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农夫也疯狂

马上就要迎来农历24节气之一的冬至了,这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了,在民间一直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有些地方在今天还有着冬至节气给去世亲人烧纸的习俗。虽然冬至在公历每年的日期基本不变,即12月21-23日(今年冬至12月22日),但是在农历的日子,则每年是不一样的。老辈人常说“冬至不离十一月”,说的是冬至节气一般但是在农历十一月,而老祖宗还发现了,冬至在农历十一月的时间不同,所预测的天气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其在农村里也流传着很多这方面的农谚,其中闽南、潮汕一带则有着“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的说法,您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老农民说这句农谚不仅可以预测冬季的冷暖,还能预测来年春节期间的天气。

冬至前冷与冬至后冷的说法(冬至将至冬至在月中)(1)

古代的人都是很擅长观察和总结的,而他们很早之前就发现了,冬至这一天的天气和整个冬季的天气是有着紧密联系的,通过冬至节气当天的天气情况,是可以预测冬季,甚至来年春季的天气冷暖、雨雪多少,是否出现旱情及年景等情况的。比如“一年雨水看冬至”、“冬至无雨一冬晴”的准确率就很高。而农谚“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则是通过冬至在十一月的具体时间来判断冬季及春节期间天气冷暖的。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

其意思是说冬至节气如果是在冬月(农历十一月)的上旬,那么年底的时候天气是比较寒冷的。这样说也是有道理的,农谚常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而冬至在月头,那过年前正好是在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四九”时期,。正所谓“数九伏天,冷在三九”,而在南方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往往是在“四九”期间,而且这个时候也快到“大寒”节气了,所以冷也是很正常的。

冬至前冷与冬至后冷的说法(冬至将至冬至在月中)(2)

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冬至节气在冬月的11-20日之间,那么今年的冬天是比较寒冷的,而且雪霜的天气比较少,可能会出现旱情。这些都是古人长期观察所发现的天气之间的规律,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而今年的冬至就是在冬月十六日,是冬至在月中,根据这句农谚来看,在当地的天气则会比较的寒冷。这个和专家所说的暖冬有点不同,具体怎样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其意思是说冬至节气如果是在冬月的下旬,那当年的冬天不会太冷,往往要等到正月和农历二月的时候才会冷。也就是说前期的天气会比较的暖和,而等到春节及二月份的时候,才会比较寒冷,提醒农民朋友要提防倒春寒。

冬至前冷与冬至后冷的说法(冬至将至冬至在月中)(3)

不过,这些农谚也是有地域性的,这句农谚是在闽南、潮汕一带适用,并不是全国通用的,至于今冬天气,已经有专家预测了,国内普遍都是以暖冬为主。何况冬至节气就要开始数九了,而今年过年是在2019年2月5日,春节前一天正好是立春,而且大年初一正好是六九的第一天。正所谓: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这个时候天气已经开始转暖了,所以在19年的春节期间天气应该是比较暖和的,但农民朋友还是需要堤防在三四月份的时候出现倒春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