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拜年#我想很多地方过年都有自己的一个独特的风俗。比如过年舞狮子,或者是看大戏…总之,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

记得小时候,每年快过春节的时候,看大戏和看电影是我们那个年代最期盼。虽然小时候听不懂唱戏到底是什么意义。可是长大了才知道,那不只是一种文化的发扬和传承,恰恰是一种印在内心深处,长大后成了最怀念的那一部分记忆!

怀念小时候看大戏的场景(小时候过年就听得大戏)(1)

大家都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她可以说是集所有地方戏曲为一身,不断传承和创新融合而发展出的剧种。而我国基本上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剧种。

比如说我记得为了传承中华古老文化有一年上了春晚的秦腔就特别的有意义。来自陕西的手艺人当吹打着各种乐器而发出那种前所未有的透彻心灵的声音的时候,你会觉得真的是太美好了。

比如东北的二人转,河南的豫剧,四川省的评书,安徽省的黄梅戏……等等。几乎每个省地方都有自己的代表。而今天我要说的就是我们山东的地方剧种—吕剧!

怀念小时候看大戏的场景(小时候过年就听得大戏)(2)

可能年轻一点的小伙伴别说听过,就是这个名字可能都没听过。但如果说起《李二嫂改嫁》估计就有很多人听过了!

吕剧又称化装扬琴、琴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大部和江苏、安徽、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起源于山东北部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其音乐属于板腔体,兼唱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主弦)、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

它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1900年前后,吕剧被搬上舞台;1917年以后,吕剧班社进入济南、大连等城市演出;1951年,第一个吕剧专业院团济南市鲁声琴剧团(济南市吕剧院)成立;1953年,第一个省级院团山东省吕剧团(山东省吕剧院)成立,这一时期出现了闻名全国的郎咸芬、林建华、李岱江等艺术家,以及《姊妹易嫁》《逼婚记》《李二嫂改嫁》等著名剧目。鼎盛时期,全国有近百个专业吕剧院团,影响波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省市。滨州市吕艺镇被文化部评为“中国吕剧艺术之乡”。

怀念小时候看大戏的场景(小时候过年就听得大戏)(3)

山东作为吕剧的发源地,几乎很多人都很喜欢听。记得小时候奶奶辈的特别喜欢听。一开始听不懂不喜欢。后来长大了,才觉得艺术的东西的确是需要去沉淀的。

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渐渐的喜欢上了那些小时候不喜欢的东西,也听懂了小时候听不懂的好多东西。也许这就是经历,就是人生的沉淀吧!

你们那有什么特色的地方剧种呢?欢迎推荐,让我们也记住你的家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