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评论1、通过操作和观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物体和图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小学生一年级上册数学图形认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生一年级上册数学图形认识(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

小学生一年级上册数学图形认识

1教学目标评论

1、通过操作和观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学情分析评论

小学生在入学前就接触过各种形状的物体,生活中也到处是这些形状的物体,但一年级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抽象出直观的立体图形,建立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不容易。虽然以前绝大多数学生在幼儿园就认识过这些立体图形,但对于这些图形的特征感知得却不够全面和透彻。并且一年级的学生认识的汉字比较少、表述不是很完整,不可能总结出这些图形的具体特征。同时,一年级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比较弱。

3重点难点评论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区分、辨认几种物体的不同特征。

4教学准备评论

课件、每小组一袋不同形状的物体。

5教学过程

5.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5.1.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你认识它们吗 评论

5.1.2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二、动手操作,体验特征。评论

活动2【活动】1、分一分,初步感知评论

A、学具分类,初步感知

师:这些旧盒子堆在一起太乱了,你们能收拾收拾吗?先仔细观察,将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同一个篓子里。

学生分组操作,师巡视

B、汇报反馈

师:你们分成了几篓?是怎么分的?

让学生边说边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他们小组是这样分的,和你们组是一样的吗?

师:你们其他小组还有跟这些形状都不同的物品吗? 为什么不放在这四篓里呢?(引导找出椭球、三棱柱、漏斗)

师:他们的形状跟篓子里物品的形状相同吗?能放在一起吗?

把它们收进抽屉里去。

活动3【活动】2、辨一辩,形成表象。评论

A、感知球的特征:可以到处滚动

课件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

B、感知圆柱,比较与球的区别

引导感知圆柱的特征:可以向一个方向滚;能稳稳地立起来;上下一样粗

C、对比认识正方体、长方体,感知正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引导出长方体是长长的、扁扁的、每一面看起来都不一样。正方体是短短的、方方的、怎么看都一样。

D、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各种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E、回忆梳理

我们把这些形状的物体都收起来了,你们现在还能记得起它们的样子吗?

生活中这些形状的物体还有很多,你们还在哪儿见过它们?

活动4【活动】3、猜一猜,加深认识。评论

A:摸一摸(辨认图形)

请各小组由一个同学报图形名称,另几个同学从袋子里摸,“看谁摸得准”。

B:考眼力(辨认特殊的长方体)

师:我盒子里有一样东西,现在我只给你们看一点点,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是什么形状的?

活动5【讲授】三、评价鼓励、全课总结。评论

那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活动6【练习】四、课堂练习,巩固反馈。评论

1、连线。将图形与对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2、数图形。数一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用了几个?

活动7【活动】五、课后延伸,发展能力。评论

师:课后你们就用袋子里的这些物品来搭一搭,看谁能用这些废旧物制作更精美、更实用的物品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