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进程中,涌现了如诗、词、赋等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式。而其中尤以诗文化最为兴盛,曾涌现了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影响后世几千年的大家。诗词出于文学大家,或出于官宦,或出于乡野村夫,很少会有人将之与帝王贵胄相联系。

古代帝王中,会舞文弄墨、吟诗作赋的皇帝亦不在少数,例如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 赵佶。如清乾隆皇帝一生作诗四万多首,他日理万机时还能腾出时间笔耕不辍,实在不易。从一介布衣走到权力巅峰的刘邦,也曾写下流传千古的名诗。

刘邦临死前写的诗(刘邦一生作诗2首)(1)

刘邦赤手打天下,开创了大汉王朝,让汉文化在中原普及开来。虽然刘邦一生所写之诗的数量,与乾隆帝相比,牛马不及。但乾隆四万余首诗中,却没有几首精品,而刘邦留下的两首诗,个个精品,可堪诗表,分别是《大风歌》和《鸿鹄歌》。

关于刘邦流传至今的两首诗的背后,各有着怎么样的故事呢?

一,刘邦无奈于后宫之争,写下《鸿鹄歌》

《鸿鹄歌》的创作背景与戚夫人吕后两人之间的争宠有关。刘邦在成就帝业后,就对吕后有所疏远。因为吕后性格霸道,是妥妥的女汉子,有哪个古代帝王喜欢与自己针锋相对的妻子呢?吕后的孩子性格与其母一般无二,因此刘邦和这孩子也不对付。

而后刘邦便宠幸了戚夫人,而戚夫人为他诞下了三个孩子。刘邦专宠戚夫人,引来吕后的嫉妒,这两人彼此是剑拔弩张。刘邦宠爱戚夫人,甚至有意改立她的孩子刘如意为储君,但如此无异与朝野大臣对立,刘邦没有办法暂且搁置了此想法。

刘邦临死前写的诗(刘邦一生作诗2首)(2)

吕后专权,甚至威胁到了刘邦的地位。这对于刘邦来说,是一种奇耻大辱。在后期的执政生涯中,刘邦深感自己处处被挟制,在晚年重病缠身的情况下,刘邦一抒胸中无奈,写下了《鸿鹄歌》,表达自己的感情。

这首诗通过比喻的形式,表达了刘邦的心理活动。身为一个丈夫,深陷妃嫔之间的争斗,连保护心爱之人的权利也没有,可见刘邦的心里有多么地难受。而刘邦为了皇权的稳固,不让朝野动荡,只能暂时屈服。这首诗把刘邦心中的无奈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曾经战友背叛,刘邦抒发胸中郁结感情作《大风歌》

刘邦仅留存于世的两首诗中,犹以《大风歌》最为出名。而刘邦作这首诗的背景,还与刘邦建功立业后,立下汗马功劳的异姓王们有关。刘邦本是一介布衣,他趁着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的星火,一举揭竿而起。他在打败项羽以后,历经重重磨难,最终成功建立一代霸业。

刘邦临死前写的诗(刘邦一生作诗2首)(3)

然而刘邦在建立伟业后,他的王朝弊端渐显,暗潮起伏。曾经帮助他一起建功立业的功臣们,坐拥广阔封地后自视甚高,不再满足屈居人下的日子。异姓王们趁机发动了叛乱,其中尤以淮南王英布的势力最为强大,他被称为汉初三大名将之一。

这位智勇双全的武将发起的叛乱,势大难以收拾,刘邦派出的人马数次折戟而归。万般无奈之下,刘邦只能亲自带兵作战,平息叛乱。这淮南王叛乱的图谋早有,他各处笼络人心,招兵买马就是为了倾覆刘邦的汉朝自立为帝。

淮南王英布不愧是能臣智将,他指挥的人马士气很高,为了皇权稳固,刘邦只能亲自作战。刘邦和英布共事多年,对他的脾气很了解,再经过刘邦的一番努力后,才终于克敌制胜。刘邦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把叛乱平息。

刘邦临死前写的诗(刘邦一生作诗2首)(4)

在班师回朝时,刘邦路过自己的龙兴之地沛县。他在这里回忆往昔,睹物思人,想起了曾经和战友并肩作战打天下的日子,感慨万千。从曾经一起亲密无间,交出后背的战友关系,到如今渐渐疏远,遭遇兄弟背叛的变化。

刘邦想着这一切,也是忧思重重,莫名无奈。如今自己大业已成,身居高位,然而新建的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刘邦心里百感交集,感情到了一个关隘处,他为一抒胸中积郁的感情,写出了振聋发聩的《大风歌》。

刘邦虽出身布衣,却有大才

刘邦平乱意义非凡,这既彰显了汉朝立国的强大力量,又表现出了汉朝根基稳定。解决叛乱同样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警醒那些有心无賊胆的人恪守臣子本分,要不然就会是英布的下场。

刘邦临死前写的诗(刘邦一生作诗2首)(5)

人人都认为刘邦出身布衣,胸无笔墨。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刘邦所作《大风歌》,虽然篇幅短小,但读来却恢弘大气。刘邦能广纳贤才,把诸如韩信,萧何风人才纳入麾下,可见他的统御之才。

上下五千年历史,从布衣扶摇直上,登顶权力巅峰的,似乎便只有汉朝开创者刘邦与大明朝开创者朱元璋。所以说刘邦有大才也,不能同一般人相提并论。刘邦一生虽然仅作诗两首,但它们都是精品,两首均被选入中小学教材之中。

乾隆一生作诗数量堪比《全唐诗》

刘邦和乾隆,同样位极权力顶点,也同样喜欢诗文。相比于文盲皇帝刘邦,乾隆皇帝在文学方面的成就非常高,著名的大型文献丛书《四库全书》便是其亲自倡导编撰的。而乾隆皇帝本人则是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的饱学鸿儒。

刘邦临死前写的诗(刘邦一生作诗2首)(6)

其一生作诗非常多,收录于《乐善堂全集》、《御制诗集》中的便有四万两千首之多。我们都知道,《全唐诗》收录了唐朝2500位诗人的诗作近五万首。而乾隆皇帝一人所作之诗便多达四万多首,可见他在诗词创作上的确很高产,说其一人堪比唐朝全部诗人也不为过。

从这些数量上来看,乾隆诗作胜于刘邦,但从质量上看,则相差甚远。乾隆所作诗词的质量良莠不齐,可以说多数都是滥竽充数的作品,传颂至今的名诗没有几首。其留下的诗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七律诗《飞雪》了: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飞雪》也是乾隆皇帝所作的四万多首诗中,唯一被选入小学课本里的一首诗。乾隆虽然一生著作颇丰,但他的诗文作品中,能够传颂至今的名作非常少。不过乾隆能在每日繁忙的朝政中抽出时间,吟诗作画,他的这种精神就值得敬佩了。

刘邦临死前写的诗(刘邦一生作诗2首)(7)

结语:

刘邦的两首诗中蕴含了磅礴气象,半生风雨内蕴其中,并且其中还有着他建立汉朝的雄伟气势。乾隆皇帝的诗文之所以没有刘邦的读来磅礴大气,这主要是因为双方所处历史环境不同。乾隆皇帝处于康乾盛世,他在位时没有开国立业的忧虑,自然便没有这种气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