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诏进平西亲王,兼辖贵州。同年四月在昆明以弓弦杀朱由榔及其子。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玄烨商议撤藩,吴三桂于同年十二月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周王,以“大明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之名义起兵反清,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察哈尔亲王布尔尼、延平郡王郑经等人先后响应,史称三藩之乱。京城杨起隆自称“朱三太子”,密谋率领其他八旗奴仆四处纵火,借机起事,被都统图海、祖承烈等人迅速围捕。杨起隆突围逃走,其党羽数十人被抓。

吴三桂起兵反清途中于湖南衡州称帝(吴三桂起兵反清途中于湖南衡州称帝)(1)

“三藩”势力分布

清朝接连丢失云桂黔蜀湘闽陕甘八省,又丧失浙赣大部,人心浮动,军无守志。吴三桂亲赴湖南督战,一时声势显赫。然而吴三桂害怕世子吴应熊被清廷所诛,下令诸将停止北进,并委托西藏达赖喇嘛前往北京与清廷说和。达赖喇嘛提议清廷裂土割地以息兵端,被康熙帝拒绝。

康熙十三年(1674年)春,吴三桂攻陷湖南之后在岳州一带为清军所阻,形势逐渐不利。康熙十四年(1675年)四月十三日,吴三桂的儿孙吴应熊、吴世霖被清廷绞死。康熙十六年(1677年),尚之信、耿精忠、王辅臣先后投降清军,吴三桂失去广东、福建以及陕西外援,又失江西。清军连陷湖南浏阳、平江,招降吴军水师主将林兴珠于湘潭,湖南东北部已在清廷掌控之中。

吴三桂起兵反清途中于湖南衡州称帝(吴三桂起兵反清途中于湖南衡州称帝)(2)

吴三桂发行的“昭武通宝”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吴三桂为了振奋军心,在湖南衡州(今衡阳)登基称帝,国号为周,建元昭武,立妻子张氏为皇后。同年八月在长沙病逝,享年67岁。郭壮图拥立吴三桂之孙吴世璠继位,追尊吴三桂为太祖高皇帝,吴应熊为孝恭皇帝。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清廷最终攻陷昆明,其孙吴世璠自杀,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结束。

清朝张茂稷《读史偶感》:“李陵心事久风尘,三十年来讵卧薪?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丹心早为红颜改,青史难宽白发人。永夜角声应不寐,那堪思子又思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