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行业内幕的曝出可以揭开一个企业垮台的缺口,在过往报道中这并不是孤例。现实里,但凡出现一些有关行业揭秘的风吹草动,关联品牌和企业是异常敏感的。即便在商家枕戈待旦的戒备下,有些行业内幕依然会不胫而走。

近日,苏州一超市导购员光脚踩在冰柜牛奶上敷脚的视频引发媒体关注,在舆论浪潮中,除了导购员行为有碍观瞻引人恼火外,公众对于冷链食品在运输及管理等流程的操作标准产生质疑。而超市导购员的无意之举被曝光一事,也反映出了行业内一些不被消费者所知的秘密。

超市促销员卖酸奶(超市导购踩酸奶敷脚)(1)

视频中,一名身穿超市工作服的人员站在冷柜边上,脱掉袜子,脚踩在冰柜牛奶上敷脚。超市工作人员称该员工因为被牛奶砸到了脚,加上与其管理的品牌存在竞争关系,就将上述不雅行为施加在了对立品牌的牛奶上了。事后,超市方表示女子是某牛奶品牌的导购员,不是超市员工。此外,所涉区域的饮品已全部下架销毁,该员工也已被开除。

面对舆论泛起,涉事商家以雷霆手段处置了当事员工,以为开除女员工就能平息众怒。事实上,对于公众而言,行为不雅的女员工固然令人生厌,但作为责任方与女员工火速切割雇佣关系,同样是一种逃避心理。

试问,开除一个,还有没有下一个?又是谁给了她这种懒散工作尺度?

因此,相比于与员工划分界限,举一反三,对全体员工职业素质的考查和纠正才更符合公众的期待。

超市促销员卖酸奶(超市导购踩酸奶敷脚)(2)

同时,通过女员工流畅自然的抠脚动作便能窥探出日常工作习惯和懒散态度,众目睽睽之下惰怠尚且如此,试想在镜头盲区下该是怎样的场景?

此外,比如超市方所说的“加上与其管理的品牌有直接竞争关系,就踩在另一个品牌上”。为一己私利,将业绩压力和工作怨气转向对手品牌,既显示了职业素质低下,也体现了道德素养的缺失。

以微知著,商场导购员作为冷链食品的最后一环尚且存在为私利对竞争品牌存在恶意心理,在冷链食品的上游环节诋毁抹黑等竞争现象可见一斑。而关于冷链食品在递进环节,安全卫生等操作标准的缺失同样可见端倪。

无论是商家的功利心作祟,漠视食品安全标准流程,节缩管理成本,还是利益方的竞争博弈,这一切由商家行业内部作乱导致的代价不应该由消费者买单。

超市促销员卖酸奶(超市导购踩酸奶敷脚)(3)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超市导购员踩酸奶敷脚事件反射出一些秘密也是一件好事。对于企业而言是一次警醒,早些发现问题,更有利于大范围的行业自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企业失去了消费者的信赖,无异于自绝后路。

勿以恶小而为之,对于每一个处在竞争关系的从业者来说,道德界限是巩固职场的根基,没有任何一次竞争是在无德的支撑下胜出的。

同样,对于消费者来说“敷脚”事件是一次揭秘,在采购食品后的安全处置上提供了一些参考,对于一些“眼不见为净”的粗犷的饮食习惯也有了纠正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