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刘氏宗祠〔引文〕,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金庸射雕英雄传合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金庸射雕英雄传合集(射雕英雄传篇第十六回九阴真经)

金庸射雕英雄传合集

宝应刘氏宗祠

〔引文〕

郭靖道:“贤弟,快搜。”杨康心中著急,不知完颜洪烈已否逃走,脸上却不动声色,说道:“他自己要来送死,真再好也没有了。你和黄姑娘搜东边,我搜西边。”郭靖道:“好!”当即去推东边“节孝堂”的门。黄蓉道:“杨大哥,我瞧那人必定躲在西边,我跟著你去搜吧。”杨康暗暗叫苦,只得假装欣然,说道:“快来,别让他逃了。”两人一间间屋子挨著搜去。

宝应刘氏在宋代原是大族,这所祠堂规模本来颇为宏大,自金兵数次渡江,战火横烧,铁蹄践踏,刘氏式微,祠堂也就破败了。

〔笺注〕

宝应刘氏,为宝应历史上“朱刘乔王”四大望族之一,是著名的清代扬州学派经学研究世家,族中的刘台拱、刘宝楠、刘恭冕等对当时之经学研究皆有贡献。民国《宝应县志·祠宇部》:“刘氏宗祠,在刘猛将军庙迤西。” 又:“刘猛将军庙,在城东。”

笺按:刘猛,传说中治理农田虫害的保护神,世人尊之为“虫王刘猛将军”。并非姓刘名猛,而是“刘姓猛将”之意。宝应刘氏,明朝初年始自苏州移民至宝应。阮元《刘端临先生墓表》:“先生讳台拱,字端临,一字江岭。先世由苏州迁宝应。六世祖永澄,明万曆辛丑进士,兵部职方主事。”刘宝楠《念楼集》附录之《刘宝楠家世》:“始祖寿,明初自苏州迁宝应。”金庸写宝应刘氏祠堂,于此系早张其目。

六月六,晒得鸭蛋熟

〔引文〕

时当六月上旬,天气炎热,江南民谚云:“六月六,晒得鸭蛋熟。”火伞高张下行路,尤为烦苦。两人只在清晨傍晚赶路,中午休息。

〔笺注〕

“六月六,晒得鸭蛋熟”,见明杨慎《古今谚·占年》:六月六,晒得鸡蛋熟。明曾廷枚《古谚闲谭》卷三“占年”条:谚云:“六月六,晒得鸡蛋熟”。清梁章钜《农候杂占·寒热占》:“六月六,晒得鸡蛋熟”。谓六月宜热,于田有益也。

笺按:鸡蛋既能晒熟,则鸭蛋自亦不免,是故金庸如此说之。

桃花岛

〔引文〕

船将近岛,郭靖已闻到海风中夹著花香,远远望去,岛上鬱鬱葱葱,一团绿、一团红、一团黄、一团白,繁花似锦。黄蓉笑问:“这里的景致好吗?”郭靖歎道:“我从来没见过这麽多、这麽好看的花。”……黄蓉伸伸舌头,扮了个鬼脸,随后慢慢对他解说,桃花岛之名,在于当年仙人葛洪在岛上修道,仙去时在石上泼墨,墨水化成一朵朵桃花之形,遗留不去。岛上本无桃花,她父亲定居之后,这才大植桃树。

〔笺注〕

“桃花岛”,参见宋乾道《四明图经》卷七“昌国县”条:桃花山,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耆老相传,安期先生学道炼丹于此,尝以醉墨洒于山石上,遂成桃花纹,奇形异状,宛如天然,人多取之,以为珍玩,故山号桃花,而乡名安期实出于此。《地理志》:舟山东南为桃花岛。

笺按:舟山,即古翁洲山,《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二:镇鼇山东三十里曰翁洲山,亦曰翁山,相传以葛仙翁隐此而名。桃花岛“泼墨成桃花”故事,出于安期生,而金庸谓之出于葛洪,其误或即源于此。

黄裳修道藏

〔引文〕

周伯通道:“是啊!兄弟,你年纪虽小,武林中的事情倒知道得不少。那你可知道《九阴真经》的来历?”郭靖道:“这个我却不知了。”周伯通拉拉自己耳边垂下来的长髮,神情甚是得意,说道:“刚才你说了一个很好听的故事给我听,现下……”郭靖插口道:“我说的都是真事,不是故事。”周伯通道:“那有甚麽分别?只要好听就是了。有的人的一生一世便是吃饭、拉屎、睡觉,若是把他生平一件件鸡毛蒜皮的真事都说给我听,老顽童闷也给他闷死了。”郭靖点头道:“那也说得是。那麽请大哥说《九阴真经》的故事给兄弟听。”

