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做个好奇宝宝,问些“脑残”问题,从物理到哲学,得到有益启示》一文讨论的“因果项链”中,有一种因果关系比较特殊,即因与果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为因果,相互“异化”。

死于非命的因果(置之死地而后生)(1)

异就是不同,在这里表示对立面。所谓异化,就是一件事情在自身持续不断的演化过程中,逐渐走向自己的对立面。

堆沙丘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沙子,比赛堆沙丘,看谁堆得高。大家都知道,沙子堆到一定高度后,再往上添沙子,沙堆就会坍塌、下滑,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异化”。沙堆因过高而坍塌、变矮。反过来看,沙堆坍塌、下滑、变矮,加大加宽了基底,又为进一步增高打下了基础,变矮的结果是进一步的增高。如此这般,高高的沙堆就会慢慢堆起来了。

吃饱了不饥

在日常生活中,人饿了要吃饭,吃够了就会饱,饱了就不再吃,不吃了就又会饿。在这里,“饱”与“饿”两种状态互为异化。饱是饿的对立面,是由饿引起吃并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导致的,这就是异化。不饿了,自然也就不用再吃了。“不再吃”是一种状态,一个持续的过程。那么,随着这种“不吃”状态的持续,饱的感觉又会慢慢消退,饥饿的的感觉又会慢慢地增加,最终又回到了饱的对立面,就是饿,又完成一次异化。

汉字“人”

汉字“人”有一撇一捺两个笔划,郭沫若先生对此有生动的诠释。他认为“人”字的一撇一捺两个笔画各有其意,其中撇属阳,代表男人;捺属阴,代表女人。男人与女人通力合作,相互依靠,相互支撑,才能竖起一个人,撑起一片天。

“撇”不倒是有“捺”,“捺”不倒是因为有“撇”,“撇”与“捺”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因果。

宇宙将走向何方?

在前文《支持“大爆炸宇宙模型”的另一个实验——“黑体辐射”》中提到的“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宇宙起初只是一个奇点,这个奇点发生大爆炸产生了宇宙,宇宙持续膨胀冷却到现在成了我们所见的样子。

那将来呢?宇宙会发展演变成什么样子,宇宙将走向何方?对此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1)宇宙是开放的,宇宙将持续膨胀下去;(2)宇宙是封闭的,宇宙最终将终止膨胀,进而收缩,开始塌缩,同时所知的一切物质也将随之消失,直至到最后又变成一个奇点。宇宙从爆炸到奇点,再从奇点到爆炸,循环往复,无始无终,“奇点”与“爆炸”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因果。

死于非命的因果(置之死地而后生)(2)

死于非命的因果(置之死地而后生)(3)

宇宙塌缩

否极泰来

其实,这种相互“异化”的哲学思想,在我们老祖宗那里早已有了成熟的总结。成语“否极泰来”,其核心思想说的也是同一个意思。

在《周易》中,“否”(念匹)、“泰”、都是八卦中的卦名。泰卦:小往大来,吉,亨。代表的意思是天地相互沟通,相处融洽,配合默契,万事万物都进行的井井有条,风调雨顺,相得益彰。与之相反的状态,则称为“否”。成语“否极泰来”又可写作“否去泰来”或者“否终则泰”。意思就是说,凡一切事物发展变化到一定程度,都会自动转化到它自己的对立面。“乐往必悲生,泰来犹否极”,好事好得过头了就成了坏事,坏事坏得不能再坏了就会往好的方面发展,这正体现了天无绝人之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哲学思想。所以,朋友,当你顺风顺水时,不要得意忘形;当你处于人生低谷时,也不要气馁,没有什么事儿是想不开的,没有什么坎儿是迈不过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