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第十七计抛砖引玉,原文是:“类以诱之,击蒙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抛砖引玉是谦词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抛砖引玉是谦词吗(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是谦词吗

三十六计第十七计抛砖引玉,原文是:“类以诱之,击蒙也。”

周易蒙卦上九爻辞为“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蒙,指对方弱小,亦可指对方蒙昧。在这里,击蒙,指趁敌方尚未明白过来,仍处在懵懂状态时,攻击它们。

故抛砖引玉的意思是,用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趁着敌人上当不明所以时,乘机攻击它们。

抛砖引玉成语出于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高僧从稔禅师对众僧说“比来抛砖引玉,却引来个坠子”。原意是指先发表自己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

故抛砖引玉中,抛砖只是手段,引玉才是目的,如何才能达到目的,关键在于如何抛砖。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簪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上面的诗是大诗人李白的《行路难》(其二),其中提到燕昭王和郭隗的故事,似乎可作为抛砖引玉的一个典型事例。

战国时期,燕国出了个很奇葩的君主燕王哙,他居然将王位禅让给了相国子之,此举引发燕国内乱,齐宣王趁机出兵灭了燕国,并杀了燕王哙。齐灭燕引起各诸侯国震动,两年后,齐国被迫撤兵,赵武灵王派人送燕王哙之子燕昭王回国继位。

燕昭王念念不忘国仇家恨,但齐国强盛,远非燕国所能对抗,为复兴燕国,燕昭王励精图治,求贤若渴,广招天下贤才。他向郭隗请教如何才能招揽到天下贤才,郭隗则给他讲了个千金买马骨的故事。

古时有个国君,喜爱千里马,他派人到处寻找,三年都没找到。一个侍臣打听到远处有匹千里马,就对国君说,只要给他千金,就一定能买回千里马。国君就给了他一千金,结果等侍臣找到千里马时,马已经死了,侍臣就将马骨买了回来,献给国君,并对国君说,“国君你死马都能出大价钱买,还愁买不到活马?”果然千金市骨的消息传开后,很快就有人送来了好几匹千里马。

郭隗讲完这个故事后,说“大王何不以我为马骨?”

燕昭王大受启发,于是为郭隗修寝宫,筑坛拜郭隗为师,对郭隗大加尊崇。燕王重视人才的名声很快就传遍了天下,不到三年,乐毅、剧辛、邹衍、屈景等纷纷来投,燕国一时人才济济,为最终破齐储备了雄厚的人才基础。

燕昭王重用郭隗,起到了很好的抛砖引玉作用,“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簪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千百年后,仍为世人津津乐道。但如何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却是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一个团队的永恒话题,燕昭王引贤用贤的故事,对今天的人,仍有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