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小学和中学时代,有没有一个可以无话不说的笔友?初学英语的时候,你有没有幻想过能有个越洋笔友,可以通过书信交流彼此生活?

《玛丽与马克思》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对越洋笔友的故事。这部影片曾获得2009年法国昂锡国际动画影展最佳动画长片奖,柏林国际电影节水晶熊奖及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最高奖。

8岁的澳大利亚小女孩玛丽因为额头上的胎记被同学嘲笑,她在学校里没有朋友。她父亲热衷于制作鸟的标本,无暇顾及家人;母亲则是个酒鬼,很少关心孩子。玛丽的出生对父母来说是个意外。没有同龄朋友,缺少来自家人的关爱,玛丽很孤单。有一天,玛丽心血来潮给美国纽约市的马克思写信。

马克思44岁,患有自闭症,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马克思的人生三大梦想之一是有一个真实的朋友——在玛丽来信前,他只有一个幻想出来的虚拟朋友。马克思与玛丽的笔友关系从1976年维持到1994年(直到马克思去世)。

玛丽与马克思都爱吃巧克力,所以每次寄信,他们都会随信附上不同的巧克力。两个孤独的人跨越两大洲、跨越36岁的年龄间隔,建立了纯粹而长久的友谊。

今天我就从影片的故事情节入手,结合故事的空间切换方式、影片中色彩的应用,为大家解读这部经典的友谊电影的魅力所在。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我会结合电影中的一些情节来分享我们平时观影时,应该如何透过细节看到导演的用意。

玛丽与马克思的最后一段台词(重温玛丽与马克思)(1)

《玛丽与马克思》电影海报

01、空间切换:以信件、自叙、旁白的方式在两个不同空间切换的同时,徐徐展开了玛丽和马克思的故事叙述

玛丽来自澳大利亚,马克思来自美国,影片通过信件的传递来切换空间。影片前半部分偏重写信的过程,而简化读信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前半部分,电影以写信者的视角展开。

以玛丽为例,在玛丽第一次给马克思写信时,电影以玛丽的视角展开。玛丽介绍自己的胎记、在学校的情况,介绍自己的父母亲、邻居的情况,介绍家里养的宠物等等。当马克思回信时,镜头则聚焦在马克思的生活上,以马克思的视角推动剧情发展。

电影借用信件作为载体,以自叙的方式展开,就像是在与朋友聊天,娓娓道来。只不过,在这样的聊天中没有及时的答语,但这并不妨碍故事的发展。

在《玛丽与马克思》这部电影中,很少有对话出现。那么非写信和读信的情节是如何展示的呢?导演用到了旁白。

有一次,玛丽在来信中问马克思对于爱情的看法,马克思因此陷入了焦虑,结果入院治疗了8个月。在这8个月中,马克思和玛丽二人没有任何信件的往来。

这期间,电影在展示二人各自的生活时,用到了旁白。以旁白的方式,解释了二人所经历的事情及内心的想法。

玛丽与马克思的最后一段台词(重温玛丽与马克思)(2)

玛丽在给马克思写信,写到伤心的事

02、色彩应用:一方面用不同色彩来表现空间的转换,另一方面也用不同颜色来衬托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的变化

影片中色彩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我们先来说第一方面。当空间切换到玛丽时,除了母亲的大红唇、玛丽的暖色发卡,其他场景基本都是暖棕色的;而马克思生活的场景,则基本都是黑白色的,连他养的金鱼也是黑白色的。

我们都知道,色彩会影响人的感受:暖色给人温暖、充满活力的感觉;冷色给人冷静、严肃的感觉;而过于深暗的颜色,会给人压抑的感觉。

玛丽生活的场景之所以是灰黑色,是因为她的生活虽然孤独、压抑,但不至于令人绝望;而马克思的生活没有生气、看不到希望,所以是黑色的。

此外,影片以红色作为跳色贯彻始终。

玛丽送给马克思的红色绒球,马克思经常戴在头上;玛丽发卡上是橙红色的;玛丽手上戴着的心情戒指,在玛丽心情好的时候,是红色且发亮的。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马克思的房间中,玛丽送给他的东西,都是彩色的——红色绒球、彩色自画像。可见,玛丽是马克思灰暗生活中的一道光。玛丽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治愈看马克思。

这也可以解释,马克思在给玛丽的最后一封信中,跟玛丽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玛丽与马克思的最后一段台词(重温玛丽与马克思)(3)

马克思的世界是黑白色的,玛丽的世界是暖棕色的

03、主题表达:纯友谊故事的背后,导演想传达的是关于个人包容自我、接纳自我的思考

知心朋友是我们面对现实生活的强心剂,有任何的苦恼、困境都能向他们寻求帮助,他们在任何时候都会向我们伸出援手。但有些时候,朋友之间的关系却很脆弱,尤其是当一方感受到不被理解、遭受背叛的时候,双方的关系就变得岌岌可危。

