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没干别的,把《白色月光》看完了。
相比对杨雁的愤怒,更多的,是为刘敏涛老师不值。
随着剧情的推进,
人物关系逐渐明朗,
杨雁的小三身份浮出水面。
照例,弹幕上对这个小三开始了刷屏谩骂。
可是,不知在什么时候,画风慢慢走偏了。
弹幕上的评论,
不再只针对杨雁这个角色,
它们把更多侮辱,
转向了演员本人;
“本来就又老又丑”;
“杨雁的演员,能不能挑个年轻漂亮点的”
“老女人还装纯”
“完了,再也不喜欢刘敏涛了。”
“想不明白刘敏涛为什么要演这种角色。”
这有什么想不明白的?
一部优秀的影视剧,有正派角色,就必定会有反派,
演员的工作,就是塑造人物,
刘敏涛老师接演小三,不过就是在完成她作为演员的工作。
倒是对这些上升到攻击演员本人的评论,
橘才想不通呢:
是有多缺乏判断力,
才会把对角色的愤怒,
转移到演员身上?!
而类似因为角色,就谩骂演员的现象,
刘敏涛的遭遇,
不是独一份的。
一个月前的《三十而已》,
林有有的扮演者张月,
就因为角色太遭人恨,
她本人的评论区里,就被各种恶评淹没。
有不堪入目的脏话,
也有一上来就说“我想黑你”的,
还有攻击演员本人外貌的,
“长了张本色出演的脸,也是没办法。”
甚至连做个表情,
咧嘴一笑,
都被质疑说是模仿其他演员的演戏风格。
在林有有初登场时,
扮演者张月还会在评论区和粉丝们互动,
甚至专门发个微博表达自己的害怕:
“林有有战战兢兢的来了......”
可随着攻击的愈演愈烈,
张月不得不把微博评论区设置成了“关注七天以上的粉丝才可评论”
(当然,现在已经取消该设置了)
还在采访里聊到评论和私信时,
忍不住流泪。
吴越,也曾因为“小三”角色,
被骂到关闭评论,
且至今没再对粉丝开放。
在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
她饰演的凌玲,作为陈俊生的下属,同时也是个单亲妈妈。
比陈俊生的老婆罗子君,
对陈更贴心,更温柔,
婚外情由此产生。
随着凌玲借陈俊生之手,
先是把罗子君母子两人赶出家门;
接着又在工作为难罗子君;
还对罗子君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区别对待,
观众们对这个小三的愤怒也到达了顶峰。
可这些愤怒,
随着剧情的展开,
都发泄到了吴越的评论区里。
同时被骂的,还有凌玲的同事,
小董。
前期,对直属领导凌玲,
唯命是从,
百般讨好。
在陈俊生对和凌玲的感情犹豫时,
还会主动站出来,
为凌玲说话。
可是,当陷害唐晶东窗事发后,
她却第一时间撇清责任,
把所有罪证推给了凌玲。
小董的扮演者郭彤彤,
也演活了一个在职场上极端唯利是图
自私自利的形象。
可在某些观众这儿,
照样把对小董的讨厌情绪,
蔓延到了演员本人的评论里。
要说因为一个反派角色,
被观众骂惨的,
李明启和冯远征这两位老师,
是绕不过去的存在。
因为一个容嬷嬷,
导致在网络谩骂已经无法满足观众们对李明启老师的讨厌,
这份对演员厌恶的情绪,
直接影响到了演员的生活。
去菜市场买菜,有人不愿意卖给她;
也有小贩朝她扔鸡蛋;
甚至连坐个出租车,
都有司机不愿意载她。
冯远征老师,因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安嘉和,
几乎成了“家暴”的代言人;
甚至是官方在宣扬“反家暴”时,
配图也必定是他的电视剧照。
面对恶评时,
无论是青年演员张月,中年演员吴越和郭彤彤,还是前辈李明启和冯远征,
他们通常采取的态度,
要么是沉默,
或者温柔的辩驳,
亦或者用一篇官方的声明,
去表明自己的立场。
几乎没有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去回应关于自己的恶评和攻击。
可当俞灏明和陶昕然遇到类似攻击时,
两位的“暴躁开麦”,
让橘忍不住起立鼓掌欢呼。
陶昕然,在《甄嬛传》里饰演安陵容一角,
《甄嬛传》里的安陵容,
嫉妒心强又自卑。
因妒生恨,
用香料害得富察贵人和甄嬛先后流产。
不出所料,
某些观众再次把对安陵容心狠手辣的愤怒情绪,
发泄到了扮演者陶昕然的身上。
更过分的是,这份谩骂,
连她刚出生的女儿都不放过。
面对恶评,
陶昕然本人就毫不客气的用脏话“反弹”,
也让恶评本人体会一下,
被网络暴力的滋味。
俞灏明也是,
在《那年花开月正圆》里,
因为杜明礼的作恶多端,
背信弃义,
只要杜明礼一出场,
弹幕就是刷屏般的骂声,
这还不够,
俞灏明本人每天也会接到各种恶毒私信。
最后,
喷子太多逼得演员不得不“暴躁发声”:
“有种站出来喷,我只会更好的打你们的脸!”
