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不起,我们一般不上传照片到班级群”

九月份,考虑接送方便,将女儿转入了离家较近的幼儿园。

由于不知道女儿是否适应,跟老师沟通,希望老师能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与学习的照片和小视频。如果不方便,可以发到班级群,无所谓单人或者合影,只要能反应孩子在园的情况就好。

“对不起,我们一般不上传照片到班级群。”班主任老师委婉地说。

女儿并非第一次入园,在进这个幼儿园前曾上过两个月的早教小托班。

那个小托班,每天都会把孩子的活动照片和视频发到班级群,家长有什么事情,直接在群里艾特老师就好,大家畅所欲言,氛围很好,偶尔有一次,因为孩子参与活动被遮住曾引起家长之间的争论,但是在老师和其他家长协调下,矛盾很快就化解了。

到了这个幼儿园后,老师几乎不发照片到班级群,孩子在幼儿园吃什么更无从得知,除非你每天关注老师的朋友圈,她会不定时地拍些孩子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发布圈里。

妈妈曾一度陷入未知的恐惧中,这种恐惧就是无法把握的担忧和焦虑。从心里来说,妈妈更信任以前的幼儿园,因为孩子的一切妈妈都可以随时掌握。

不过老师会每天发下语音汇报孩子在班级情况,持续了一周后,妈妈的焦虑才平缓。

每天送女儿去幼儿园总看到很多孩子哭的死去活来,然后家长也偷偷地在旁边落泪。

妈妈离开后,还看到哭泣孩子的妈妈躲在窗户边观看,迟迟不愿离去。

分明一副比孩子更无法接受分离的样子,这就是分离焦虑

人不比黄花瘦但心比秋风寒(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1)

妈妈不舍孩子

人不比黄花瘦但心比秋风寒(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2)

孩子在做手工

二、有分离焦虑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妈妈

1、什么是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

它属于焦虑症的一种,是在与家人或者是恋人分离时出现情绪上的异常,一般常见于小孩子。

大人也会发生。分离焦虑症除了分离导致的不愉快、紧张、担心、惦记外,还会有一些焦虑常见的症状,如头脑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出现睡眠障碍,经常容易做噩梦,或者出现一些回避行为等。

2、妈妈为何也会存在分离焦虑?

入园前,大人已经陪伴孩子很长一段时间,这时孩子突然入园,大人就会陷入空虚寂寞无聊状态。

一般幼儿园都是不允许家长陪读的,家长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就得离开,即便在那里,也只能偷偷地悄悄地观察。这时,家长心中难免失落,开始担心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孩子是否能吃好穿暖,是否能与小朋友和平共处,是否能得到老师的关爱。每一个疑问都会鞭打拷问自己,一时得不到正解的家长自然就会焦虑犯愁。

《小别离》中,童文洁的女儿方朵朵去国外留学后,童文洁也曾陷入分离焦虑中。以前女儿在家时每天都要督促她写作业、复习功课、考大学,一天不念心里就很难过。后来女儿出国了,没有可念叨的了,心里顿觉空荡荡,于是开始焦虑,望着天花板,浮现的都是女儿的身影。为了摆脱这种焦虑,她决定再生一个孩子,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这就是典型的分离焦虑。

人不比黄花瘦但心比秋风寒(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3)

童文洁陪女儿作业

人不比黄花瘦但心比秋风寒(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4)

童文洁在女儿出国后想再生一个

三、分离焦虑的不良影响,妈妈为何要尽快摆脱分离焦虑。妈妈心安了,孩子的心才会安定

1、影响孩子顺利入园

妈妈是孩子情绪的晴雨表,妈妈情绪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能否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

孩子就是双面胶,一面粘着快乐,一面贴着烦恼。

天天在家带时,调皮捣蛋的她让人高兴的同时也很烦恼,她变着法子折腾你时,你恨不得把她打回原形。

但是一旦与她分开,你又会陷入无止境的思念中。

孩子每天与妈妈朝夕相处,妈妈情绪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情绪的好坏,也会影响到孩子能否尽快适应幼儿园全新的生活。

所以,要让你的孩子能够安安心心地去上幼儿园,首先家长就要放下焦虑,接受和面对分离的痛苦。

妈妈心安了,孩子才能安定。妈妈快乐了,孩子才能愉悦。

2、影响妈妈身体健康

大人出现分离焦虑时,会出现如下行为。

如《小别离》中的童文洁,女儿出国后,将女儿的照片贴在墙上,希望再孕育一个与方朵朵一模一样的孩子。当与丈夫行夫妻之事时,方圆见到天花板上方朵朵的照片时,瞬间惊恐万分。

所 以,分离焦虑异常时不但影响工作,还会影响到正常的夫妻生活。

人不比黄花瘦但心比秋风寒(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5)

童文洁在天花板上贴着方朵朵的照片

人不比黄花瘦但心比秋风寒(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6)

方圆看见方朵朵的照片,惊恐万分

四、妈妈如何优雅地与分离焦虑说拜拜?

