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球友打球时总是容易着急,明明步伐没移动到位不该上手,却盲目上手,给人的感觉是技术动作没做不出来,经常被球顶住,打球总着急。其实,这是因为对控制距离不够重视,没有距离控制意识,不管什么球都是一个站位,这样肯定是不行的。这三个重要的距离控制,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

打乒乓球时 有哪些实用战术(不懂得距离控制)(1)

一、发完球后让出距离

发球时到底怎么移动步伐?也许困扰着很多业余球友。有的发完球不会还原,等对方把球接过来了,才被动去应付;有的也知道球出手后身体正对球台,但还是经常接球下网;有的可能是模仿国手们的发球,但总也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其实,发球时只要养成主动控制距离的习惯,就自然会从容应对。

要明白发球必须做好充分的还原。这个还原不是盲目的仅仅转身正对球台那么简单,而是还要根据自己发球的长短和旋转进行快速地小垫步调节距离。

如果发的是个长球,转过身后再垫步就要适当往后移动一点,让身体与球台保持足够的距离,因为,对方回过来的球一般也是长球,如果我们不预留足够的距离,那肯定被顶住,发不出力。

比如,你发的是个长下旋,如果对方搓过来,也是个长下旋,这时的距离预留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距离不够,站得太靠近球台,那你上手拉时很容易在台面以上,接触到球的上升期,这样就很容易下网。

如果你发的是短球,那么转身后的小垫步就不用向后那么多,但强调一下,这个原地小垫步必须得有,如果省略了,没有去还原,那发完球后整个身体还是拧巴的,没有放松下来,处理下一板球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动作做不出来,做不完整,就像我们球友经常探讨的那样,为什么定点练球时很稳定,一打比赛就动作变形,失误频出的原因。

打乒乓球时 有哪些实用战术(不懂得距离控制)(2)

二、接发球时预留距离

说到接发球,除了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去盯球外,还要留意一下自己的站位怎么样。

记住,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对手,站位一定不能距离球台太近。

那到底站得距离球台多远呢?其实没有精确的标准,站到距离球台多少厘米。这个合适的尺度根据自己的身高和重心下移的程度,就是你站在那里能完整的把正反手拉球动作做完整而不会感觉快要磕碰到球台。

我认为这个距离是最合适的。但也不能站得太远,如果对方发近网短球,还要能快速上步及时处理。

打乒乓球时 有哪些实用战术(不懂得距离控制)(3)

还有一个是早启动。不能说,距离站得合适了,就眼巴巴看着等球过来,而是在对方抛球的同时,脚下就要动起来,不是往哪个方向动,而是让脚后跟离地,做到随时都能启动,这个非常重要,能够紧跟球的节奏。

再一个是重心的下移。保持类似马步的站位,盯球时让视线基本与球网平齐。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便于盯着对方发球的旋转。基本和对方触球点是一个水平高度,这样去判断对方触球时是向上还是向下用力就会容易得多。

打乒乓球时 有哪些实用战术(不懂得距离控制)(4)

三、移动中判断好距离

我之前也反复讲过脚步移动找球的重要性。

许多球友也明白了步伐移动在打球中的关键所在,但往往还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要么被对方的追身球顶住,根本就没法做动作,要么移动不够,还是够不到球,要么干脆还是脚步不动,伸胳膊够球。

那就要说到,到底怎么去判断距离。如果是长球开路的,那就要做好大角度大步伐移动的准备。因为长球进攻一般都会在两个底线的大角度。

一定要盯住对方的动作方向,而别过多去盯球线路,盯线路再去移动根本来不及。如果双方都是右手持拍,你送出长球在对方正手位或中路,那对方进攻到我方正手位的几率是很大的,看对方准备上手了,那就准备向右并步,基本上一步就足矣。

在这里,盯住对方的动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是短球开路,这里必须要头脑清晰,别忘了上步与撤步的协调。对方发短球了,我们及时上步处理台内小球,比如摆短,摆完了别愣着,赶紧后撤还原,防止对方突然上手。

打乒乓球时 有哪些实用战术(不懂得距离控制)(5)

总之,一句话,距离控制好了,技术动作就有施展空间,不去控制距离,有再好的技术,也都是徒劳。

我是如月朋心,爱打乒乓、学乒乓,分享自己的打球体会,希望球友们多多指点,多多探讨,共同提高、共享乒乓之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