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鹊巢感悟(国学儒释道之诗经)(1)

原文:

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析注:

维:系物的大绳子。《说文》车盖维也。《小雅》四方是维也。合起来就是车盖上四方的维子就像大绳子一样。而鹊巢就像网绳一样四方维着很结实的样子。这个字在诗经里是有实义的,不是虚词首助词那么简单理解,古人的智慧不会虚用一字的,特别是诗经这样的作品,字不虚设,字字意切。

维:通惟,惟一。

鹊:喜鹊。一种吉祥鸟。郑笺云:“鹊之作巢,冬至架之,至春乃成。”

鸠:布谷鸟又名尸鸠。《齐诗》曰:“鹊以夏至之月始作室家,鳲鸠因成事,天性然也。”

百:众多。从一从白,白,天上一束日光照射地物之形,白光映射非常鲜明明亮,光线对比非常强。合起来是众多的日光照射下来的样子。

两:辆。两是两只车轮,有动作之意。这两个轮子就像喜鹊的双翅一样,展开之后上面有百千羽气明亮明亮的,在开合之间若隐若现。

百两:双翅上成千上万羽毛在列日下舞动起来很是耀眼的样子。亦有行动快速的意思。

居:居住

方:鹊鸠比并而往。齐头并进,争先恐后。

盈:满。

御:迎接、欢迎

御:御使翅膀衔物搭巢的样子。“御”字拆解(左为行、中绳索、右人,人在编绳营索,意象鸟在搭窝筑巢)。御,使马也。——《说文》

将:鹊鸠同栖一巢。“将”字拆解从碎木(木条、木片)

诗经鹊巢感悟(国学儒释道之诗经)(2)

译文:

鹊巢

喜鹊从冬至开始筑巢,四维如绳网一样坚固宜居,维有鸠鸟乐于居住在粗糙的巢穴里面,喜鹊归来看到鸠居鹊巢,便在巢边御使着双翅迎接鸠鸟安居在此,不断衔枝筑巢时翅膀上的羽毛在阳光下舞动起来很是清爽。

喜鹊筑巢在春天建成,四维如绳网一样坚固遮雨,维有鸠鸟与喜鹊时常比并而往,当喜鹊与鸠鸟并行归巢同栖一处的时候,互相抖动着翅膀排掉水珠,它们的翅膀上面百千万支羽毛在风云下展现的清晰分明。

喜鹊有巢穴夏至健全,四维如绳网一样坚固遮阳,维有鸠鸟一家大小住满了巢穴,喜鹊看到小鸠鸟都长成了翅膀,它们舞动着翅膀上面的羽毛,在烈日下显得光亮无比。

小析:

本诗在国风里以国为证,国有四维礼仪廉耻,也代表了它们的生活状态。迎居在乾巽为礼仪,比并在坎离为廉行,成盈在艮坤乃耻藏,因万物生生不息,故而震兑为生门。

《毛诗序》说:“《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鸠乃可以配焉。”

笔者认为此《毛诗序》所言“夫人之德”,此处夫人不单言女人,也不指今人所知夫人,夫是指一个德行大于天越出天外的人,德如鸠可以配焉,是说这种德可以用鸠来相配,不是鸠配鹊,也不是鸠寻配偶的意思。

方玉润说:“鹊巢自喻他人成室耳,鸠乃取譬新昏人也;(新昏人比喻拙愚的鸠鸟后代),鸠则性慈而多子。《曹》之诗曰:‘鳲鸠在桑,其子七兮。’凡娶妇者,未有不祝其多男,而又冀其肯堂肯构也。当时之人,必有依人大厦以成昏者,故诗人咏之,后竟以为典要耳。”

笔者认为,冀其肯堂肯构,就是说娶了媳妇儿的男人,该多构建自己的家了。

《诗经原始》诗中还点明成婚的季节,郑笺云:“鹊之作巢,冬至架之,至春乃成。”

诗经鹊巢感悟(国学儒释道之诗经)(3)

人生哲理:

陈奂说:“古人嫁娶在霜降后,冰泮前,故诗人以鹊巢设喻”

笔者认为,冰泮前刚好在戌土位之前,而霜降节气刚好在戌土位,从八卦位来论是指乾位,按后天八卦序就是历经乾坎艮震四卦象。对应巽离坤兑四卦象及其卦序。巽与与乾为阴阳之初御,此为鹊鸟发现鸠占鹊巢之时态,坎离为阴阳之中将,此为鸠占鹊巢并行而往之时态,艮坤为阴阳之次将,此亦为鹊鸠并行而往之时态,震兑为阴阳之末成,此为鸠鸟之成盈时态。我想对“嫁娶”两字说成“招婿”更恰当。

诗经鹊巢感悟(国学儒释道之诗经)(4)

我们试看,鹊有家室而鸠住进来,鸠没有家,而鹊有巢,这正好是女招赘的样子,男方没家才会来女方家生活过日子,然而一房不能二主,男为当家,女为贤助,这个在礼教上也是如此,当然鸠占鹊巢有点夸张了。如果是招婿,那么这个女婿也就是女方家多半个家主了,那么姓氏虽是女方,实质还是男方后代,这个鸠占鹊巢的说法就成立了,这只表义一个姓氏的问题。那么再生多少子女也属男方后人,女方生养的子女姓氏再正,那也是“有名无实”“有巢无子”“有姓无孙”,故是招婿,而入赘则是“有孙无姓”,那么,招婿的这个婿,不能当一点家做一点主,去干嘛呢?若是到了知书达礼之家还好,那么两相交好,互敬互爱,和谐共生,姓氏并不重要,齐心协力,共同生活才是美好愿景。

