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道①千乘②之国,敬事而信③,节用而爱人④,使民以时⑤”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论语·道千乘之国章?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语·道千乘之国章(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

论语·道千乘之国章

[原文]   

子曰:“道①千乘②之国,敬事而信③,节用而爱人④,使民以时⑤。”

[原文通释]

孔子说:“治理一千辆兵车的国家,认真地做事并守信用,节约开支来爱护人民,按时令役使老百姓。”

[注释]

①道:音dǎo,同“导”,领导,治理。

②乘:音shèng,春秋战国时称四匹马拉的一辆车为“一乘”。春秋战国时军队使用兵车,每辆车用四匹马拉,车上有身着盔甲的士兵三人,车下跟随步兵七十二人,另有相应的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因此,所谓的“一乘”实指一百人的兵力,并非单指四匹马拉的一挂车。当时曾有这样的规定,“八百家出车一乘”。春秋战国时衡量诸侯国大小,就看它拥有多少兵车,有所谓“千乘之国”“万乘之君”之说。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不是大国。

③敬事而信:认真的做事并守信用。而,并列连词,这里相当于“又”。信,用作动词,守信用,讲信用。

④节用而爱人:节约开支来爱护人民。用,费用,支出的财物。而,顺承连词,这里连接“节用”与“爱人”,连接的是行为(节用)与目的(爱人),用在这里相当于“来”。

⑤使民以时:按时令役使老百姓,意思是,役使百姓要避开耕作和收获的季节。“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农忙时是不宜让百姓服其他劳役的。

[解读与点评]

本章谈到了“敬事”和“信”。

“敬事”实际也是孔子一贯倡导的“恭”的表现。这里的“敬事”实则就是敬业。“信”就是“诚信”,就是讲信用、说真话。

只“敬事”和“信”还不行,还要“节用”并“爱人”,使用财物要有计划,要加以控制,并要考虑能不能给民众带来利益,老百姓能不能承受,不因浪费而加重百姓负担。

“爱人”实则是“爱护属下”,这就是“人”与“民”的区别——“人”是食禄阶层,“民”是普通百姓。

调度百姓要考虑是不是节令,会不会耽误农时,让百姓们做事是不是多了,他们能不能承受。

孔子强调的这几条存在着辩证关系:“节用”就可以“轻敛赋”,当然就做到了“爱人”“爱民”;使民以时就做到了“轻役民”,当然也就做到了“爱人”“爱民”;只“敬事”,不考虑“爱人”,这种敬事也不可能做到“信”。“使民以时”再一次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