1、联系老师掌握孩子动向

很多时候,我们焦虑是因为我们对未来和现状的难以把控。妈妈分离焦虑的原因也在此。

所以为了克服自己的焦虑,妈妈应主动跟班主任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请老师在可能的情况下,多留意自己的孩子,并在方便时拍些照片和小视频。多角度多方面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你不说明白,我怀疑万分。

你只说一半,我将信将疑。

你全盘托出,我彻底放心。

换做妈妈就是:

我不知道情况,我焦虑。

我只知道一半,我忐忑。

我完全知道了,我释然。

妈妈从焦虑到放松,心态就是这般慢慢转化的。

情况了如指掌,自然就不会担心了。

人不比黄花瘦但心比秋风寒(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7)

妈妈与女儿

2、转移目标化解焦虑担忧

现代社会要去转移目标还是很容易的,比如学插花、去旅游、刷头条、云养宠等等,只要你愿意打开心扉,放眼四周,发现生活中不只有孩子还有诗和远方时,你就不会纠结于暂时的困惑迷茫无法自拔了。

3、积极的家长他们这样做

我认识这样一位特殊孩子的妈妈。作为特殊孩子的妈妈,他们的孩子入幼儿园比普通孩子入园,妈妈会表现得更焦虑更担忧。因为孩子本就是弱势群体,不但要承受孩子因为自身原因带来的竞争弱势,还要担心孩子在幼儿园是否会被欺负,老师是否会另眼相待,孩子是否会被排斥导致退化。每一个问题都会让妈妈们头疼。

这位妈妈同样也是如此。

她选择了一个积极正面的面对方式。孩子入园前,她充分地了解园区,熟知了老师情况,然后在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给老师写了一封长长的信首先将孩子的情况全盘告知,然后希望老师能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与更多的关爱。

后来孩子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的环境,妈妈也在帮助孩子跨出这一步收获了无限感动。

还有傅雷。傅聪独自外出求学时,傅雷和妻子也很焦虑。他把这种焦虑转化成对儿子的指导和教诲,一封封家书链接了父子间的亲情和思念。

人不比黄花瘦但心比秋风寒(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8)

写信

4、告别分离焦虑时也要避免不当之处

避免情绪感染

前面就提及过,妈妈的情绪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所以需要尽快调整自己的状态,避免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到孩子。

避免强迫分离

孩子刚送幼儿园是势必不高兴也不乐意。但是不能强行去跟孩子分离。

我女儿刚去早教时,一离开妈妈怀抱就哭的泪眼连连。老师说,你相信我,你走后,她就不会哭了。

妈妈听从老师的话,将女儿交给老师便准备离开。哪知,刚松手,女儿就哭。哭的妈妈一阵阵心疼。

妈妈说,我还是送她去教室吧。妈妈陪着女儿一起进入教室,把她安放在桌前,找了一个玩具给她玩,慢慢地,孩子就忘记了妈妈。这时,妈妈趁孩子眼睛盯着玩具的当儿赶紧溜了出去。当孩子的注意力被玩具和其他孩子吸引后,对妈妈的关注就会减少。

孩子适应了,妈妈自然安心。

避免贿赂不当

有些父母亲无法忍受孩子因为分离而哭闹的状况,以贿赂的方式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比如给孩子糖果或者零食,以期让孩子可以顺利入园,但是糖果的诱惑终究无法取代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也会造成自己和孩子日后对于零食的依赖性更大。

人不比黄花瘦但心比秋风寒(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9)

相思

李清照与夫君分别后,甚是想念,在寂静的夜晚,绵长的相思,一个人矗立在楼上,长久地凝望远方,这一望望断天涯路。而词成为寄托相思,排遣苦闷的最好表达。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份相思,两份愁苦。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吟诗作赋,优雅地与“分离焦虑”说再见吧!


我是#林汀物语#,陪着孩子一起慢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