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定谔的触手@协和张羽 写过一本书,书里有这么一段话:,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温水煮青蛙宇宙法则?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温水煮青蛙宇宙法则(温水煮青蛙鸵鸟心态)

温水煮青蛙宇宙法则

作者:薛定谔的触手。

@协和张羽 写过一本书,书里有这么一段话:

医生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剩下的交给上帝

有些科普人士就接受不了了。为什么?无神论啊,上帝不存在,你怎么能这么写呢?但是我们换个词:

医生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剩下的听天由命

这些人就能接受了。这是什么?这是双标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但作为科普来说,较真反而是一种硬伤。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科普”这个词的词意。

顾名思义,科普是什么?是普及科学常识。那么“科”和“普”就显得同样重要。我们既要兼顾科学,不能普及一些错误的知识,又要兼顾普及,不能曲高和寡的一个人在那办科研讲座。要找准两者的平衡点,就比较难了。

比如说,对于无神论的科普,要做到什么程度?是做一个“战斗的无神论者”,杀光所有宗教信徒,以求达到生产力最高的理想状态;还是做一个“絮叨的居委会大妈”,和别人诉说宗教的种种不是,要求所有宗教信徒都退教不要信;或者说做一个“理客中”,给人详细分析宗教的成因和缺陷,然后包容所有愿意世俗化的信徒?

我相信大部分人会选择做第三种人,但是如果选项变狭窄了呢?

比如说,现在在你面前有两个选项:

1.在公立学校开清真食堂,用非穆斯林交的税作为清真食堂的补贴

2.废止公立学校的一切清真相关食堂

那么你怎么选?相信很多人会选2。那么我们来看看1和2分别的后续:

1.在公立学校开清真食堂,用非穆斯林交的税作为清真食堂的补贴,让更多穆斯林小孩到公立学校来读书,增加穆斯林小孩的受教育率,同时招募穆斯林员工,为穆斯林社区融入社会和世俗化打基础

2.废止公立学校的一切清真相关食堂,让穆斯林小孩更加封闭在自己社区里,赶他们去上经文学校,逼穆斯林族群和整个世俗社会切割

ok,效果很快就出来了。1反而是让穆斯林更贴近世俗化的一种政策。当然,也会存在类似皇汉或者社达认为穆斯林就应该和世俗切割,然后整体作为火狱的燃料,但这个想法,你觉得现实吗?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反直觉推论。现实生活中,这种反直觉推论其实到处都是,但人类天生则是信赖直觉的,而科学恰恰和人类的天性相反,这才是科普被需要的原因。

这就回到我们最初说的了,为了普及一些常识,我们能不能用稍微不那么“政治正确”的修辞手法?

比如说对于群众基础深厚的中医来说,你上来和别人用很强硬的语气说“中医理论有很多已经过时了,中药也有不少重金属含量偏高,而且副作用尚不明确,所以你们信中医的都是脑残”的时候,有多少人会坦率的接受?大部分人会不会还是说“我们五千年的历史上中医起了那么大作用,没有中医就没有你”?我想那是一定会有的。

但是我们换个角度,即使是相信确信以及深信中医的人群里,一样有“中医治疗急症没有西医(这里应作现代医学,但说习惯了,就以这个为代指)好”,“中药假药多”,“现在的小年轻中医没有长者们靠谱”等等的观念和认识,这是不是一个好的科普的切入点?

这个例子说明,科学常识不仅需要准确(主张“中药无毒无害,可以当饭吃”就明显不是科普,而是误导),而且需要贴近群众。大家也知道,群众作为一个整体,其科学素质必然是低下的,其科学常识必然是缺乏的,所以科普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耐心。

当然了,还有一些流传甚广的段子也是科普的障碍。

比如说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躲避外敌,这个段子还衍生出了“鸵鸟心态”(表示自欺欺人)这种词,但实际上这是误导,鸵鸟生活在炎热的沙漠地带,空气由于散射而出现薄雾。平时鸵鸟总是伸长脖子透过薄雾去查看,而一旦受惊或发现敌情就把脖子平贴在地面上而不是埋在沙子里。贴近地面还能听到远处的声音以便及早避开危险。

而同样知名的误导段子还有“金鱼的记忆力只有7秒”,事实上早在上世纪60年代,当化学开始介入神经生物学的时候,就已经有人研究金鱼的记忆能力了。1965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用金鱼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金鱼放在一个很长的鱼缸里,然后在鱼缸的一端射出一道亮光,20秒后,再在鱼缸射出亮光的一端释放电击。很快,金鱼就对电击形成了记忆,当它们看到光的时候,不等电击释放到水里就会迅速游到鱼缸的另一头,以躲避电击。设计实验的科学家们发现,只要进行合理的训练,这些金鱼可以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一直记住躲避电击的技巧。

当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温水煮青蛙”了,大家都知道水加热到一定程度青蛙是会跳出来的,但把青蛙扔到沸水里,青蛙一下子就被烫死了。

但是对于信这三个段子的人来说,你只要说明了“科学实验”,他们多半就会相信,如果还不相信,例如温水煮青蛙的例子,你只要实际买一只活的青蛙,当着他们的面丢到沸水里烫死了,谣言就不攻自破了。所以说,其实很多人脑海里还是有一个“权威”的概念,但他们更容易轻信“邻居大妈”,“隔壁老大爷”,“我朋友推荐的专家”等等,而无视真正的专家。

比如说崔永元在美国拍的转基因纪录片,很多人都信,为什么?因为崔永元的名气和他在“实话实说”节目里的表现,让他奠定了在没有常识的人眼里的“公信力”,而作为和他辩论的来说则正好相反,他本身说的话的确是事实,但是因为他一开始就给人造成了一种“咄咄逼人”的态势,反而使得自己的话不被更多普通人所接受了。

但是经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崔永元的纪录片被公开扒皮之后,他的短板——也就是缺乏转基因的必要常识——就暴露出来了。在转基因领域的话语权从长期来看,还是懂行的一方占据了主动权,但在一开始忽悠过去的那群人里,也有不少特别蠢的就直接形成了刻板印象,再加上有专门的一群鼓吹“转基因祸国殃民”的狗皮膏药反复打滚,就很容易给他们类似立场的人加深印象的循环——而负责普及科学常识的人,一般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脸皮和这种辟谣的耐心的。

所以即使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科普尚且会碰到如此多的问题,社会科学领域的科普,尤其是一些根据史料断章取义的“科普”会深入人心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关于这方面的话题,等有空再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