或珍珠贝做成,扇面也做了很好的上色和装饰。从花卉到政治局势,当时的扇面图案涉及的题材包罗万象。这个时期的团扇和折扇上都绘有喝茶的场景,使得英国人对喝茶更为重视。
18世纪中叶 中国扇 大都会美术馆 图
英国人对中国风的狂热还延伸到了整套房子的室内设计,给房屋带来了一股异域风情,尤其是卧室、客厅、密室和喝茶的放开你。在奥利弗·金史密斯(Oliver Goldsmith)的《世界公民》(The Citizen of the World)一书中,有一个角色去拜访一个中国艺术品代理商:“你有没有漂亮的中国货?那种一般人不知道做什么用的……”“我有20种只有中国人懂得怎么用的东西。看这些罐子,正宗的豆绿色……还有这些,虽然在你看来可能还不错,但对中国人来说不值一提。但它们是有用的器具,所以每个家庭都应该有一套。”这段对话揭示了瓷器、漆器这些中国进口商品的重要地位,它们往往被人们有意地摆在一间中国风的屋子里展示。
《世界公民》 harvard university 图
有些特殊的室内空间因为极为精妙地运用了中国风并力求“完全”还原中国本土居室的样子而十分引人注目。
贝德米特住宅的中式卧室
例如,1753年为博福特公爵四世(the 4th Duke of Beaufort)装潢的位于埃文郡(Avon)的贝德米特住宅(Badminton House)的中式卧室中就有约翰·林内尔(John Linnell,1729-1796)的作品,代表了对中式审美的尝试。比这个更好地展示了东方审美品位的,是卢克·莱特福特(Luke Lightfoot,约1722-1789)在1769年左右设计,至今保存完好的,位于白金汉郡(Buckinghamshire)的克莱顿庄园的中式房间。这个房间体现了中式洛可可风格的精髓,无可争议地成为英国现存该设计风格中最重要的代表。
克莱顿庄园的中式房间 Architectural Digest 图
中式房间中的石膏浮雕特写,描绘了中国人的茶会。 英国国民托管组织图片库
另外,它也体现出一些托马斯·约翰逊(Thoms Johnson,生于1714年,1770年之前和卢克在一起工作)风格的影响。蓝色的墙上装点了雕工精细的木头和石膏浮雕,充满想象力,进入房间,感觉就像是隐居到了另一个地方。
到18世纪60年代末,英国的中国风热潮逐渐被哥特风格的复兴和新古典主义取代;不过,中国风也曾与哥特风有过一段短暂的结合期。1801年,有人送了乔治四世中国墙纸作为礼物,他由此获得灵感修建了气度不凡的布莱顿宫,这导致中国风在那一段时期曾重回时尚舞台。布莱顿宫的整体风格看起来似乎非常符合乔治四世所期待的达到的氛围,轻松、愉快、有趣、富有魅力,适合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和聚会。简而言之,各种形式的中国热为英国人“原汁原味”享受中国的饮茶风俗提供了绝佳的背景。
责任编辑:朱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