周伯通道:“咱们大宋以前有个皇帝,叫做徽宗。徽宗皇帝信的是道教,他于政和年间,遍搜普天下道家之书,雕版印行,一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称为《万寿道藏》。皇帝委派刻书之人,叫做黄裳……”郭靖道:“原来他也姓黄。”周伯通道:“呸!甚麽也姓黄?这跟黄老邪黄药师全不相干,你可别想歪了。天下姓黄之人多得紧,黄狗也姓黄,黄猫也姓黄。”郭靖心想黄狗黄猫未必姓黄,却也不去和他多辩,只听他续道:“这个跟黄老邪并不相干的黄裳,是个十分聪明之人……”郭靖本想说:“原来他也是个十分聪明之人”,话到口边,却忍住不说出来。

周伯通说道:“他生怕这部大道藏刻错了字,皇帝发觉之后不免要杀他的头,因此上一卷一卷的细心校读。不料想这麽读得几年,他居然便精通道学道术,更因此而悟得了武功中的高深道理。他无师自通,修习内功外功,竟成为一位武功大高手。兄弟,这个黄裳可比你聪明得多了。我没他这般本事,料想你也没有。”郭靖道:“这个自然。五千多卷道书,要我从头至尾读一遍,我这一辈子也就干不了,别说领会甚麽武功了。”……

周伯通道:“那黄裳练成了一身武功,还是做他的官儿。有一年他治下忽然出现了一个希奇古怪的教门,叫作甚麽‘摩尼教’,又叫‘明教’,据说是西域的波斯胡人传来的。他们一不拜太上老君,二不拜至圣先师,三不拜如来佛祖,却拜外国的老魔,可是又不吃肉,只是吃菜。徽宗皇帝只信道教,他知道之后,便下了一道圣旨,要黄裳派兵去剿灭这些邪魔外道。不料明教的教徒之中,著实有不少武功高手,众教徒打起仗来又人人不怕死,不似官兵那麽没用,打了几仗,黄裳带领的官兵大败。他心下不忿,亲自去向明教的高手挑战,一口气杀了几个甚麽法王、甚麽使者。哪知道他所杀的人中,有几个是武林中名门大派的弟子,于是他们的师伯、师叔、师兄、师弟、师姊、师妹、师姑、师姨、师乾爹、师乾妈,一古脑儿的出来,又约了别派的许多好手,来向他为难,骂他行事不按武林中的规矩。黄裳说道:‘我是做官儿的,又不是武林中人,你们武林规矩甚麽的,我怎麽知道?’对方那些姨妈乾爹七张八嘴的吵了起来,说道:‘你若非武林中人,怎麽会武?难道你师父只教你武功,不教练武的规矩麽?’黄裳说道:‘我没师父。’那些人死也不信,吵到后来,你说怎样?”

郭靖道:“那定是动手打架了。”周伯通道:“可不是吗?一动上手,黄裳的武功古里古怪,对方谁都没见过,当场又给他打死了几人,但他寡不敌众,也受了伤,拚命逃走了。那些人气不过,将他家里的父母妻儿杀了个乾乾淨淨。”郭靖听到这裡,叹了口气,觉得讲到练武,到后来总是不免要杀人,隐隐觉得这黄裳倘若不练武功,多半便没这样的惨事。

〔笺注〕

“全真教”,即全真道,系世界道教之主流宗派,创始于王重阳,发扬光大于丘处机。参见金源铸《全真教祖碑》:重阳子王真人也,其教名之曰全真。屏去幻妄,独全其真者,神仙也。《甘水仙源录》卷二载徐瑛《广甯通玄太古真人郝宗师道行碑》:迨乎金季,重阳真君,不阶师友,一悟绝人,殆若天授。起于终南,达于崑箭,招其同类而开导之、锻炼之,创立一家之教曰全真。其修持大略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之宗。

