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有的人将爱情比作一把双刃剑,爱情让人生更加充实更加圆满,但与此同时也让你有了在乎的东西,无法再放手一搏。

爱情的“伤人”除了让人拥有时刻要顾及的家庭之外,还隐藏这一信息:当爱情离开,回到单身的自己很可能会无法承受。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不列颠心理学者鲍尔比就类比幼儿与其母亲分别之后,内心的三个阶段,提出了一种依恋情结

幼儿的心情由反抗到失望到最终疏远。

在第一个阶段,幼儿的情绪会十分不稳定,一般表现为嚎啕大哭,无论身边的人如何安慰、教导,其都无法稳定下来,除非母亲出现。

心理学上对一个人念念不忘为什么(心理学家人与人之间)(1)

在第一个阶段过去之后,幼儿的情绪逐渐变得稳定,亦即证明其逐渐接受了母亲已经离开的事实。他们会陷入一种十分绝望的情绪。

这时候假如身边的成年人会把其平时最喜欢的东西用来安抚,也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最终,他们会渐渐走出这种消极情绪,接受身边人的安抚与关心,并且给予其积极的回应。这时的幼儿基本已经变得稳定,会等待母亲的归来。

所以这时候假如其母亲归来,他们往往也不会表现出之前的依赖与亲昵,因为之前的体验让他们认为,在最亲的母亲之外,也有人对自己十分关心。

心理学上对一个人念念不忘为什么(心理学家人与人之间)(2)

而这时候他们往往也会对之前家长用于安抚自己的物品,比如视频和玩具,这说明他们的这种依赖心态由人转移至物。

除此之外,鲍尔比还认为,孩童与成人之间的关系会类似于工作之间的关系。即在互动之初,假如孩子感受到了爱或者关心,就会对这一个体留下积极的印象。

同样的,如果未能满足小孩的要求,或是进行了一些批评等行为,那么他就会对其留下消极的印象。

因为在人生之初,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父母就是他们的全世界。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对其表现出消极的态度,那么就等同于其已经感受到了来自全世界的嫌弃了。

所以对于那些在童年时经历过与父母之间冲突的人,往往会对这段不愉快的事情留下童年阴影,甚至会保持很长时间。

心理学上对一个人念念不忘为什么(心理学家人与人之间)(3)

虚伪的暧昧

在各种社会关系交织的网络当中,每个人都不能离开关系。

所以无论是主动寻求关系,还是被动走入社交当中,人都要被各种各样的关系所围绕。

有这样一个年轻有为的小伙,外貌英俊,事业有成,但依然孑然一身。他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出入各种餐厅去与年轻女性进行“邂逅”。

他往往会找类似咖啡厅这种场所,寻一个僻静处坐下,假如发现气质超群的年轻女性就会去与其搭讪,并且尝试要她的联系方式。但是无论关系再近,也不会与其谈恋爱。

直到有一次他服从家中的要求去相亲,发现对方长相十分出众,并且条件十分优越,简直就是他心中的“白雪公主”。通过简短的交往,他认为对方对自己可能也有点意思。

心理学上对一个人念念不忘为什么(心理学家人与人之间)(4)

但是他内心却犹豫了,再三思考之后,还是打了退堂鼓,并未与其交往。他对家人宣称,是自以为自己事业未竟,并不会受到对方的青睐,自知不成。

所以在这之后他依然继续着之前去餐厅咖啡店与女性暧昧的偶遇。

所以这个案例反应了一种矛盾的情绪:一方面渴望亲密的异性关系,另一方面又不会进行恋爱的经营,心生怯意。

他无法决定自己的选择,因为他也很矛盾。所以这种虚伪的暧昧支撑他在关系当中寻求慰藉。

如今对于许多人而言,性关系也许是一夜之间就会发生的,但是爱一个人实在是太难了。

心理学上对一个人念念不忘为什么(心理学家人与人之间)(5)

有时我们会觉得,表面上的暧昧关系会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但是其实并不是如此。

这种表面上的暧昧反而会让我们迷失在忽近忽远的关系当中,不知所措。

如果你渴望爱情,那么就大胆的去追求爱情;如果你真的恐惧爱情,那么大可以让自己经过了这段时期,再去寻找爱情。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chore, A. (2012). The Science of the Art of Psychotherapy. New York: Norton.

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