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改装内置一块通信SIM卡,充电宝就能摇身一变成为“窃听器”“定位器”,随时随地实现远程监听和精准定位。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这类严重侵犯个人隐私的“间谍充电宝”在一些电商平台销售。有卖家表示,这样的充电宝他一天能改装出几十台。
“间谍充电宝”可窃听、可定位
贵阳的王先生失手将自己的充电宝摔裂后,拿去找维修师傅检查,发现这个充电宝里竟有一整套窃听和定位设备。维修师傅说,一旦有人操作,王先生的生活将被“直播”,令他不寒而栗。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集窃听、定位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充电宝。为逃避监管,不少商家在销售时玩“文字游戏”,比如把产品称为“位移精灵”“防盗录荧”;有的使用符号或字母替代敏感字眼,比如“录*听*”“防盗定*”“定W录Y”。
这类充电宝颜色、款式多样,但大部分具有“远程监听录音”“精准定位”等功能,价格从300元到600元不等,在一些电商平台销售。
半月谈记者通过闲鱼平台找到一家出售充电宝的店铺,看到该店铺展示有4款产品。在充电宝销售链接的详情展示页,记者发现了GPS、定位等字样。当记者表示想购买这种充电宝后,客服随即使用名为“小黎”的账号与记者详聊。
“小黎”说,带有定位、窃听等功能的充电宝可以现定现做,他一天能改装出几十台,价格高低主要取决于内存大小。
半月谈记者以300元的价格从“小黎”手里定做了一台改装后的充电宝。到货后,记者按照用户使用手册,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名叫“GPS365”的App;用卖家提供的账号、密码登录后看到,页面有定位、轨迹、电子围栏、联系人、信息等功能。
半月谈记者点开“定位”进行试验,发现可以将充电宝携带者的运动轨迹清楚地记录下来,即使在地铁、停车场等地点也不会影响定位的准确性。
“小黎”告诉半月谈记者,只要在App里设置“声控语聊到App”,充电宝周围的声音达到50分贝就会启动录音功能,并自动传输到手机;也可以把自己手机号添加到App白名单中,再用该手机号拨打使用手册上提供的电话号码,充电宝就变成了一个会自动接听的手机。
记者与卖家的聊天记录
改装充电宝并不难
半月谈记者进一步暗访发现,改装充电宝并不困难。
“小黎”除了自己在电商平台开店外,还有代理商。他说,一些代理商主要通过电商平台等渠道销售,高的可卖到每台上千元。“小黎”向半月谈记者分享了几家代理商的店铺,并告知里面的产品均出自他或团队其他成员之手。
半月谈记者在电商平台上联系的商家,大部分允诺可以定做,还可以选择功能、颜色和样式。“小黎”说,负责改装的人员需要掌握一些电子维修、仪器电路方面的知识,不过想学的话也不难。
中国移动贵州公司集客部网能力中心高级产品经理夏贵军表示,将充电宝改装成“窃听器”“定位器”的原理和操作相对简单。“只要内置一块通信SIM卡,借助充电宝里的电池供电,通信SIM卡通过无线信号接入互联网,再将数据定向传送至指定服务器,使用者用特定手机App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就能获取通信SIM卡的精准定位和录音数据。”
其实,除了充电宝,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蓝牙音箱、插头、打火机等也常常被改装成“定位器”“窃听器”。不少商家打着“防盗、防老人孩子走丢”等名义进行售卖。
专业人士介绍说,这些充电宝如同“穿着马甲”的窃听器,只要有电就能随时实现监听和定位,不易被察觉,这给有关违法案件的查处增加了难度。
装有窃听和定位设备的充电宝
重拳出击,维护信息安全
根据公安部3月份的通报,2021年11月以来,公安部网安局部署开展依法严厉打击偷拍偷窥等黑色产业链条行动,已侦破刑事案件160余起,打掉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生产窝点15个,其中就包括将充电宝改装为定位、窃听等装置的案件。
我国刑法规定,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目前,GPS定位器这类产品尚未列入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在此基础上增加麦克风收音等功能也没有相关管理规定,从而形成监管盲区。
四川省成都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陈军建议,应及时把容易出问题的电子器材纳入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以强制性的检测与审核做好必要把关,堵上入口环节的监管漏洞,遏制充电宝窃听等黑产发展势头。
夏贵军表示,对个人而言,此类改装充电宝也可以用几个简单的办法快速甄别。比如激活充电宝录音功能时,会存在电磁信号波动,引发信号感应灯发光,所以只要找来信号感应灯,就能发现问题;另一种方法就是将充电宝放在开启的有源音箱旁,若音响发出异响,则说明充电宝内可能安装了窃听定位装置。
来源:半月谈
责任编辑:雨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