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地处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之长江、汉水交汇的冲积三角洲上,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人口148万。据沙湖、越舟湖出土文物证明,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开拓生息。夏、商、周为荆州域,春秋、战国属楚,粱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始置沔阳郡设沔阳县,因郡治在沔水之北而得名。建治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2009年春节到仙桃走亲戚,顺便进行了一次沔阳古城初探,造访了古城东门(原址上新修)、广长律院、玄妙观、普佛古寺等。

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1)

沔阳普佛古寺(周国献2009年1月拍摄)

普佛寺的前身为“甘露寺”,位于西门城外城曲,建于三国时期,传说为刘备、关羽、张飞所建;后来,刘、关、张曾在这里安营扎寨,习武练兵。

北宋末年,金兵进犯中原时,传说康王曾在甘露寺隐居避难。后来康王在应天府(今南京)立帝,不忘甘露寺避难之恩,于“建炎”元年在寺院东侧建了一座“康王桥”。

元末明初,陈友谅在此寺附近练过兵。那时甘露寺已破败不堪。后来,由南海来了两位僧人,在这里重修庙宇,塑造佛像,改“甘露寺”为“普佛寺”,至此佛法兴旺,香烟缭绕,殿宇辉煌。

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2)

沔阳普佛古寺(周国献2009年1月拍摄)

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3)

沔阳普佛古寺(周国献2009年1月拍摄)

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4)

沔阳普佛古寺(周国献2009年1月拍摄)

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5)

沔阳普佛古寺(周国献2009年1月拍摄)

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6)

沔阳普佛古寺(周国献2009年1月拍摄)

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7)

沔阳普佛古寺的木雕(周国献2009年1月拍摄)

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8)

沔阳普佛古寺(周国献2009年1月拍摄)

玄妙观,曾名元妙观,因朱元璋忌讳而改为玄。玄妙观位于沔城南门,坐东朝西,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明、清两朝的道正司一直设在这里。1941年以前颇具规模,观内有灵官殿、三师殿、三清殿、雷祖殿、吕祖殿、斗姥殿、救苦殿、观音殿、皇经殿、老祖殿,俗有“一观十殿”之称。

玄妙观也是荆楚大地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的故居。

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9)

沔阳玄妙观(周国献2009年1月拍摄)

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10)

沔阳玄妙观(周国献2009年1月拍摄)

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11)

沔阳玄妙观(周国献2009年1月拍摄)

广长律院又名广长社,位于大莲花池西南岸青林山上。是著名的丛林,是湖北三大律院之一,威名显赫,蜚声遐迩。

律院创始人是高僧三昩和尚,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至崇祯二年(1629年),历时四载。原占地面积16000多平方米。庙山门墙高三丈,粉红色,上嵌四个金字“广长律院”,据说是明末大书法家董其昌手书。庙内原有铜铸佛像500多尊,泥塑菩萨110尊。石碑有40多块。

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12)

沔阳广长律院(周国献2009年1月拍摄)

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13)

沔阳广长律院(周国献2009年1月拍摄)

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14)

沔阳广长律院(周国献2009年1月拍摄)

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湖北沔阳古建筑艺术)(15)

沔阳广长律院(周国献2009年1月拍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