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又作祘盘,可以说是我国计算方面的代表性工具,在产生及发展的2000多年间,对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算术工具性能的要求有所提升,但是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尤其算盘的历史价值和人文内涵也是非常的高。
在古代社会计算方法都比较原始,在商朝时期有了文字之后,较为完整的算数体系也随之产生,而后来出现的筹算是通过对木棍的摆放来进行计数,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千位也以此类推,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暗合了10进制的特点,可能为后来的算盘提供了启蒙,那么算盘到底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其中流传至今且有确切证据的有这几种说法。
一是东汉南北朝之说,其依据是东汉数学家徐岳写的《数术纪遗》,其中注入了14种算法,第13种即称珠算,并说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后来北周数学家甄鸾对这段做了解释,称刻板为三分,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算盘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各当一。
这些文字被认为是最早关于珠算的记载,但是一些学者认为此书描写的珠算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算数工具,或者只能做加减法的简单运算,与后来出现的珠算不能同日而语。
第二种说法是元明之说,即算盘出现在元朝,到元末明初已经普遍使用,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第二十九卷《井珠》中说,凡纳婢仆,初来时曰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曰算盘珠,言拨之则动;既久,曰佛顶珠,言终日凝然,虽拨亦不动,这段话是说,陶宗仪把老资格的奴婢当作算盘珠,拨一拨,动一动,说明当时的算盘已经很普及了。
第三种,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又有算盘起源于唐朝、流行于宋朝的说法,其依据是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有一家药铺,其正面柜台上赫然放着一架算盘。
还有在1921年河北巨鹿县,曾挖到一颗宋人故宅的木质算盘珠,已被水土淹没800年,仍可见是鼓形,中间有孔,与现代算珠一样,因此很多学家认为算盘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唐朝,因为宋代前的五代十国战乱不断,科技文化的发展都受到影响,算盘诞生于此时的可能性不大,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经济文化都非常发达,需要新的计算工具,使用了2000年的筹算,在此演变成为算盘也是极有可能的。
这几种算盘起源的说法,每一种都没有确凿的证据,算盘究竟何时发明,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虽然算盘发明的时间较早,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却丝毫不逊色于现代的高科技,个十百千万,由不同串上的珠子代表,这对解决各种复杂运算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使用算盘时一定会有不同的口诀,减法、加法、乘法以及九归口诀都囊括在算盘上,其中如减法口诀,分为直接减退、时检、核退、10补、5减等几种减法,在初学算盘的时候,对口诀的熟练必不可少。
算盘不单是一种计算工具,它还是中国古代的智慧结晶,作为促成我国古代商业极速发展的功臣,算盘,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2013年珠算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世界对它的认可,也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资本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