当前社会下,女权主义盛行之时,丈夫成了无用男子,只不过是应称个景而已,一切女方说了算,我在想,一来这男方不能当家做主,又为什么要招人家来家里为婿呢?得给人家点甜头或者说是应当的权益,至少要平分秋色。现在社会,就算不是招婿的人,按正常婚嫁来讲,也跟这也差不多了吧,谁做主又是谁当家呢?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娶谁而又谁嫁谁,娶嫁不分,招娶不明。看似很和谐,实则大不幸,为什么这么说,父母遭殃,家族无话语权,都成了妻管严,有者将孝顺男当成了“妈宝男”,当然也有这“妈宝男”是属于毫无主见的,不论是“妈宝男”还是“妻宝男”,其实都一样,妻子说,我宁愿你变成“妻宝男”也不愿意让你当“妈宝男”,这样合适吗?好像更不像话了,即使他是妈宝男,那也在孝顺范围内,也在不忤逆长辈的范围内,反过来成了“妻宝男”则有何样相?当然,如果这个妻子是个贤妻良母型,是贤才贵门出来的知书达礼,明规有德之女,必然可以做得“妻宝”,反则是“妻败”。常听人说败家子败家子,若是不贤惠的妻子那就成了败家族之妻,无德无才之女。

何谓妈宝男,何谓孝子?怎么算是不分清红皂白,值得我们后人深思。

诗经鹊巢感悟(国学儒释道之诗经)(5)

再者,女婿若是感到“赘而无家”没有家的温暖,女方家对他不好,或是自己不能以此为家,整日东跑西跑,朝三暮四无心生活,就真成了鸠占鹊巢,年年占巢。

有人喜有人悲,有人乐于这样,有人被动如此,有人生活美满,有人生活苟且,人生百态,各有酸甜苦辣,唯是这一颗心不能乱,这个礼数不能有差池,凡事都有个规矩得守着,这就是生活。

我们观一观鹊像母亲一样是有大爱的,象征贤良淑德的女子一样,鸠就像女婿一样,是这个家以后的主人,是一家之主,说话算话的人,做为伴侣,就该相互尊重,相互敬爱,以后是白头偕老,共同生活的唯一亲信,若是互不信任,这何时有个家的样子呢?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美满的不大多。

这首诗,依笔者来看,从头至尾就讲了一个男子入赘生活的拟事写照,刚开始是“御羽”,后来是“将羽”,再后来“成羽”,这首诗中喜鹊非常贤良知书达礼,比较拟人化,遇鸠居巢而迎之,再到比并共同往来互帮扶、再到小鸠健康快乐成长后的和谐生活。一切都是那么简单、健康、快乐、无忧,得易于鹊鸟的吉祥本真,懂接纳,知鸠难。笔者不认为它们比人还要知书达礼,但是现实中确比人知书达礼的多的多,不计较个人得失,说起来人不如鹊鸟啊。喜鹊是喜鸟,吉祥鸟,自然是友爱之鸟。只有这样的鸟才有担当,才有格局,才能办大事,成大事。喜鹊也是慧鸟,若不是慧鸟能报喜能搭建这样的巢么,为什么不是别的鸟?值得深思。慧鸟自知贵人来,不请自来喜上眉梢,那有拒绝厌恶的道理呢。喜鹊也是凤凰,唯有凤凰才能安和外来,和谐共生。

鸠天生就是到别的地方繁衍后代的,而且还是让别人给它抚养,天生就是这样的。做为女人,要有胸怀,它的子女本来也是你的子女,你不接纳它,它必然不能做到安心生活。

在当前社会中,女子带子女可以改嫁,而男子带子女入赘少见,如果招婿入赘后在一块生活有了子女,再差也不能苦了子女,要学会妥协、让步。这既是一种特别婚嫁方式,也是一种自然现象。

另外,父母也要开明贤达,明知自己要招婿,自然要把他们当作亲生儿女来看待,而不能有“鸠占鹊巢”的想法,因为他本来就是你的家人,你也需要一个女婿,不然招赘人家来家里做什么。又到那里找这样一个愿意入赘到你们家生活的人呢?或许多的是,但不可朝三暮四,只寻好婿不能自检。

鹊巢这首诗名,非常经典,喜鹊喜鹊,有贵子入门而来,光大门楣之喜,使无后而有后,使无望而有望,借人之贵补己之实,何尝不名喜之鹊而鹊之巢呢?鸠子孙盈满丰承,是多么喜庆的一件事儿。

假若这喜鹊之巢,没有鸠来住,会是什么样呢?这个问题就留给读者了,请尽情发挥你们的想象,欢迎在评论区评论点赞!

《诗毛氏传疏》各章二句写鳲;住鹊巢分别用了“居”“方”“盈”三字,有一种数量上的递进的关系。“方”,是比并而住;“盈”,是住满为止。

总而言之,诗如人生,人生百态也都在这诗中找到,需要有心人去解读它,品味它,感知它。那么《诗经》就此而言,名不虚传,我不想阿谀奉承,只是有一剖一。经是做何,意义深远,非二三句闲言碎语、生活笑料可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