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费是不是监控也看不了(手机欠费或影响你的征信)(1)

欠费是不是监控也看不了(手机欠费或影响你的征信)(2)

手机欠费或影响你未来的征信?10月10日,江西电信发布的一则公告称,从2020年11月开始,江西电信将对通信费用欠费用户,未在《电信条例》规定时间内清缴欠费的,将被接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基础数据库(征信系统)。

据“界面新闻”报道,江西电信表示,欠费用户在接入征信系统之前,将有7-15天的宽限期,电信方面将有相关客服人员以电话形式通知客户进行缴费,如果宽限期后仍未交清,则会接入征信系统,只要在宽限期到之前,交清三个月的欠费就不会接入。

同时,其还提醒称,用户需要注意长期不用的卡号,及时携带身份证到营业厅进行销号,以免卡号自动续约套餐造成持续欠费,目前电信对于停机产品六个月才会采取自动销户处理。这也意味着在销户之前,如果卡内持续三个月余额不足,个人信息将有可能被接入征信。

除单纯的通讯话费外,如果办理宽带时包含机顶盒以及电视订阅等业务,或会转化成包月套餐进行自动续约扣费,进而造成话费欠费。

对于江西电信的解释,网友们似乎并不“买账”,普遍认为此举为“小题大做”。

欠费是不是监控也看不了(手机欠费或影响你的征信)(3)

图片来源 | 微博

那么,引起广泛争议的焦点主要有哪些呢?小编归纳了以下几类。

引发这些不满的原因是,公众对于征信采集范围的认识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务领域,而并未涉及日常生活的“小额”公用事业费用。但其实在2019年1月19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提供的二代格式信用报告查询服务中,个人水费、电费缴费等信息就被预留了展示格式,虽说实际并未采集相关信息,但也为未来扩大征信采集范围做了明确的铺垫。

当然,在彼时,网友们也对于电费、水费是否应该纳入征信采集范围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对于公用事业缴费情况是否应当被纳入征信系统,不少学者提出了肯定的观点。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江瀚认为,“一个国家征信系统的完善,势必要将更多数据和记录纳入个人信息系统。目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基本上都是将大量的数据直接纳入征信系统,这对于推动整个征信系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缺失信贷信息,中国尚有超过4亿人尚未接入征信体系,纳入话费、水电费等非信贷类信息,有助于帮助他们建立信用记录,获得信贷服务。

但同时,对于无恶意欠费却又受困于异地销户难的用户来说,欠费即上征信的做法是极其不对等的。比如,有许多用户反映称,自己曾在异地上学或求职,期间办理了当地的电信服务,后又因个人原因前往其他城市,此前办理的手机业务尚未注销,而身处异地又无法完成销户操作。根据规定,用户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前往办理地当地的电信营业厅方可销户。而不少网友又表示,即便遵从了相关规定,营业厅也会“想方设法”劝阻用户销户,最终只得不了了之。

注册易,注销难的现状,使得不少网友对于江西电信的此番操作颇为不满。好在,目前仅江西电信出台了欠费上征信的通知,全国其他地区尚未统一覆盖。上海、广州电信客服则称,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无正当理由拒不缴费,也可能被接入征信系统。北京电信客服表示,目当地尚未接到相关通知。

最后,我们再聊聊,除了话费欠费外,还有哪些“冷门征信领域”?

……

可见,在部分地区,征信应用的边界正在无限放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白鹤祥白鹤祥认为,部分地方探索将无偿献血、公租房申请、ETC欠费、乱闯红灯、频繁跳槽等作为公共信息来管理和应用,并作为惩戒的相关依据,属于应用过度。因此,应当提升征信立法层次,将公共信用信息的市场化应用纳入严格监管范围,同时为公共信息的其他应用作出规范,避免侵犯个人隐私权益。目前完善我国征信立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议加快制定《信用信息公开和保护法》迈出完善我国征信立法的关键性一步。其中包括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信用信息分享与保护的关系、征信效率与信息安全的关系、业务创新与合规管理的关系。

欠费是不是监控也看不了(手机欠费或影响你的征信)(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