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科教城规划三所学校(靠兴建教育小镇)(1)

文/赵越

与教育相关的事一直都是家长关心的。对常州的家长来说,即将过去的2020年,有些不同寻常。

今年,常州市首次实现“公民同招”,民办学校开始电脑随机派位录取。与此同时,伴随着常州教育集团化趋势不断持续,多个区域的教育小镇规划,也逐渐浮出水面。

兴建教育小镇,能否缓解常州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是否会进一步推高当地房价?而在这背后,坐拥苏南优越地理位置、同时又强“敌”环伺的常州,又该如何破局?

扩张的教育小镇

今年,常州多个区域接连推出有关教育小镇的规划,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

5月,常州市天宁区签约教育小镇项目。根据规划,天宁教育小镇总投资6.5亿元,总面积187亩,拟建初中、小学、幼儿园,分别与二十四中、局前街小学、上海安生教育集团开展集团办学,并配建青少年活动中心。

6月,常州市武进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合作办学签约。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西太湖共建一所包含小学、初中两个学段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占地152亩,将于2021年上半年开始建设,2022年9月正式开学。据悉,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选址已经进行了规划条件批后公示。

8月,中天钢铁集团宣布投资15亿,在常州市经开区打造基础教育小镇。据了解,该基础教育小镇将包含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9月,公布的《常州经开区东方新城重点项目建设计划表(2020-2022年)》中,中天教育小镇作为重点项目名列其中。

与此同时,计划总投资约1126亿元的常州高铁新城,也开始大规模建设教育板块。据悉,目前高铁新城正在新建的学校有:常州市龙城高级中学(省常中新北分校)、龙城初级中学、新龙实验学校、常州外国语附属小学以及碧桂园、云峰和碧玥和鸣等地块配建幼儿园。

与此同时,在这些规划中的教育小镇周边是大量的待售楼盘。比如,在天宁教育小镇所在的青龙板块,就有万科新都会、花语江南等热销楼盘在售。

准备在常州购房的王红(化名)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随着大规模建设教育小镇,他担心当地房价被教育小镇概念捆绑,进一步上升,进而首付捉襟见肘。谈到常州房价,他也坦言,常州这一两年房价上涨不少。

不过,也有当地人士认为,常州大规模兴建教育小镇,有利于平衡目前常州教育不均衡问题,稀释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为整个城市后续发展积蓄力量。

据悉,常州最昂贵的住宅,并非大开发商的高档楼盘,而是盘踞在市中心的老旧楼盘。据安居客二手房挂牌数据,在常州,解放路小学加二十四中的学区房西狮子巷小区,小户型挂牌均价已经达到7万/㎡;局前街小学加市实验中学的学区房金鼎公寓,均价超过6.2万/㎡。实际情况是,优质学区房源供不应求,房东坐地起价也不在少数,最终成交价,可能高于上述价格。

教育资源稀缺一直是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据本地人介绍,常州人解决小孩念书的方式大致有两个,一是购入本地学区房,主要集中在局前街小学、觅渡桥小学、市实验小学、解放路小学、第二实验小学等少数几所小学,重点初中主要为北郊初中、二十四中、市实验初级中学、外国语学校和正衡中学,如果没能念这几所学校,那么常州的家长多会考虑另外一种方式——把孩子送去南京或苏州的好学校借读。

易居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严跃进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从地产行业看,教育小镇具有积极的意义,是当地提振房地产和培育教育资源的重要模式。类似教育小镇使得地产项目开发有价值,或者说使得地价等也容易上涨。当然从风险角度看,如果教育小镇只是概念,各类教育资源导入不到位,那么其实后续也会影响项目开发,也容易引起房地产项目泡沫的扩大。

在大规模兴建教育小镇的背后,则是整个常州市房地产行业驶入快车道。

《2019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全年常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9.9%,其中住宅投资增长57.6%,住宅新开工面积866.4万平方米,年末住宅待售面积77.8万平方米。

如果按照每户100平方米算,新开工面积够大约8.6万个家庭居住,按三口之家来算大约是25万人口;按待售面积算,存量大约8000套。

另一方面, 2019年末,常州市的常住人口为473.6万人,较上年仅增加0.7万人。拉长时间线来看,过去4年,常州市的常住人口总增量大约为3.5万,平均每年增量不足0.9万人。

2020年,这一趋势还在继续。常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常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3.3%,其中住宅投资同比增长21.2%,商品房施工面积中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9.6%。

苏南“小老弟”

低房价,此前一直被认为是常州与周边苏州、无锡、南京等城市竞争,吸引人才的重要福利之一。但近几年,不少常州市民感觉,房价在不断上涨。

易居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8月,常州房价均价一度达到18465元,2019年同期为15716元;而2020年8月,临近常州的城市无锡,房价均价为20879元,省会南京房价均价为25072元,长三角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宁波均价则为20176元。