玛丽大学期间的论文以亚斯伯格综合征为课题,将马克思作为研究病例,她的论文被广泛颂之,出版社争相出版玛丽的独到学术见解。

可马克思看了玛丽出版的书籍,心情十分复杂,他自己描述说:“我无法清楚地表达我的感受,我把我感受到的情绪以强弱顺序排列如下——受伤、迷困、背叛、不悦、痛苦还有呼吸困难。”马克思甚至拔掉了打字机上的M键寄给玛丽,以表示自己要跟玛丽绝交。

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马克思看清楚了自己的内心,开始原谅玛丽,于是他给玛丽回了一封长长的信,这也是影片中马克思给玛丽写的最后一封信,信里说:

我原谅你,因为你并非完人,你有缺陷,我也有,全人类都有。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我自己。伯纳德·海兹霍夫医生说,如果我在一个孤岛上,那么我就要适应一个人生活。

他说我必须要接受我自己,包括缺点及一切。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它们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只能接纳。然而,我们能选择自己的朋友,我很高兴选择了你。

马克思的一句“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我自己。”引起了无数观众的共鸣。所以,与其说马克思原谅了玛丽,不如说他原谅了自己——坦然接受自己患有精神病的事实,也包容自己在生活某些方面所呈现的缺点。

玛丽与马克思的最后一段台词(重温玛丽与马克思)(4)

马克思在给玛丽写信

04、基于《玛丽与马克思》中的细节,结合我的观影经验与方法,谈谈我们应该如何透过细节来分析电影的魅力与精彩

我记得10月份看完《少年的你》,很多网友在盘点影片中的细节,看完网友盘点的细节,我感觉自己电影白看了。于是又重刷了一遍,第二遍看的时候,会刻意去留意网友们说的细节。不得不承认,细节为影片增色不少,看完更令人感动。

《玛丽与马克思》这部电影我前前后后共看了三遍,有些细节令我无法忘怀。

①人物的行为习惯往往暗示着人物性格或命运

两个主人公身上有三处共同点:没有朋友、爱吃巧克力和奶酪、爱看同样的动画片

生活中,我们之所以能和别人成为知心朋友,很大原因就是双方有共鸣,是一种“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快乐。

影片中玛丽和马克思能跨越年龄、跨越距离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与他们的共同点分不开,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都没有朋友,都爱吃巧克力和奶酪,他们爱看“诺布利特”动画片。

这些共同点贯穿于整部电影。首先,正是因为生活中都缺少朋友,生活很孤单,才会有了故事的开始——写信交友。其次,二人每次寄信都会随信附上巧克力。最后,二人都梦想集齐一套“诺布利特”动画片玩偶。马克思原谅玛丽后,把全部的“诺布利特”动画片玩偶寄给玛丽,以表示自己原谅玛丽了。

②留意电影中反复出现的一些文字符号,体现了导演的匠心

玛丽第一次给马克思写信时,她才8岁,不会使用打字机;而马克思第一次给玛丽回信时是44岁,用的是打字机。电影海报上印着的“Mary&Max”,其中“Mary”是手写体,“Max”是打字机的字体。

此外,因为马克思一时愤怒而拔掉了打字机上的M键,所以在他后来写给玛丽的信中,出现玛丽名字的地方只有“ary"。这足以看到导演对细节处理的精细程度。

一些类似的文字符号也被广泛应用在其它电影中。下次看电影如果仔细观察,你一定也能发现导演的用心,提高观影体验。

玛丽与马克思的最后一段台词(重温玛丽与马克思)(5)

没有“M”的“Mary”

③注意电影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特殊符号,它们往往有着象征意义

玛丽童年时额头上有块胎记,而她的孩子额头上也有一块跟她一样的胎记。

玛丽小时候因为胎记被同学嘲笑,马克思教了她一个方法对付同学:告诉同学额头的胎记是巧克力做的,等她去世后上了天堂,会掌管所以的巧克力,那些嘲笑她的人,以后一块巧克力也吃不到。

我想,如果玛丽的孩子长大后也因为胎记而被嘲笑的话,玛丽一定会把马克思教给她的方法教给自己的孩子。

玛丽与马克思的最后一段台词(重温玛丽与马克思)(6)

玛丽寄信时,附上巧克力送给马克思

总结一下:

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也比较老套,但是导演很善于把控细节。影片中体现出来的细节直戳人心。

影片所要表达的情感也很丰富,围绕友情展开,讲述了知心朋友如何治愈两个孤独的灵魂;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友情,其中还包涵了对自我的宽容与接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