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读的书很多,其实远不只十本,各类书籍都应该涉猎,这样会让你的眼界开阔,对世界的看法也会因此而改变。读书使人聪明智慧是不可否认的,暑假来临小编特别给大家推荐十本书,让你的假期更充实。

最值得大学生阅读的三本书籍(适合大学生阅读的十本书)(1)

土家野夫《乡关何处》

《乡关何处》是2012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野夫(又名土家野夫)。在野夫的笔下,母亲、外婆、大伯、瞎子哥等亲朋好友,仿佛就这么站在你面前,将他们的故事幽幽道来。除了能读到他们个人或悲惨或传奇的经历,你还会看到这几十年来大背景下的变革和变迁。许多年来,我问过无数人的故乡何在,大多都不知所云。故乡于很多人来说,是必须要扔掉的裹脚布;仿佛不遗忘,他们便难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而我,若干年来却像一个遗老,总是沉浸在往事的泥淖中,在诗酒猖狂之余,常常失魂落魄地站成了一段乡愁。

柴静《看见》

《看见》是2013年01月1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记,作者是柴静。该书讲述柴静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最值得大学生阅读的三本书籍(适合大学生阅读的十本书)(2)

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以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同时也是一个大学毕业不久的过来人身份,结合自己在求学、求职和创业过程中的经历,跟大学生深入、全面地谈论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考研、留学、求职、创业等方面要注意的问题,观点新颖、全面、深刻、实用。书中的很多观点跟目前一些主流的观点完全背道而驰,对于那些信奉金科玉律的人来说,作者完全就是一个颠覆传统的另类。比如说,大家都认为逃课是不思进取的表现,作者却说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很多人都认为考研是大学生最好的,甚至是唯一的出路,作者却把考研比喻成了痛苦的安乐死。如果你在看目录的时候对作者这些观点无法接受,请不要因此而搁下这本书。作者写这本书无非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跟你平等地交流一些想法。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作者身边现实的生活。这些生活在作者身边的大学毕业生比任何一个权威的案例都更为生动而真实。

最值得大学生阅读的三本书籍(适合大学生阅读的十本书)(3)

徐小平《图穷对话录》

《图穷对话录》是新东方学校副校长徐小平先生的轰动之作,已经引起全社会关注,本书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生指导历程。从来没有一个作者像徐小平这样富有激情,从来没有一本书像《图穷对话录》这样具有语言的感染力。 这本书对你是否有帮助,取绝于你是否承认选择的重要。不承认不要紧,读三分之一,保证你承认智慧的选择比天生的才能更重要; 这本书对你是否有帮助,取绝于你是否相信设计的力量。不相信不要紧,读了书中的故事,一定让你相信合理的设计比盲目的奋斗更重要; 这本书对你是否有帮助,取绝于你是否懂得奋斗的目的。

最值得大学生阅读的三本书籍(适合大学生阅读的十本书)(4)

刘同《谁的青春不迷茫》

《谁的青春不迷茫》是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作家刘同的小说,讲述奋斗小青年刘同十年逆袭人生故事。写给那些都市中焦躁不安困惑迷茫的年轻人的一部作品。一个人,十年光阴;一座城,瞬息万变。在《谁的青春不迷茫》中,奋斗小青年刘同十年逆袭人生,给都市中焦躁不安困惑迷茫的年轻人。小说中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述说自己对过去十年的感悟和认知,从大学到如今工作的这十年作者所经历的事和人,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劝解大家青春的迷茫人人都有,希望读者能够从作者身上找出答案,看清自己,走出迷茫的青春。《谁的青春不迷茫》没有华丽的语言,有的只是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感悟。文章始终以第一人称述说现在,以当代人为背景亲情吐露的思想。作者刘同带领读者一起正视自己的过去,迷茫一直都在,人们需把握好现在,直面未来。

最值得大学生阅读的三本书籍(适合大学生阅读的十本书)(5)

冯仑《理想丰满》

《理想丰满》是企业家冯仑自《野蛮生长》 前亲笔撰写的一力作。究竟怎样的房地产,才是对的生意?究竟怎样的社会,才会给力民营企业?究竟怎样的人生,才能创造生命的价值? 当今中国,迷惑颇多——中国人价值观严重丢失,该如何重塑?收入差距日趋严峻,怎样才能确保社会的公平?公司遭遇政策挑战,发展限于瓶颈,该如何突破?社会财富将会如何传承?同根同种,台湾人幸福指数为何比大陆高?当理想丰满但现实骨感,怎样规划才能让自己更幸福?《理想丰满》中,冯仑集半百人生沉淀,畅议当下热点;挟二十载拼搏经历,纵论未来大势。以其独有的睿智思辨、幽默段子,深入浅出,亦庄亦谐,对价值公平、财富传承、人生追求、企业治理等话题进行有力批判和建设,更全面展示、分享为人、经商的大智慧。

最值得大学生阅读的三本书籍(适合大学生阅读的十本书)(6)

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

《温故一九四二》被公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是作家刘震云的首部调查体小说,讲述了一个不能不为人知的、关于饥饿的故事。刘震云形象地说:1942年河南因旱灾饿死的民众,相当于在那里建了三座奥斯维辛!冯小刚说:“二战时,希特勒和纳粹屠杀犹太人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但在1942年,中国河南旱灾饿死300万人,却很少人知道,不要说外国人,中国人也不知道。刘震云为此写了一本书,我在1993年看到,非常震撼。”当年旱灾、蝗灾使粮食颗粒无收,哀鸿遍野,三千万民众离乡背井去陕西逃荒。刘震云为重温那段几乎已被这个民族淡忘的历史,走访灾难的幸存者,完成调查体小说,他也由此成为这场灾难的唯一记述者。

最值得大学生阅读的三本书籍(适合大学生阅读的十本书)(7)

龙应台《目送》

《目送》散文集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情感性的文集。书中,龙应台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携手共行,儿子的离别,朋友的牵挂;写自己的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等。从牵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满满的亲情,到青春后期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背影;从陪着年迈母亲如带着女儿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龙应台娓娓道来。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最值得大学生阅读的三本书籍(适合大学生阅读的十本书)(8)

周濂《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本书精选学术新锐周濂公开发表的随笔文章,包括时评、书评及其部分学术文章等。作者以其深厚的专业学养作为根基,把他对幸福、公正、德性生活、民主、自由、道德、幸福等等这些问题的哲学思考融进一个个现实故事和活泼泼的生命体验中,用最真切的道德直觉和清醒的问题意识和柳叶刀式的概念分析能力,一猛子扎进问题的深处,把深邃的哲学拉回到“粗糙的地面”。

最值得大学生阅读的三本书籍(适合大学生阅读的十本书)(9)

村上春树《人们为什么不读书了》

“为什么如此不读书了呢? 完全是因为用于读书的时间减少之故。总之被读书以外的活动占去了不少时间,致使能够读书的时间相应减少。例如跑步每天一个半至两个小时,听音乐两个小时,看录像带两个小时,散步一小时……如此算计起来,安安静静沉下心读书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出于写作需要,每月倒也如醉如痴地看上几本,但与此无关的书老实说近来压根儿没看,很伤脑筋。”

—村上春树

最值得大学生阅读的三本书籍(适合大学生阅读的十本书)(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