元虞集《道园学古录》:昔者汴宋之将亡,而道士家之说,诡幻益盛,乃有豪杰之士,佯狂玩世,志之所存,则求返其真而已,谓之全真。

“黄裳修道藏”,见近人陈国符《道藏源流考·历代道书目及道藏之纂修与镂板》:徽宗崇宁中,诏搜访道家遗书,就书艺局令道士校定。大藏又增至五千三百八十七卷。政和中,诏搜访道书,设经局敕道士校定,送福州闽县镂板,总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刊镂工讫,即进经板于东京。是曰万寿道藏。全藏刊板始此。

笺按:陈国符又自注其文云: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三十八云:福州闽县九仙山巅,崇宁中建有天甯万寿观,庋“政和万寿道藏:政和四年黄尚书裳请建飞天法藏,藏天下道书,总五百四十函,赐今名,以镂板进于京。”又卷二十二云:政和三年郡守黄裳,于“闰四月以龙图阁直学士中大夫知福州”,迄七年“六月奉祠”。盖政和三年诏访求道教仙经,福州知府事黄裳乃于政和四年奏请建轮藏,以庋天下道书。五六年乃设经局敕道士校定。即送福州闽县,由黄裳役工镂板。事毕,进经板于东京。刊镂经板,当在政和六七年,时黄裳仍为福州郡守也。所刊道藏称“政和万寿道藏”,都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

又言黄裳资料云:黄裳有《演山先生文集》,末附《神道碑》。谓黄裳,字晟仲,延平人,高宗建炎三年卒,年八十七。又云“颇从事于延年养生之术。博览道家之书,往往深解;而参诸日用。”宋陆游《渭南文集卷五·条对状》:“明教伪经妖像,至于刻版流布。假借政和中道官程若清为校勘,福州知州黄裳为监雕。”

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书后附录有《关于“全真教”》一文,最后一节“黄裳”云:“《射雕英雄传》中所说的黄裳真有其人。近人陈国符先生《道藏源流考》中考证宋徽宗访求天下道教遗书刻板的经过颇详。徽宗于政和三年下诏天下访求道教仙经,所获甚众。政和五年设经局,敕道士校定,送福州闽县,由郡守黄裳役工镂板。所刊道藏称为《政和万寿道藏》,共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

“黄裳,字晟仲,人称演山先生,福建延平人,高宗建炎三年卒,年八十七。《演山先生神道碑》中说他:‘颇从事于延年养生之术。博览道家之书,往往深解,而参诸日用。’

“黄裳刊印道藏的名气很响,后来明教刊印经书,也借用他的名字。陆游《渭南文集卷五·条对状》:‘明教伪经妖像,至于刻版流布。假借政和中道官程若清为校勘、福州知州黄裳为监雕。’”

与陈国符《道藏源流考·历代道书目及道藏之纂修与镂板》两相对照,则知金庸所发议论,完全据陈国符一文而来。

八阵图

〔引文〕

郭靖回到岩洞前面,周伯通道:“黄老邪精于奇门五行之术,他这些花树都是依著诸葛亮当年《八阵图》的遗法种植的。”郭靖骇然道:“诸葛亮的遗法?”周伯通歎道:“是啊,黄老邪聪明之极,琴棋书画、医卜星相,以及农田水利、经济兵略,无一不晓,无一不精,只可惜定要跟老顽童过不去,我偏偏又打他不赢。他在这些花树之中东窜西钻,别人再也找他不到。”

〔笺注〕

“《八阵图》”,参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推演兵法,作八阵图。《水经注》:定军山东名高平,是亮宿营处,有亮庙,庙近其台,茔东即八阵图也。《汉中府志》:八阵图聚细石为之,各六十四聚;又有二十四聚,作两层,每层各十二聚,其迹尚存。《太平寰宇记》:八阵图在奉节县西南七里,周迥四百十八丈,中有诸葛孔明八阵图。聚石为之,各高五尺,广十围,曆然碁布,纵横相当,中间相去九尺,正中间南北巷悉广五尺,凡六十四聚。或为人散乱,及为夏水所没,冬水退后,依然如故。刘禹锡《嘉语录》:三蜀雪消之际,水落川平,万物皆失故态。诸葛亮小石之堆,行列依然,迨今不动。《明一统志》:八阵图在成都府新都县北三十裡牟弥镇。《东坡志林》:诸葛亮于鱼复平沙之上,垒石八行,相去二丈,自山上俯视,八行为六十四蕝,蕝正圜不见凹凸处,及就视,皆卵石,漫漫可辨。《成都经》:八阵有三,在夔者六十有四,方阵法也;在弥牟镇者二十有八,当头阵法也;在棋盘市者二百五十有六,下营阵法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