多年来,在“苏锡常”这组城市组合中,常州房价一直是洼地般的存在,直到2016年,常州市的房价一直在6000元左右徘徊。

在常州从事纺织行业的小企业主陈伟(化名)直言,如果常州房价继续上涨,对整个城市实力无疑在削弱。“现在常州房价已接近无锡,比苏州低一点,再涨下去,人口和人才为什么选择常州?如果房价和周边相差不多,本地年轻人可能加速流失。房价上涨也会直接导致本地房租上涨。”

2019年,常州GDP为7400亿元,全省排名第五,位列苏州、南京、无锡、南通之后。与排名第四的南通相比,常州的差距接近2000亿。今年,南通预计将迈入万亿城市,这一差距很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有分析认为,制造业是常州多年发展的根基,相比苏锡,常州较低的房价是发展制造业的有利因素,快速上涨的房价极可能削弱常州制造业的竞争力。

拉长时间看,改革开放初期的常州,曾经风光无二,一度是苏锡学习的榜样。

上世纪80年代初,兴起了“全国中小城市学常州”的热潮。1987年10月5日的《常州日报》刊登的文章显示,近8年,常州市上交财政收入突破60亿。彼时,60亿相当于广东省6年财政收入的总和。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苏南模式”发生了嬗变,常州开始渐渐被苏州、无锡甩在了后面。

在常州发展历程中,“铁本事件”一度被认为是转折点。2004年4月,国务院派出专项检查组调查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发现该公司未批先建800万吨钢铁项目,涉嫌违法占地6000多亩。 最终,该项目被彻底叫停,包括时任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等8名党政和有关银行负责人受到处分。

有媒体曾评价,“铁本项目”流产后,对常州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传统意义上的“苏锡常”整体断裂为两个经济板块——苏锡、常,“苏锡常”也被人戏称为“苏锡无常”,常州不再能与另两者并驾齐驱。2014年,常州的GDP一度被徐州赶超。

2020年前三季度,常州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825元,落后于苏州的47151元、南京的44995元、无锡的43299元,全省排名第四,在江苏浙江所有城市排名中位居第13。

常州科教城规划三所学校(靠兴建教育小镇)(2)

(数据来源于各地统计局)

随着“强省会”策略被全国越来越多地域认可,江苏省会南京近年来也在不断发力。“之前感觉常州年轻人喜欢去上海、苏州发展,现在感觉越来越多本地年轻人去南京发展。”陈伟坦承,感觉近几年常州发展压力在增大。

2020年12月,随着2020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在镇江召开,常州的溧阳市、金坛区也正式加入南京都市圈。

左右逢源之道

常州坐拥苏南优越的地理位置,但成也地理位置,败也地理位置。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刘志彪分析,中国的城市是以行政区划分的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行政区之间的竞争是最为激烈的。长三角城市群的现状,本身就是在激烈经济竞争中自然产生的。

常州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是极为特殊的存在。尽管地处苏南,但是常州一市横跨两个都市圈,常州下辖的溧阳市、金坛区加入南京都市圈,常州市区被纳入上海都市圈,但就距离而言,常州相比南通、苏州、无锡等地,又距离上海较远。

毫无疑问,常州周边强“敌”环伺,不仅有一线城市上海,还有经济实力超越自己的苏州、无锡,更有在“强省会”策略之下逐渐壮大的南京。2020年前三季度,常州GDP排名全国第26。但在智联招聘梳理的《2020年秋季求职期平均薪资城市分布》排行榜中,全国前38个城市中未见常州身影,而邻近常州的南京、苏州、无锡分别排名全国第7,第12和第23。

常州科教城规划三所学校(靠兴建教育小镇)(3)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认为,一般而言,都市圈城镇体系有一个核心城市,还有二级城市,呈现出一定的梯度。现在让人担忧的是,核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而且扩大速度很快,这样就和二级城市间形成较大的落差。如果这个落差越来越大,很可能产生马太效应。

在房价洼地优势逐渐被抹平的今天,常州如何破局?

肖金成分析,对于常州而言,地处两个都市圈之间,要直面的是左右逢源的问题。在快速利用外资的时代,常州受限于地理位置,发展落后于苏锡。但是随着内循环时代的来临,常州有机会奋力追赶。

常州统计局数据也显示,今年1-11月,常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9.0亿元,同比增长0.7%,是江苏省唯一增速实现正增长城市。

“前几年房价较低,不会挤压消费,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但是随着近期房价上涨,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未来消费。”陈伟不无担忧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