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积扇、洪积扇等都属于河流的堆积地貌,但形成的位置、形成过程存在着差异:,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高中地理题巴山夜雨成因?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地理题巴山夜雨成因(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

高中地理题巴山夜雨成因

知识点
  • 冲积扇、洪积扇、冲积平原

    冲积扇、洪积扇等都属于河流的堆积地貌,但形成的位置、形成过程存在着差异:

    ①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由于坡度骤减,河流的流速减慢,因此从上游带来的泥沙逐渐沉积,形成扇形地貌(常年流水,沉积物较为细小)。

    ②洪积扇:位于山前地区。洪水流出山谷,由于坡度骤减,河流的流速减慢,并且不再受两侧山谷的束缚,因此呈放射状展开,河流流速进一步降低,砾石和泥沙逐渐沉积,在山前形成洪积扇(干旱/半干旱地区,洪水,沉积物有较大的砾石)。

    ③冲积平原:位于河流的下游。河流下游的流速较缓,泥沙逐渐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尤其当河流发生水浸时,泥沙在河流两岸逐渐沉积,形成冲积平原。

    图1 冲积扇、冲积平原示意图


    例题

    冲积扇的形成是河流塑造地表形态的一个重要过程。根据冲积扇所在的环境不同,可以将它细分为旱扇和湿扇,湿扇位于湿润区,所在区域降水较多,因此扇上的河流都是常年存在的;而旱扇是暂时性河流造成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常常只见干涸的河道。地貌旋回说将地貌演化分为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三个阶段。下图分别为旱扇和湿扇的示意图、地貌演化过程示意图。

    1、关于旱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旱扇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

    B.旱扇沉积物中砾石磨圆度较好

    C.旱扇的面积变化较频繁

    D.旱扇规模取决于河流的水量

    2、在地貌演化阶段中,最可能形成大量冲积扇的阶段为( )

    A.幼年期

    B.壮年期

    C.老年期

    D.三个阶段都可能

    答案:D、B

    精讲精析:(1)分析旱扇的特征。①由题干可知,旱扇是由暂时性河流造成的,而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较多,多为常年性河流,形成湿扇,而不是旱扇,选项A错误;②湿扇的河流常年存在,流水作用时间较长,砾石受到的溶蚀、磨蚀等侵蚀作用更强,因此湿扇沉积物中砾石磨圆度更好,选项B错误;③湿扇的河流常年存在,因此流水沉积作用较强,湿扇面积变化较频繁,而不是旱扇(旱扇由暂时性河流造成,面积变化次数较少),选项C错误;④旱扇由暂时性河流造成,即在河流的洪水期,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因此旱扇的规模取决于洪水期河流的水量(水量的大小,影响着流水搬运和沉积),选项D正确。

    (2)分析冲积扇形成的阶段。①冲积扇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沉积物质、较快的河水流速(即较大的河流落差);②由图中可知,幼年期和老年期的河道都较为较为平坦,河流落差较小,河流流速较慢,难以形成大量的冲积扇;③而壮年期河流的落差较大,河流流速较快,在河流出山口处容易形成大量的冲积扇,选项B正确。


    总结
  • 河谷的发育

    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根据旱扇的形成条件(暂时性河流),分析旱扇形成的地理位置、砾石磨圆度、面积变化频率,并分析旱扇规模的影响因素(河流水量);②根据冲积扇的形成条件,结合地貌演化三个阶段中的河流落差情况,分析最可能形成大量冲积扇的阶段。

    河谷的发育,主要分为3个过程:加深、拓宽、成熟。

    ①初期:在河谷发育的初期(地壳的抬升、海平面的下降),河流向下、向源头侵蚀的作用较强,向两侧侵蚀的作用较弱。河流以下蚀、溯源侵蚀为主,河谷呈现“V型”

    ②中期:此时河流的下蚀能力减弱,侧蚀能力加强,河谷逐渐变宽。

    ③成熟期:河流不断进行侧蚀,河谷越来越宽,最终成为“U型”(槽型)。

    图2 河谷的发育过程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