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创客领导力(什么是创客精神)(1)

2016年4月的一天,我到北京出差,在酒店附近的一条小街上散步,当天空气清新,阳光明媚,隐约可以看到西山。由于是假日,平时繁忙的街道上略显冷清,偶尔有三五个行人穿过。我已经好久没有来这条小街了,街道两旁新开了不少商店、饭店,只是生意看起来有些冷清。一家餐厅的名字突然映入眼帘,让我感到非常好奇,“创客牛拉”四个大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而这家“创客牛拉”楼上的办公区里有四个巨大的字格外醒目:创客空间。

我突然意识到,“创客时代”真的来临了。不管你是否喜欢这个词,不管你是否理解“创客”的真实含义,“创客”已经以它特有的热情侵入了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2015年,一个杂志发布了当年度的“十大流行语”,“创客”竟然排名第五!仿佛一夜之间,“创客”这个词就红火了起来,如果你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各式各样的创客空间、创客孵化器、创客实验室、创客加速器遍布于大城市的各个角落。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创客”这个新名词,一些人甚至对它还抱有深深的误解。2016年4月22日,我应邀参加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举办的“中国绿公司年会”,并主持了一场主题为“互联网时代下的组织变革”圆桌论坛,共邀请了七位嘉宾参加。因为组织变革的概念和范围太大,我细化了四个“子议题”引导嘉宾们讨论,其中一个子议题是“员工创客化”,我的目的是让嘉宾们讨论一下企业如何激励和培养员工的“创客精神”。

七位嘉宾的发言非常精彩,每个人的观点都很鲜明,然而,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嘉宾们的观点并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有的嘉宾支持和赞成企业孵化“创客”,也有反对企业孵化“创客”的。反对的嘉宾认为并不是每一个员工都适合成为“创客”。我发现,观点不一致的背后是每位嘉宾对“创客”概念的理解不同,这让我感到非常好奇。

论坛结束之后,我又随机调研了30位企业的CEO,请他们描述一下他们对“创客”的理解,结果有26位CEO都把“创客”等同于“创业者”,这其实是对“创客”这一概念的误解。比如,一位企业的CEO告诉我,“创客,不就是创业者吗?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新名词而已,没有什么新的内容。”

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创客”不等于创业者,尽管二者之间有很强的关系,但绝不是等同的概念。并不是所有的“创客”都能成为创业者,也并非所有的创业者都是“创客”。创客,英文的名称是“Maker”,其最早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个实验室,最初的含义是指那些能够“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把“Maker”译为“创客”,其中“创”字的主要含义是“创新”和“创造”,后来引伸出“创业”的含义。所以,完整地理解“创客”这一概念,应该包括创新、创造和创业三层含义。

什么是创客领导力(什么是创客精神)(2)

深入地理解“创客”精神,需要了解什么是DIY,以及它与“创客”的关系。DIY是“Do It Yourself”的缩写,意为“自己动手创造”。Thomas是我在丹麦工作时的一位同事,极富创新力和创造力,他是DIY模式的推崇者和践行者。Thomas自己动手设计和装修自己的房子,把自己的创意体现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里。Thomas曾经带我参观过他家的储藏室,近10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设计和装修工具,简直就像是一家装修公司的工具库房。每次我们到上海出差,工作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去逛“五金”商店,去“淘”一些新式的装饰工具,不远万里,带回丹麦,以把他满脑子的创意变成现实。简言之,Thomas是一个初级的“创客”,极富创新力和创造力,但他并不是创业者。

和Thomas不同,海尔集团的马文俊则是一个具有创业精神的“创客”。2014年的某一天,马文俊在网络上发现了一些孕妇和妈妈们在海尔用户交互平台抱怨:坐着看电视不方便,直接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看电影就好了;小孩看电视伤眼睛,希望有可以替代传统电视的产品。这些抱怨激发了马文俊的创新动力:为什么不能够设计一款新产品来满足这些准妈妈、妈妈们的需求?有了这个创意之后,马文俊利用海尔集团孵化平台的资源优势,快速组建了一个科技创业团队,并于2015年7月成立了“小帅科技”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经过技术研发和设计,小帅科技很快就推出了第一款互联网电影机,成为“互联网电影机”的开创者和引领者。如今,小帅科技已经从硬件制造企业逐步转型成为“互联网智能发行平台 -第2院线”。这一战略的核心逻辑是以先进硬件为载体,结合智能系统,以及泛影视娱乐内容的运营,基于对用户交互需求的理解,最终实现第2院线场景生态的搭建。

马文俊是海尔生态系统中“创客们”的典型代表,这些“创客们”的身上兼具创新、创造和创业三种精神,现在,担任小帅科技公司CEO的马文俊在身份上也实现了从“打工者”向“创客”的转变,这正是张瑞敏所倡导的“员工创客化”。海尔所推动的“员工创客化”变革,其本质是改变员工的身份和职责,即从原来的雇佣者和执行者,变成创业者和动态合伙人。除了员工身份的改变之外,海尔还设计了“创客所有制”,利用这一机制充分激发“创客们”的创新力、创造力和创业力。在“创客所有制”下,如果“创客们”干得好,“创客们”所获得的激励更多,拥有的股份可以保留甚至扩大,最后达到“自组织、自驱动、自增值、自进化”的目的。

“创客”是海尔敏捷前台的核心主体,唯有调动“创客们”的创新精神、创造精神和创业精神,才有可能使组织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敏捷地发现用户需求,满足用户价值,提高用户的黏性,将一次性交易的用户变成企业的“终身用户”。

在张瑞敏看来,消费互联网时代之后将是物联网时代,物联网时代最核心的是创造用户终身体验价值,这也正是黑海战略的本质所在。海尔所推动的“员工创客化”变革正是为了应对物联网时代的挑战,把每一个员工变成“创客”,利用平台赋能,实现每一个“创客”自己的梦想。正如《连线》杂志前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在其畅销书《创客:新工业革命》所言:

今天,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发明或产品设计上传给某一服务商,将想法变成现实。产品生产数量多少任选。设计者也可以选择利用3D打印机等功能强大的数字桌面制造工具,自己动手完成产品的制造。潜在的发明家和创业者不再需要仰仗大公司实现自己的梦想。

互联网技术,尤其使数字革命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制造业逐步开放并快速向网络化发展,在这场新的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员工创客化”将成为大势所趋,任何企业想在数字时代致胜未来都不能忽视这场席卷全球的、轰轰烈烈的“创客运动”。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什么是创客领导力(什么是创客精神)(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