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是《水浒传》人物形象刻画比较成功的人物之一,而且在梁山的表现一直相当突出。作为水泊五虎上将之一,有别于其他四位,他的铺设及着墨是最多的。可见施老在刻画林冲这个人物时是十分上心的。但是你们想过没有,关于林冲其实是被我们“误解”最多的一位英雄。

林冲在水泊梁山是一个常胜将军,细心的读者可以看出,在为梁山出力过程中,从未打过一次败仗。他凭借那杆丈八蛇矛,招数狠辣、快捷,在对敌的过程中,是杀伤力最大的英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英雄豪杰,在上梁山之前因种种原因有过一段相当低声下气甚至缺乏“血性骨气”的屈辱历史。也就是因为那么一段,让人们包括一些其他的艺术工作者在引申的创作中渐渐偏离了人物的真实轨道。----现在人们最认可的林冲形貌是:玉面长身,颌下五缕短须,英俊卓然,而且彬彬有礼,一付儒雅谦谦君子之貌。然而事实又如何呢?

话说林冲的真实样貌(话说林冲的真实样貌)(1)

1.林冲夜奔是很多艺术形式致力表现的,单纯画作这一点就举不胜举...

我们先来看一下原著中的样子,在第七回中林冲首次出场是这样写的:“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这寥寥几句便交待了林冲的外貌特征。而且我们都知道林冲外号“豹子头”,可见其外号来源于其外貌特征。结合他使用的兵器“丈八蛇矛”,不难说明其形象脱胎于三国猛张飞(必须说明施老的学生罗贯中在写三国时,其实是汇集文本。当时有关三国的各种书籍早有流传,人物的形象早有刻画,他只是在各种基础上加工整理而已。),而且脾气秉性也是相近的。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中有云:李小二道:“你不省得,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又云: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李小二夫妻两个捍着两把汗。再云:林冲把枪杆乱打,老庄家先走了;庄家们都动弹不得,被林冲赶打一顿,都走了。林冲道:“都去了,老爷快活吃酒”。以及第十九回林冲水寨大并火,晁盖梁山小夺泊中林冲的义气用事。都能说明他的脾气秉性是粗迈急燥的。

话说林冲的真实样貌(话说林冲的真实样貌)(2)

2.这么一副容貌,是不是很出戏的感觉?呵呵,即使不是这样一幅尊容,小说设定里的林冲也和这差不多。

可是为何一直到现在包括戏曲,影视剧,连环画……都把他的形象介定成了与原著相反的一种情况呢?

其实问题大多出在京剧“野猪林”上。众所周知,这戏是反映林冲遭受陷害,发配沧州,一路忍受两个腌臜小人欺凌迫害,多亏了义气深重的鲁智深仗义相救,才转危为安的故事。我们都知道说书及戏曲是早期传播文学作品的途径,当时人们的文化水平低,了解历史、理解人物都是经此两样。听又显然不及看更为真实,所以在戏曲创作上是要考虑许多因素的。主角及配角的形象,事件的来胧去脉,都要环环相扣,又要互相照应,而且还要推陈出新。那么这部戏鲁智深是主角,而林冲是个被救助对象,是作为弱者形象出现的,自然是配角。故事的起因是因为林冲家中有个美貌的妻子,因高衙内的心怀不轨而导致了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我们暂不评论林妻到底有多美,当然不美也就不会出事了。原因是如果一个豹头环眼、燕颌虎须、三十四五的“大胡子花脸”有这样一个美妻似乎不合适。而且故事中夫妻的恩爱情份也必须营造出“才子佳人”的模式才更恰当。并且为了突出鲁智深的肝胆侠义、英雄豪迈。戏中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安排另一个“大胡子花脸”林冲做为救助对象的。如果这样显然缺少艺术的渲染力及视觉上的冲击力。而且让这么一个“大胡子花脸”一路上忍气吞声显然也不相称。所以戏曲的最终人物形象只好是把林冲变化为一个“白面武生公子”。

话说林冲的真实样貌(话说林冲的真实样貌)(3)

3.武生公子的样貌,是不是也有点才子佳人的既视感...

话说林冲的真实样貌(话说林冲的真实样貌)(4)

4.野猪林,林冲是被救助的对象,而鲁智深被反衬的高大威猛。

话说林冲的真实样貌(话说林冲的真实样貌)(5)

5.长枪,酒葫芦,毡笠, 披风。英俊武生落寞独行...

一旦定性便不能改变,后来“林冲夜奔”及其他戏种都顺着这个“约定俗成”延续百年。到20世纪各种影视剧的兴盛,都只好走这种路线。顶多再赋于他的年龄特征,为他加上把胡子,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最认可的一种形貌。而林冲的本来样子再没有人记得了,原本一介粗犷豪迈的武夫形象摇身一变,判若两人。

话说林冲的真实样貌(话说林冲的真实样貌)(6)

6.胡东的林冲有些忧郁气质,但身量高大,孔武有力。很贴合人们印象里的林冲...

不过从审美角度去看,显然这个“林冲”更为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也更加令人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