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编制完成后做什么(吨改亩改了什么)(1)

新闻在线

倍丰农资集团“吨改亩”

规模化定制服务黑土地

一抔黑土,使得黑龙江这片广袤的土地成为了我国发展农业的精选之地。黑龙江省地处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农业优势明显,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但是随着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农民对化肥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又由于农民自身科学知识水平有限,化肥施用的多了,效率却并没能跟上去,这无疑造成了这片黑土地的不堪重负,尽管黑龙江亩施肥量低于全国但还是相继出现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

面对黑土地出现的问题,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不断创新,摸索出了一个新的服务模式——“吨改亩”,旨在完成自身转型升级的同时,为当地农业绿色发展增添助力。

据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总经理助理齐协力介绍,“吨改亩”是黑龙江倍丰集团独创的销售兼服务模式,就是把原来的按吨销售改为按亩服务,按亩来为农户下订单出方案。在此销售模式下,农户只需告诉倍丰集团自己有多少亩地,种植什么作物,这样前期倍丰集团会帮助他们来测土配方订制肥料,中期为其提供田间管理方案,后期帮助农户卖粮,全力为农户打造一条龙的综合服务。

“吨改亩”的尝试,是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由单一销售模式为主的化肥流通商向为农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商的转变。在这样的模式下,农业生产无论是在产前,还是产中、产后都能够得到保障,而且可以真正做到施肥有效、减肥增产,逐步向绿色农业转变与发展。

近年来,黑龙江省供销社围绕“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的总体要求,以全面提升供销社为农服务综合能力为目标,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提出了“七位一体”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即农资供给、农化服务、助农融资、农村电商、粮食收储、贸易加工。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所独创的“吨改亩”的订单服务方式,也正响应了省供销社打造“七位一体”服务平台的号召,让农民与倍丰集团合作,可以真正省心省力、无后顾之忧。据齐协力介绍,2018年倍丰集团规模化的服务面积达到了近200万亩,这很可能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龙头企业发挥作用,不只是单纯的化肥零售商,更要为农业社会化体系作支撑。

不得不说,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吨改亩”模式的创新与尝试,不仅使得这片黑土地上农资龙头企业创新的农化服务十分有新意,同时也更有“心”意。

传媒时评

“吨改亩”到底改了什么?

土地规划编制完成后做什么(吨改亩改了什么)(2)

土地规划编制完成后做什么(吨改亩改了什么)(3)

土地规划编制完成后做什么(吨改亩改了什么)(4)

简单说,“吨改亩”就是把原来的按吨销售改为按亩销售和服务,按亩来为农户服务订单。要知道,在土地平整辽阔的黑龙江,农业的规模化和机械化一直是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的。在农户动辄几垧地(一晌等于15亩)、农场动辄几千上万亩的东北地区,传统上农资供应都是论吨来计量的。按每亩稻田40公斤综合用肥量估算,一个200亩的小型农场用肥量就是8吨左右。现在如果改成按亩计算,零零碎碎不说,如果种植多种作物,需求量不统一,购销肥料就更加复杂。在农业规模化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为什么还会出现用肥“逆规模化”的变化?

这个变化的动力首先来自农业发展的内在变化。在东北地区,虽然规模化是常态,但随着农业现代化、精细化的推进,减肥增效成为必然趋势,大呼隆、一炮轰的粗放农业模式正在日益改变、精进。因此,农户与土地,对肥料的需求越来越精准化、精细化。过去论吨往地里运肥、粗放施用的老做法必将被淘汰;同时,随着多年大面积、非精细化施肥,东北的黑土地也面临着土壤质量退化等各种问题。“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在东北地区也日益深入人心。2020年“肥药零增”目标在东北地区也不断推进。在新的农业发展理念下,“吨改亩”也就应运而生。

另一方面,“吨改亩”绝非是一个简单的计量单位的改变,它是一个技术集成的成果和体现。围绕农户的作物和面积,倍丰集团在前期要通过测土配方为农户定制肥料,在种植中间环节提供田间管理方案,收获后还帮助农户卖粮。由此可见,“吨改亩”是一条龙综合服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与农资服务从单纯供肥向综合性服务商转变相衔接,共同推进减肥增收、绿色发展。最终,它们成为黑龙江供销社系统“七位一体”服务新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

倍丰集团“吨改亩”对农资行业还具有标志意义。“吨改亩”表面上是“大改小”“粗改精”,本质上是生产导向到市场导向、消费导向的改进、革命。过去是肥料生产企业生产什么,农业就施用什么;现在是农业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农户需要多少企业就供应多少,农民短缺什么农技就服务什么。这个生产服务模式的根本转变也体现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成熟完善的历程。

尤其随着20年来“数字农业”概念的日益传播,数字农业在信息技术于农业领域的综合和全面应用下日益成型。美国的孟山都、杜邦、嘉吉,欧洲的拜耳、先正达、巴斯夫都在积极投身这场变革。据专家介绍,数字农业集合涵盖了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四个部分。具体讲就是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基础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对农作物从规划、投入、生产,到收获、加工、储运、营销等全程模拟、监测、判断、预测和建议等,对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了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我们会感到,在农田辽阔、农业基础最雄厚的东北地区,中国未来的数字农业的雏形将会率先在这里呈现。倍丰集团“吨改亩”的改革实践不正代表着这个方向吗?

未来已来,农业已变。农资行业如果像过去哪位算命师:一个属羊的人来找他算命,他挠着头说“要不你改属虎吧?为啥?因为属虎的算命词我熟啊”!不淘汰你淘汰谁呢?

土地规划编制完成后做什么(吨改亩改了什么)(5)

中国农资传媒出品,如有转载请联系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