有人说,
网络暴力就像潮水。
随着剧情的结束,
这些对明星们的恶评,
会减小,
有些运气好的,
也会消失。
可消失就是结束吗?
退潮之后,
更难面对的,
是被冲刷上岸的沙石和泥土。
对于明星来说,
恶评之后的风评和自我调节,
就是他们必须要处理的淤泥。
吴越,
用“更加专注自己的演员之路”作为对网络暴力的无声抗议。
凌玲之后,
她先后在《天坑猎鹰》里演了一个不拉偏架,不护短的妈。
当亲生儿子和菜瓜打架时,
她要求儿子道歉:
“认错,男女平等知道吗,不管她对你干吗了,你反正都得认错。”
《清平乐》里的刘娥,
再识大体,
在谈及皇帝生母时,
也有忍不住失态的时候。
2019年,
更是参演了电影《少年的你》。
总的来说,
恶评并没有影响到吴越后续的影视资源。
但对于曾经同在《我的前半生》的郭彤彤来说,
可就没有她的运气了。
郭彤彤之后的作品,
更多的集中在了话剧舞台上。
就算是19年参演了电视剧《觉醒》,
在开播到完播,
整部剧基本上都是查无此剧的尴尬状态。
在大热剧《三十而已》中,
饰演的JENNY,
也是在36集时才出场
戏份少不说,
人设也普通到戏剧性几乎为0。
仅仅作为王漫妮的同事,
介绍工作内容,
酒局之后互相帮助脱身。
所以当王漫妮,顾佳和钟晓芹频频上热搜时,
她的主页,
还是并未掀起波澜。
李念,在遭遇网络暴力后,
也曾经历过和郭彤彤类似的经历。
由于在《蜗居》里饰演了海藻一角,
李念就曾被骂“绿茶”“小三之王”,
在电视剧播完后,
骂声不仅未停止,
还继续扩散甚至影响到了演员本人在观众心中的形象。
也是基于“小三”的印象,
很多制作方都不敢给她角色和剧本,
她自己也发微博称:
很长时间没戏拍,
甚至这样的风评,
还影响到了自己婚姻,
老公也被诬蔑是“二婚”,
生个孩子也被质疑“合同生子”。
而无戏可拍的低潮期,
直到9年之后才结束。
《都挺好》的大爆,
不仅给她带来了知名度的提升,
也让她的“委屈”能被更多人看见。
同是“暴躁开麦”,
但俞灏明在演艺事业上就明显比陶昕然顺畅很多。
凭借《那年花开月正圆》的杜明礼一角,
他先是获得2018年白玉兰最佳男配角提名;
同年获得月第24届华鼎奖观众最喜爱影视明星奖。
之后,又开了个人演唱会;
拍摄了电视剧《破晓》,《你和我的倾城时光》。
又参加了数档热门综艺:
《演员的诞生》《超能幼稚园》《王牌对王牌》......
反观陶昕然,
《甄嬛传》之后,
接到的角色和作品,
不是配角,
就是作品播出之后,
讨论度几乎为0。
加上她2015年结婚,16年升级当妈,
家庭生活 影视资源太虐
让她如今几乎处于息影状态。
面对网络上这些对明星们的辱骂,攻击,恶评,
橘有时候真的觉得困惑:
为什么我们一边在抱怨着国产剧越来越难看了,
一边对这些演反派的演员们极尽辱骂之词?
就因为他们在剧中的人物你不喜欢?
就以为他们饰演的角色有道德瑕疵,或者“坏到不配为人”?
可是,
这些是演员们能控制的吗?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
核心就是要来源于生活,
在影视剧里的狗血故事或者那些深入骨髓的坏,
只不过是现实生活里的缩影。
恶评最后的影响,
就是让那些为角色牺牲,怀抱“成为一个好演员”理想的影视从业者,
寒了心。
寒心之后的蝴蝶效应就是,
更多的演员们,
不敢再接反派角色了。
制片人张萌就在微博里回复过网友,
现在反派角色都不太有人愿意接了,
没办法,
只能制片人自己上。
所以,
我们才会看见,
《安家》里脸皮厚,索取无度,做事无下限的张乘乘
扮演者:张萌
《离婚律师》里的“作精”焦艳艳,
扮演者,还是她。
张萌遇到的问题,
无疑给我们揭开了当下的娱乐行业一个真实又残酷的现状:
如今的演员,
在接演角色时,
更多的考量的是,
这个角色在播出后的风评和舆论。
当一个角色的戏剧张力不再作为第一考量标准,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还会成立吗?
一方面,
我们期待多面又立体的故事,
期待影视剧里出现“活生生”的人,
可真的当这些“人”出现时,
我们不是鼓掌欢呼,
也不是赞扬演技,
反而是第一时间对女性扮演者进行最卑劣的荡妇式羞辱,
对男性扮演者进行外貌攻击。
这真的,很分裂啊。
这样下去,
我们所期盼的国产剧的春天,
还会到来吗?
而无法到来的原因,
橘认为,
这些恶评和背后的人,
有无法推卸的责任。
最后一句
演员不是网络喷子们散发恶意的垃圾桶
演员和角色也不能混为一谈
如此简单的道理
希望他们早日明白
(部分截图来自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与橘子君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