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细条病也称水稻条斑病或者水稻红叶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20世纪50~60年代曾在海南、广东、广西、四川、浙江一度流行。80年代以来,随着杂交稻的推广和南繁稻种的调运,病区逐年扩大。目前除上述省(自治区)外,江西、江苏、安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省局部地区也有发生。水稻发病后,造成叶枯,一般减产15%~25%,严重时可达40%~60%。

水稻稻瘟病用什么防治最好(目前广东部分地区已经发生水稻水稻细条病)(1)

水稻细条病

水稻稻瘟病用什么防治最好(目前广东部分地区已经发生水稻水稻细条病)(2)

水稻细条病

典型水稻细条病

[发生规律]

(1)抗性。一般粳稻较籼稻、糯稻抗病;常规稻较杂交稻抗病;小叶型品种较大叶型品种抗病;叶片窄而直立的品种较叶片宽而平展的品种抗病。一般苗期较感病,成株期较抗病。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的抗病性表现也有很大差异。

(2)气候因素。在气温25~28℃、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时,最适合于病害发展。台风、暴雨或洪涝侵袭,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和传播,易引起病害流行。

(3)栽培因素。氮肥、磷肥、钾肥施用比例不当,或偏施、迟施氮肥均易发病。病田水串灌、漫灌或长期灌水、失水、干旱也有利于病害的扩展和蔓延。

水稻稻瘟病用什么防治最好(目前广东部分地区已经发生水稻水稻细条病)(3)

水稻细条病

防治方法

(1)检疫:严格实行植物检疫制度,无病区不从病区调种。病区应建立无病留种田,严格控制带菌种子外调,防止病种传播。

(2)农业防治:病害常发区选用抗病、耐病品种。晚稻收获后,把收割后的稻草、田边杂草集中进行烧毁,消灭病菌。

(3)化学防治:每亩用20%噻菌铜悬浮剂25~32克,或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20~25克。

水稻稻瘟病用什么防治最好(目前广东部分地区已经发生水稻水稻细条病)(4)

严重水稻细条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