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名吃酥锅(子),又叫博山酥锅(子)。顾名思义,其发源地是山东省淄博市的博山区。

关于博山酥锅(子)的由来,在民间传说中,有好几个版本,究竟哪一个是正宗传统的,哪一个是非正宗传统的,不得而知。但是,酥锅(子)这道名菜,却确确实实地存在,而且很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和食客的青睐。

在过去,有“穷也酥锅(子),富也酥锅(子)”的说法。也就是说,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要酥酥锅(子),尤其是在春节到来之前,几乎家家户户,都要酥上一锅酥锅(子),除去自己吃外,还拿来招待客人。

需要说明的是,酥酥锅(子),可不像炒菜一样,吃一顿就行,一酥就是一大锅,能吃几顿,甚至几天。

不过,它需要一定的储存条件,这就是冬天,因为冷,能储存很长时间。反之,夏天则不行。

所以,每当进入冬天,人们就可以酥酥锅(子)吃了。

当社会进入冰箱时代后,酥锅(子)已不再受季节的限制,可随时酥,把它放入冰箱储存起来就行了,随吃随取即可,方便得很。

博山名吃酥肉(借山楼夜话淄博名吃)(1)

酥锅(子)的食材比较广泛,没有硬性的规定,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和喜好,添加酥锅的食材。

一般情况下,食材主要有白菜、藕、海带、炸豆腐、鸡、鸭、鱼、牛肉、猪肉、排骨、猪蹄等。可以说,随心所欲。

作料主要有,花椒,八角,桂皮,葱,姜等。

调味料主要有,食油、盐、酱、醋、白酒或料酒等,不一而足。

再就是,如果想吃点带酸味的,那就多放点醋;如果想吃点带甜味的,那就放点白糖或红糖。

如此等等。

不过,无论怎么酥,前提是必须具有酥锅的基本特征和特点,千万不要酥成了四不像。

说到这里,有的朋友还在惦记着酥锅(子)的来历呢,接下来就说说这个事。

关于酥锅(子)的来历,在民间有如下几种传说。

博山名吃酥肉(借山楼夜话淄博名吃)(2)

一、苏小妹始创说

这里所说的苏小妹,可不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的妹妹,而是博山当地的一个村姑。

不过,它又与本文的第四种传说,有似连非连的关系,真假难说难辨,请按文案脉络详看下文。

相传清朝初期,在博山颜神镇,有一位名叫苏小妹的村姑,她心灵手巧,喜欢做菜。或许是她潜心研究,或许是她歪打正着,一道香喷喷的名菜,酥锅(子)就问世了。而且一出来,就受到了食客们的青睐,赞不绝口。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就在齐鲁大地上广为流传开来。

这么好的菜,总得有个名啊,于是人们就以苏姓为根,起菜名为苏锅(子)。

起名为苏锅(子),既顺理成章,又好日后纪念,真是一举两得。

在做苏锅(子)时(又叫苏苏锅),用的醋比较多,除去增加美味外,就是让锅中的鸡、鸭、鱼、肉,包括排骨等,那些不太好熟的食材煮熟煮烂,亦叫酥。所以,在日后的岁月里,就逐渐演化成了酥锅(子),沿用至今。

二、地主当工钱说

据传说,在很久以前,博山有个穷人给地主家打长工。

地主心狠,为了不给长工支付工钱,就把做年饭的剩菜,给长工抵工钱。

长工没有办法,只好这样接受下来,否则,既得不到工钱,又没有吃的,难以过年。

于是,长工就把地主给他的剩菜端回家去,放在一口锅里一起炖煮。

出人意料的是,一出锅,味道特别好,很香,比单纯的菜好吃多了,不亚于当年朱元璋吃得“珍珠翡翠白玉汤”。

由于长工创出了酥锅(子)这道名菜,很快就被一个饭庄的老板知道了,于是就把他聘了去,让他专门做酥锅(子),招待食客。

后来,长工又对酥锅(子)进行了大大胆地调配,使其更美味可口。于是,就起名为酥锅(子)。

三、窑工始创说

山东省淄博市,由两个地名而得,亦即淄川和博山。

自古以来,淄博市就是个工业重地,尤其是博山区,生产陶瓷、美术琉璃的窑炉,遍地都是。

为了生产陶瓷和琉璃艺术品,就建造了大量的窑炉,从而占用了很多的窑工。这些窑工大部分都是吃住在窑炉上。

这样,他们的吃饭就成了问题,需有家人去送。

日久天长,总有剩菜。为了不浪费,他们就就把剩下的饭菜汇集起来,煮成一锅。

自此,酥锅(子)就问世了。

博山名吃酥肉(借山楼夜话淄博名吃)(3)

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始创说

这个传说,与以上“窑工始创说”有关联。

说的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在山东诸城任太守时,途径博山区颜神(地名)的陶瓷窑琉璃区时,从一个窑工师傅那里获得了用砂锅制作酥锅(子)的配方,于是就试着做起了酥锅(子)。

酥锅(子)做好后,就让哥哥苏东坡前来品尝。

苏东坡品尝后,赞不绝口,连连夸好。

于是,苏小妹就让哥哥苏东坡为这道菜起个名。

给菜起名,这对大诗人苏东坡来说,真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他不假思索地一口脱出了“苏锅”。这既是对苏小妹的肯定和奖赏,又具有酥锅酥的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变,苏锅就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说法,酥锅(子)。

在诸多的传说中,人们比较认可是第一种说法,因为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其次就是第四种说法,因为它具有很强的故事性,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