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依恋如何影响孩子)(1)

母婴关系对儿童的一生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严重的心理创伤往往和生命早期的依恋关系有着密切联系。

那么母婴关系中的依恋如何发挥作用,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作为咨询师我们又该如何去理解母婴关系中的依恋与创伤?

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IPI)国际精神分析训练研究院(IIPT)的创始人和督导师、IPI儿童分析与儿童心理治疗联合项目创始人兼主席Jill Scharff博士是这样认为的。

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依恋如何影响孩子)(2)

01 依恋类型

对于婴儿来说,他的主要照顾者可能是妈妈、爸爸、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人(以下用妈妈作为泛称)。主要照顾者是孩子的一个容器、涵容的对象,让婴儿可以在稳定安全的情况下成长。在理想的状态下,婴儿会发展成安全依恋类型的孩子。如果母亲跟孩子之间的关系遇到困难或者瓶颈,这个婴儿可能会发展出不安全的依恋类型。

我们根据母亲(照料者)离开时孩子独自一人的行为表现,及短暂分离后孩子与母亲(照料者)重聚时的行为表现,将依恋分成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回避型、不安全依恋–焦虑型以及混乱/迷失方向型。

安全依恋的孩子会对分离表现出苦恼,试图去找妈妈。当妈妈重新回来的时候,他们又能很亲近妈妈,并且很快就能平静下来,不会有长时间的沮丧。

不安全依恋-回避型的孩子对分离没有表现出忧虑,但是他们的心率变快,说明他们实际上很焦虑,只是不在行为、表情上展现出来。当妈妈重新回来的时候,他们会与妈妈保持距离,表现出对情感的克制。

不安全依恋–焦虑型的孩子对分离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恼火和难过,当妈妈重新回来的时候,他们会立即寻求安抚。他们跟妈妈黏得特别的紧,即使母亲回到身边,还是眉头紧皱,很难平静下来。

混乱/迷失方向型依恋的孩子有时候会特别的粘人,有时候又会特别的抗拒,处于一个比较混乱的状态,他们对照顾者既渴望又害怕。这类孩子可能在成长的环境里面受到忽视,家庭的状态非常混乱,也有可能是受到长期身体、心灵甚至性方面的虐待。

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依恋如何影响孩子)(3)

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依恋如何影响孩子)(4)

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依恋如何影响孩子)(5)

02 母婴关系发挥什么作用

我们说母婴关系最有可能通过依恋体现,我们了解依恋过后来看看为什么母婴关系如此重要,母婴关系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透过早期母婴之间的体验,孩子可以慢慢地获得自我情感调节的能力。

那么母亲是如何通过互动,帮助孩子学会调节情绪的呢?

这里涉及到温尼科特和比昂两个学者的理论。

温尼科特提出了抱持环境的概念。抱持和照料的过程,包括母亲能够在婴儿需要的时候,提供安全的饮食、舒适的空间,让孩子可以有规律地作息。让孩子可以洗澡,睡温暖的床,把他们抱在怀里哄着入睡。这种物理上的支持和躯体上面的接触,和孩子形成了互动,统称为环境母亲。

心理咨询师发现,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如果来访在环境母亲方面出现问题,他们可能会抱怨咨询室的装潢、不想准时来、不想支付费用。

但如果来访表现为不喜欢与咨询师有眼神接触、不想互动、回避与咨询师连结过程中的强烈情感,那么他可能在客体母亲方面出现了问题。

客体母亲可以塑造出来一种保护性的环境,包含很多无形的沟通。包括母亲跟婴儿之间双眼的注视,发出一些声音逗弄婴儿,让婴儿感觉这个关系很安全。母亲睁大眼睛来回应婴儿,婴儿脸上会展现出高兴、焦虑或愤怒等情绪,这是一种面对面的连接。这种互动和神经发展有关系,大脑的愉悦中枢会受到刺激并唤起,把这些信号收集到大脑记忆之中,形成不只是心理上,同时也是身体上的一部分。

与温尼科特的理论不同,比昂从另一个方向上,解释了母婴关系的作用,他提出了涵容的概念。

当母亲透过她的躯体跟孩子互动的时候,比如拥抱、注视、逗弄,她的心智也在跟孩子做一个交流,这个过程称为遐想。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认知发展还不够健全,不能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这个时候就需要母亲去涵容婴儿的情感,通过遐想功能,抱持着婴儿不经意间的焦虑体验。

母亲在自己的心智里面做了消化之后,用一个婴儿可以理解、可以管理的方式,回馈喂养给他,于是婴儿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自己现在会有这样的情感体验了。

