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郑州实现社会面和隔离点“双清零”,进入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新阶段。记者从郑州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郑州市经济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

而此前,网上出现唱衰郑州的声音。

“郑州原来1260万人,水灾加疫情后离开了279万人。”“981万,掐指一算,要比2021年的1260万足足少了279万。”4月底,一则“人口流失279万”的消息在微信群、朋友圈及短视频平台疯转,一度成为郑州市民的热议话题,一些网友更是为此争论不休,有人震惊,有人惋惜,也有人质疑。

那么,真相究竟如何?记者近日通过权威部门核实,网传“近几次核酸检测的数据认为郑州人口流失279万”并无依据。事实上,相比去年8月,今年5月郑州市全员核酸检测人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113.72万,首破1300万。

郑州常住人口分布(郑州常住人口突破1300万)(1)

郑州常住人口分布(郑州常住人口突破1300万)(2)

郑州常住人口分布(郑州常住人口突破1300万)(3)

郑州常住人口分布(郑州常住人口突破1300万)(4)

郑州常住人口分布(郑州常住人口突破1300万)(5)

郑州常住人口分布(郑州常住人口突破1300万)(6)

拜祖大典现场。 受访者供图

第一个陶鼎、第一个陶塑蚕蛹、第一个陶塑人面像、第一缕丝绸、第一尊原始青瓷、第一幅北斗九星图、第一片金箔纹饰、第一组九鼎八簋、第一座版筑城池……

从郑州发现的诸多中国考古界“第一”,不断拓展着人们认识中华文明发展的新视野,将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发展的轴线不断向前延伸,不断更新丰富,不断刷新认知,不断活化再现。在2021年举行的社科学术年会上,专家们认为,无论从地理位置、考古发现还是城市起源来看,郑州必然是华夏文明之源,是中华第一都。

而今,文化底蕴幻化为浓烈的文化自信:

郑州正在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以文化人、以文塑城,让文化自信、文化力量、文化特征充分彰显。

有高度,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回看郑州历史,自2011年郑州经济进入全国前20名以来,一路弯道超车,高歌猛进。在过去的几年间,郑州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升至第7位,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2016年,入选“国家中心城市”序列。2017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后,国家出台一系列战略规划,让郑州成为了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城市,使郑州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河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郑州发展作为全省大事来抓,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规划建设郑州都市圈,加大省级管理权限下放力度,有力支持郑州发展。2018年,郑州跻身新一线城市。2022年,郑州强化“三标”意识,明确工作导向,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加快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

同时,郑州市加速推进国家“黄河战略”落地实施,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加快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总结提炼华夏文明内涵,优化黄河文化带、环嵩山文化带、中心城区文化板块“两带一心”布局,加大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加快推进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黄河国家博物馆、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商代王城遗址保护、“河洛古国”遗址保护、黄帝故里园区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依托沿黄走廊建设历史遗产带、文化带,增强世界级旅游产品供给能力,打造国家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建设具有国内外广泛影响力的国际文化旅游中心。

有希望,以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新期待

“郑州这片土地,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都在发生变化,在这个变化里能看见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能来,也还有更多人能来,因为只有来过,才懂得郑州的珍贵和值得……”当郑州战“疫”正处于关键时刻,清华大学博士、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林鸿给记者发来撰写的文章《河南郑州,一个你值得来的地方》,从留郑科研人员的视角,书写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而郑州,如网友所笑谈的那样“就像一个腼腆的农村小伙子,红脸一笑,不善言谈,但一直努力”。比如这个五一“小长假”,疫情再次袭击郑州,全城按下了“暂停键”,从5月4日零时的主城区“足不出区、严禁聚集”,到5月10日零时的如约重启,千万郑州人迎来了最难忘时刻。而郑州发布的88号、89号通告,瞬间10万 ,成为传播爆款,见证政府担当和公众期待高度融合。

对此,5月11日凌晨,郑州一位网友在朋友圈感慨: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郑州调整主城区疫情防控措施,无疑是一个典范。七日之约,政府公信力做背书,市民备好物资盼望“被静默”。七日之后,在大家的期待中,最初的约定如约兑现。决策意味着担当,决策意味着责任,决策的根本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正是如此,才有了今天七日后的鲜花盛开,一切如你所愿……

在纪录片《郑州和青岛 未来谁才是北方第二城》里,有着对郑州未来的期许和预测。纵然有疫情和汛情,郑州人口还是突破了1300万。这个英雄的城市,用一个个“郑州速度”,催生着城市复苏,也让越来越多人对城市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