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的姿势有行、立、坐、卧四种,称为“四威仪”。常见的姿势有立像、坐像、卧像。佛和菩萨常采用立像或坐像,护法多采用立像。

佛造像千姿百态,绝非只有十二种,小编只是拿出来常见的这些给大家讲讲。

佛造像大全(佛造像的12种姿态有哪些)(1)

坐像

坐姿包括全跏坐和半跏坐,佛、菩萨、高僧一般采用坐像。例如佛采用坐姿,同时配合特定的手印或手持物,就有说法像、禅定像等造像形式。

跏趺坐,“跏”有互交的意思,“趺”是指脚背,跏趺是两足交叉置于左右大腿上而坐。可分两种:“全跏坐”和“半跏坐”。

佛造像大全(佛造像的12种姿态有哪些)(2)

半跏趺坐,俗称“单盘”,是只将一足压在另一条腿上,包括两种:一种是将左足压右腿,称吉祥半坐;一种是将右足压在左腿,称降魔半坐。造像时,这是菩萨采用的坐姿。

佛造像大全(佛造像的12种姿态有哪些)(3)

倚坐,又叫“善跏趺坐”,是身体端坐,两条小腿自然下垂的坐姿。常见于菩萨装弥勒;也有两条小腿交叉的姿势,如交脚弥勒像。

半跏趺倚坐,身体端坐,右小腿结半跏趺坐,左小腿自然垂下,常见于思维菩萨像。

轮王坐,又称“轮王跏”。采用坐姿,左腿膝盖横放,右腿弯曲竖起着地;左手支地,右手放在膝上。

佛造像大全(佛造像的12种姿态有哪些)(4)

立像

立像源于释迦牟尼佛游行说法的姿势,相传释迦佛成道后,在西北印度各地游行说法四十多年,有直立像、行经像等姿态。此外,护法神像多采用各种立像姿势。

行经像,一脚向前伸,身体向前微倾,表示步行的样子。旃檀佛像采用这种姿势。

直立像,双脚并立于莲花台上,双手作接引状的立像,这大多是阿弥陀佛,表示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意思。在佛陀旁合掌而立的菩萨、弟子也常采用直立像。

佛造像大全(佛造像的12种姿态有哪些)(5)

展立像,站立姿势,一腿微曲,另一条腿向外伸,藏传佛教中的大威德金刚、喜金刚就采用展立的姿势。

佛造像大全(佛造像的12种姿态有哪些)(6)

舞立像,也叫丁字立,独脚站立,一腿盘曲,另一腿屈立,藏传佛教中的金刚亥母、狮面佛母等女性护法神通常采用舞立姿势。

跪立像,一腿跪在台座上,另一腿屈曲而立,介于坐立之间,不动明王常采取这种姿势。

佛造像大全(佛造像的12种姿态有哪些)(7)

卧像

又称吉祥像、涅槃像,只有释迦牟尼佛涅槃时现此像。其姿势大多为侧身而卧,左手伸放于身体之上,右手垫于头下。

佛有宏愿,在评论里许下你的愿望,并常做善事,你一定会幸福的。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海昏侯”的头条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