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张掖日报》报道,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的工作人员在长2.2公里的调查样线上,发现5只国家珍稀动物,次日又发现2只。这7只似鹿非鹿、似马非马、似羊非羊的“三不像”,经现场的技术人员判断,它们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马麝。

大王派我来巡山电影主演 大王派我来祁连巡山(1)

马麝又称高山麝 、白腹麝、西麝。藏族人称它为“拉瓦”,在墨脱等地的门巴语中又称獐子、黄獐子、拉嘎儿。为偶蹄目鹿科麝属动物,2002年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8年被IUCN列为濒危物种。

大王派我来巡山电影主演 大王派我来祁连巡山(2)

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高地,同时延伸到尼泊尔、印度和不丹。其栖息地海拔高度为2500-5200米,从干旱灌丛草原区一直到湿润森林地区都有马麝的分布,常活动在高山针叶林、灌丛与多裸石的碎石山坡中。

大王派我来巡山电影主演 大王派我来祁连巡山(3)

01似鹿非鹿、似马非马、似羊非羊,雄麝长有香腺产麝香,不论雌雄均不长角

马麝看上去,似鹿非鹿、似马非马、似羊非羊,体形一般比原麝稍大,体长为78~92厘米,肩高50-60厘米,体重11-15千克,在麝中算是比较大的一种了。

长相独特,头形狭长,吻端尖,上下唇和耳的内侧均为白色,眼圈为棕黄色。一对耳朵直竖着,耳尖而圆,耳狭长,约12厘米左右,雌麝比雄麝长。

你说怪不怪?不论雌雄均不长角,也没有眶下腺与跗腺。但雄麝体腹后部长有香腺,能产麝香。据国家动物博物馆资料介绍,一只成年雄麝可分泌号称“软黄金”的麝香50克左右。

雄麝的上犬齿特别发达,呈獠牙向下伸出唇外,且略向右弯,长约5-5.5厘米;雌体的上犬齿长得比较温和些,不呈獠牙。

马麝的尾长5-6厘米,大部都裸露在外,上面布满了油脂腺体,毛发较少,仅尾尖长有一丛稀疏毛。

大王派我来巡山电影主演 大王派我来祁连巡山(4)

02颈背与林麝有类似的颈纹,活动在裸石区的体色较淡,而靠近林区的体色较深

马麝全身棕黄褐色或浅褐带沙黄色,背部为浅黄褐色,体侧沙黄褐色,臀部色稍暗,腹部、腋下的毛呈淡黄色,细而长,较躯干部毛柔韧。

颈背与林麝有类似的颈纹,中央有一条纵行暗褐色斑纹,上有数个土黄色毛丛,明显旋涡状。四肢前面呈较淡的污黄灰色,后面较深呈棕黄至浓褐色。

马麝的体毛在高寒山区不算长,长约5-6厘米,粗而髓质发达,脆而易断呈波浪式弯曲,尖端狭窄,毛基部乳灰色,向上渐转为淡褐,接近尖部处有橙色或黄色环,尖部褐色。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多年研究证明,由于栖息环境及地理区域不同,活动在裸石、矮灌区的马麝,体色较淡,而靠近林区的体色较深。

大王派我来巡山电影主演 大王派我来祁连巡山(5)

03胆小如鼠,生活却讲究规律,活动常有固定的路线,就连排便与栖息地都有固定场所

雌雄分离,喜欢独居,除发情交配季节外,喜欢单独在僻静的环境中活动,多选择伏卧在隐蔽浓密的灌木丛内或者陡峭的石崖下休息睡觉。

走路喜跳跃,善于奔越悬崖峭壁,常居高以避敌害。平常往往以跳跃方式奔跑,在平地也能起跳2米高。一般白天休息,晨昏比较活跃。

马麝胆小如鼠,生性多疑。活动时总是东张西望,警惕着四周;即使睡觉时也十分机敏,只要有任何微小的响动,立即跳起来逃跑。

马麝也是有领地意识的动物,它的活动范围一般在1.5-3平方千米之间,雄麝利用发达的尾腺将分泌物涂抹在树桩、岩石上,标记领域。

这货的活动很讲究规律,在领域内活动常循固定的路线,就连排便与栖息地都有固定场所。据动物学家研究发现,马麝一般不肯轻易离开其领地,即使遇到惊吓被迫逃到较远的地方,过后不久,它依旧要返回原有的领地来。

马麝还很懂生活,每年都会进行垂直性迁徙。一到夏季酷暑难当,它们就跑到高山上去避暑,大约在山上过上2个月的日子;到了秋季,又下山重返旧巢。

大王派我来巡山电影主演 大王派我来祁连巡山(6)

04食量小,常吃的是蔷薇,最爱吃的是松萝,偶尔也吃一些菌打牙祭

别看马麝个子不算小,但是其食量小,吃得也不多。它们既吃蔷薇等木本植物树叶、嫩枝与花蕾,也吃多种草本植物,地衣、苔草和苔藓也不放过。

当然啦,最爱吃的是松树或杉树上的松萝,偶尔也吃一些菌类打牙祭。

一般是边走边采食,慢慢吞吞行动较缓慢。不过,每到傍晚时分,就要到溪边饮水,尤其在枯草季。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马麝的冬春季食性进行了多年研究。多年采集马麝活动区域内粪样和植物样本,采用频率转换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马麝冬春季的食性组成及比例。

实验结果表明:马麝冬季一般取食约30种植物,其中,马麝冬季吃的主要食物有:蔷薇科占17.16%,忍冬科占16.64%,豆科占15.64%,莎草科占10.93%;春季主要食31种植物,其中,蔷薇科占27.37%,杨柳科占13.28%,豆科占12.84%

大王派我来巡山电影主演 大王派我来祁连巡山(7)

05发情期,马麝与很多动物不一样,雌麝寻找雄麝交配

每年秋末落叶前,马麝就开始进入交配季节。这个时候,雄麝的麝香腺囊饱满,囊内贮存有分泌的麝香,柔软且带有光泽,表面油浸黑褐色,内面棕褐色或黄褐色,有浓郁的特殊香味。

为了吸引雌麝,雄麝常在领地内的树干和小树枝上不断擦尾,将尾脂腺的分泌物留在其上。

据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介绍,在发情期,麝与很多动物不一样,是雌麝寻找雄麝交配,而不是雄麝找雌麝。当然,别的公麝寻到,这时为争偶也会发生激烈殴斗,雄麝相互用獠牙刺伤对方。

发情交配后经过6个月的怀孕期。雌麝进入到浓密的灌丛中开始产仔,每胎1-2只,偶有3只的,但一般只有1只会成活。

幼麝到了2-3岁才性成熟,这期间,高山上的狼、猞猁、狐狸和猛禽中的金雕与草原雕,都是它的天敌,它们会将幼麝活活咬死。

大王派我来巡山电影主演 大王派我来祁连巡山(8)

结语:险些因为麝香而灭绝

由于作为药材和香料的麝香需求量大,人为的过量捕捉和偷猎、滥猎,使得我国马麝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与60年代相比,数量减少了95%,且减少的趋势还在发展。如果任其下去,不出20年,这种似鹿非鹿、似马非马、似羊非羊的动物就会消失在地球上。


雪灵谷动物实验室/出品

参考资料:中国科学报、中国动物志、中国绿色时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张掖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