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孩子是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孩子学不会,也不愿意去学,成绩特别差,叛逆厌学,被动应付学习,把学习作为一件痛苦的事情;

2、孩子原来学习成绩很好,突然成绩就大幅度下滑;经常旷课不去学校,甚至严重到想辍学;

3、孩子迷恋手机,沉迷网络游戏,一提到上学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

4、叛逆不听话,不沟通,经常和父母对着干 。

如何让孩子培养良好的心理(如何处理好孩子的心理问题)(1)

作为孩子的父母,千方百计想把孩子引上正道,可孩子仍然执迷不悟!

眼看着孩子厌学、不爱学习,还对父母大吼大叫,只能干着急!

面对孩子班级、年级倒数,请了很多老师,但孩子仍然不学,被气得半死!

孩子回到家就关着门,一个月说话不到十句,父母担心孩子,但他从不在意!

这类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呢?

1、是我们缺少科学方法,教育只是凭感情,凭经验,从而导致孩子性格不健全;

2、平时总是说教、唠叨、跟其他家孩子对比,引发孩子或叛逆或自卑;

3、自己忙于工作,孩子的所有要求全部满足,教育方法跟不上导致孩子臭毛病越来越多;

4、太溺爱孩子,对孩子包办、妥协,导致孩子愈发叛逆,脾气不好;

5、总想靠“批评和打骂”处理问题,孩子“屈打成招”,逐渐孩子内心越来越孤独,引发性格扭曲等问题。

知道问题的原因,又该怎么去解决问题?

要学会如何读懂孩子的心理

  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特别渴望老师或家长的关爱,哪怕是一句轻声的问候,哪怕是一个善意的眼神,哪怕是一个温柔的动作,都会给孩子们带来无尽的快乐。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读懂孩子的心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

  首先会选择观察的视角。一是随机捕捉,也就是观察的随机性。在孩子自主活动的时候,教师或家长首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捕捉有效的信息,并运用教育智慧来利用好信息。二是心中有底,也就是观察的目的性。由于经验、能力的欠缺,有些教师和家长往往随机捕捉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反而觉得无事可做,这就可以采用有目的观察的方法。其次要掌握观察的技巧。教育观察是研究常态下的孩子的活动,因此我们所处的位置、距离既要能看到听到孩子的活动,又不影响孩子的活动,保证活动的自然状态。以保证观察的准确性、真实性。

  要善于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情绪变化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当孩子出现任性行为时,一定要找出原因:是孩子没有得到恰当的关注,受了委屈,还是孩子的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然后针对具体原因及时疏解孩子的情绪,而不是一味斥责孩子。永远不要对孩子大动肝火。如果你真正能够理解孩子的心,你就会发现,孩子其实并非要无理取闹,他总是有他内心的道理。理解了孩子的心,老师或父母就必定会心平气和。我们对孩子生气,其实是对孩子不理解的表现,也是自己无奈无能的表现。面对孩子的问题,老师首先需要反躬自问:我在哪些方面还没有真正理解孩子呢?孩子的心灵奥秘在哪里?我应该如何重新认识孩子并进而调整自己的方式方法呢?平和、冷静是教育者走向成熟的标志。所以,面对孩子的问题,请永远不要大动肝火。记住那句教育孩子的至理名言: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方法。

  二、要有一颗非常心

  有一颗赏识、赞美孩子的心。今天的教育应是赏识教育。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生命中无形的土壤、空气、阳光和水。赏识是沟通、平等和理解,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挖掘闪光点,允许失败的教育,是让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是让家长和老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赏识从本质上说一种激励。在教育的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赏识,是唤醒学生自我价值的号角;赏识,是开启学生奋斗之心的钥匙;赏识,是滋润学生灵魂的雨露;赏识,还是使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法宝。因而,当今赏识教育是真正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

  有一颗尊重孩子情感的心。平等地位与主导作用平等地对待孩子是尊重孩子的首要条件。家长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鼓励孩子自己作一些决策尊重人格是不分时间、地点、年龄大小的,也不管孩子是优点多还是缺点多,家长都需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因为孩子渴望被尊重,尤其是被自己父母尊重。从小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肯定是孩子自我发展的原动力。请家长们务必牢记,当与孩子出现暂时冲突时,切不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地位,乱骂一气而伤害孩子。如果做家长的只在孩子有成绩时尊重他,出现问题了就任意贬低,责备,这样不但无法赢得孩子的爱戴,甚至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讨厌父母。有些孩子确实在做不利于成长的事情,父母采取必要的措施也能理解,但如果依靠一味地指责或偷看日记、翻书包作为了解的途径,就是家长对孩子的不尊重。父母要与子女很好地沟通,最重要的是平视孩子。不要用自己的思维习惯去理解孩子,也不要把自己的`成长模式强加给孩子。如果家长能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多交谈,倾听和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就能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心理。

  三、有一颗宽容孩子的心

  宽容是金,它是一名教师必备的德行,它来源于老师对学生的热爱。这种宽容之爱,让老师走进学生的心田,理解他们,爱护他们,能让孩子们走进老师,听之信之,身心健康地成长。宽容也能使孩子们在宽松和谐的情镜中领悟道理,接受批评,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宽容说起来简单,其实,它应渗透在班主任育人行为的点点滴滴中。我们应该于细微之处显宽容,宽容就是爱心,宽容是理解,宽容是尊重。它能使教师变的胸怀宽广博大,它能使孩子们在看到人情的真善美,宽容打动了孩子的心灵,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多彩多姿。宽容要有度,要得当。它不是放纵,不是姑息,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宽容是心底里对学生过错的谅解,是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

  无论是教师的爱还父母的爱都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提高眼前的教育质量,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的发展,从而促进孩子的成人成才,因此能不能读懂孩子的心在实践中至关重要。

  随着时代的前进与发展,孩子的知识面在不断开阔,现在的孩子与我们小的时候已完全不一样,思维方式、接受能力、考虑问题的方法,都与从前的我们截然不同,这就要求我们要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跟得上学生思维发展的节奏,将他们作为“独立”的人去考虑,充分尊重他们,充分理解他们,充分考虑到他们与以往不同的个性,读懂孩子们的心。

  红色性格

  性格特点:不断地给大人提要求、找事情做,自己也一刻不闲着。脾气倔强,自己想不通的事别人很难说服。胆子大,有主见,从小就是振臂一挥而应者云集的孩子王。

  教养之道:给他们一定的职责和决定空间。带他出去时让他来决定一些事情。要事先建立规则,今天说买一样玩具就买一样,无论怎么闹,绝不给他买两样。让他们从小觉得被依靠这类性格的孩子天性是勇敢好强的,从小家长要让他感觉到你依赖他,没有他事情就不会做得那么好,他们会表现得更加出色。给他们一定的情绪空间当他们发脾气时让其发,你不要着急、焦虑,因为那是他们自我发泄情绪的一种方法。

  黄色性格

  性格特点:多动,淘气频率,听老师讲课,只要听会了立刻就开始玩了。

  教养之道:经常描述他们的长处。对于此类性格的孩子,要经常描述他的长处,是人多的时候。让孩子感受到爱这类性格的孩子是感受型的,要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光说出来或给个眼神还不够,还要经常有些动作,比如搂一搂、抱一抱他们。

  我们对孩子不要管教的太严格,会让孩子感到很痛苦,而常跟那些不如他们的孩子比比,他们反而会越干越好。对于黄色性格的孩子来说,要想让他们改正缺点,赏识教育最适合。做家长的要谨记才对。

如何让孩子培养良好的心理(如何处理好孩子的心理问题)(2)

[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