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太后是清朝光绪皇帝的皇后,溥仪继位后尊为太后,她亲手终结了清王朝的统治,签订了清帝退位诏书,是清王朝最后一个太后,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太后。
进宫封后,身不由己
隆裕是慈禧太后弟弟的女儿,20岁时被慈禧太后钦点入宫嫁与光绪皇帝,被立为皇后。这些在别人看来是无限的荣耀,但隆裕只是淡然处之。
她与姑姑慈禧完全不同,不热恋权力,也不喜欢奉迎,因此并不讨慈禧的欢心,相反,因为慈禧的关系,光绪皇帝对她并不待见,珍妃才是他的最爱。
但她以一以贯之的低调态度努力适应着皇后角色。没有人知道她如何调和慈禧和光绪这两个针锋相对、却又是对她最重要的两个人的关系,她的难处可能只有夜深人静时朝夕相伴的宫女才能窥知一二。
再难熬的岁月总归也要过下去,没成想更难的还在后面。光绪与慈禧两天之内先后离世,慈禧在临终之前立溥仪为帝,将帝国的权力交给了摄政王载沣,将最后的裁决权交给了隆裕。
隆裕不得不走到台前,面对陌生且没有兴趣的政治,她需要掌控的,不只是她自己的命运,还有皇族的兴衰和一个末路帝国的未知航程。
顺应时代,和平退位
身处权力之巅,隆裕也曾试图与载沣争权。有一次载沣拟提名那桐为军机大臣,请示隆裕,隆裕另外推荐了袁世凯的拜把兄弟徐世昌。
载沣非常恼火,同意了隆裕的推荐,也不软不硬的嘀咕,太后是裁决大事的,这种具体的政务不劳太后费心。
隆裕本也无心于这种权力之争,以后就干脆撒手,由载沣掌权。
载沣的立宪制改革仍以皇族为主体,遭到了全国上下的一致反对,不得不奉隆裕太后懿旨辞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
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成为了大清王朝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和终极责任人。
辛亥革命爆发,她虽不甘心皇权基业在自己手中丧失,但在革命党和全国上下要求清帝逊位的呼声中,她经过权衡,同意了签署退位诏书。
以她受慈禧多年熏陶的经验,保有武力镇压的方式是她的选择之一,但她并没有,而且在皇族的强硬派企图游说她时,她指出:
彼亲贵将国事办得如此腐败,犹欲阻挠共和诏旨,将置我母子于何地。一概拒不接见。
清帝最终和平退位,这在中国和世界结束封建专制政权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太后薨逝,享受民国第一国葬
隆裕太后下诏逊位后,心中毕竟难以释怀,觉得对不住祖宗基业,郁郁寡欢,终至染病,于1913年薨逝。
民国政府在太和殿召开了国民哀悼大会,以国葬的礼仪将隆裕和光绪帝合葬,这是民国时期的第一场国葬。
隆裕太后选择了和平退位,避免了末代王朝的血雨腥风,将清朝统治下的领土和万民都交到了其继任者的手中,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乱局出现,也奠定了如今国家的版图,孙中山先生赞其为“女中尧舜”。
总结:她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大半生平淡无奇,却在决定亿兆臣民命运的时刻,不希望生灵涂炭,做出了和平的选择,在历史上留下了伟岸的一笔;她长相平平,但在很多的影视剧中,饰演她的都是国色天香、楚楚可怜的美女,人们更愿相信这才是她真正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