母亲作为容器给予了孩子涵容,交给孩子的是特别平稳、自己思虑过后的反馈。当母亲容纳了婴儿的情绪,婴儿也就学会了容纳情绪。

举个例子来说,当婴儿哭得厉害,如果母亲可以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一直跟孩子进行眼神和肢体上面的接触,此时母亲就在透过她的心智去帮助这个孩子做情感调节,让孩子可以回归到比较安稳的情绪状态上。

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依恋如何影响孩子)(6)

03 母婴关系中产生创伤的后果

如果母亲没有给婴儿很好的抚养,产生了创伤,那么创伤最有可能反映在孩子的依恋风格里,就是之前所说的混乱型依恋。

表现在行为中,可能出现虐待重现,也就是将自己曾经遭受过但却不记得的创伤复制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或是出现回避虐待,即曾经经历过创伤的父母,会极力地回避重现这个创伤,行为的极端从避免A类型的创伤,变成了造成B类型的创伤。

举个例子,比如一位母亲小的时候曾经受过长辈的性侵犯或性虐待,等她自己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之后,就会怀疑丈夫会不会也对女儿做出类似的事情。这位母亲防范的方式是,尽可能阻止丈夫跟孩子有任何亲密的接触。丈夫不用换尿布,不用帮孩子洗澡,不用哄孩子睡觉,甚至不准丈夫抱孩子。

这些结果就是,创伤通过代际传承进一步反映在了下一代孩子身上。

我们说理解来访不仅需要理解来访当前的处境,更要看到来访过往的经历;不仅要读懂来访能够表达出的行为言语,更要听到来访未能说出口的潜在台词。

那些童年时期经历过的,被来访深深压抑在潜意识层面的信息,往往是心理咨询师工作的重难点。如何解读、怎样抽丝剥茧帮助来访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都是需要经过系统训练才能做到。

当前,简单心理Uni联合国际顶尖精分治疗组织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International Psychotherapy Institute, IPI)打造出适合中国学员的《儿童与青少年精神分析训练2年项目》(Uni Psychoanallytic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therapy Training),以专业的理论知识、权威的师资团队、科学的课程设计,为所有想要从事精神分析心理咨询工作的从业者提供精良的系统训练,让儿童与青少年相关工作学员具备执业胜任力,达成咨询效果。

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依恋如何影响孩子)(7)

04 儿童与青少年精神分析训练2年项目

《儿童与青少年精神分析训练2年项目》是简单心理Uni和国际心理治疗研究院(International Psychotherapy Institute, IPI)的强强联合项目。IPI学院的精神分析课程已经经过数十年打磨,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支撑,学习效果经过多年验证,能够帮助学员真正学透核心而不仅仅是短平快只学表面技术。

通过美国学院制的小班教学方式,我们希望参与训练项目的咨询师可以通过2年201小时的理论学习、督导和6天线上集训,学到原汁原味的儿童精神分析,完成课程目标,做到课程目标的四个能够。

毕业达标学员即可获得IPI学院颁发证书,获得国际认证学时,丰富自己执业之路的专业背景。

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依恋如何影响孩子)(8)

心理治疗研究院(IPI)是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和美国咨询师认证管理委员会(National Board for Certified Counselors,NBCC)认证批准的心理学家继续教育学院(ACEP No.6017)。学院的教师和心理治疗领域的专家,包括如当代精神分析系统化的杰出人物奥托·克恩伯格(Otto Kernberg)、克里斯托弗·博拉斯(Christopher Bollas)、心智化疗法(MBT)之父彼得·福纳吉(Peter Fonagy)、亚历山德拉·莱姆玛(Alessandra Lemma)、特德·雅各布斯(Ted Jacobs)、弗吉尼亚·安格尔(Virginia Unger)、吉尔和大卫·沙夫(Jill and David Scharff)等。

IPI自成立以来,不断提供相关讲座、著作、训练等,在美国和国际地区开放交流,有着令人瞩目的成果。

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依恋如何影响孩子)(9)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析训练2年项目”汇集了IPI学院专注于「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IPI的顶尖导师,以吉尔和大卫·沙夫(Jill and David Scharff)为代表的9位儿童青少年取向顶尖导师直播授课。吉尔和大卫·沙夫(Jill and David Scharff)2位教授均在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领域有着多年的临床实践、教学和督导经验,他们在精神分析领域的著作《客体关系入门》是中国心理学会的推荐使用教材。

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依恋如何影响孩子)(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