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由新西兰籍著名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创办。1942年,培黎工艺学校在陕西双石铺成立,1944年迁至甘肃山丹,1953年迁至兰州,1985年在路易·艾黎提议下恢复重建。2006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培黎学校有多厉害(培黎学校有着怎样的历史)(1)

我们并没有到过现在的山丹培黎学校,但却无意中撞到了它数十年前的校址。这是一次没有约定的相识。在山丹城南,在一片大荒滩,我们认定了那可能就是我们从资料上看到山丹四坝滩,本来,我们想要看一看这里的四坝文化遗址,却与山丹培黎学校农场场部旧址相遇了。

1948年,山丹培黎学校开挖水渠时偶然在这里发现一批陶器等文物。195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河水库考古队开展考古调查。在此又采集到一批遗物。当年,安志敏先生撰文认为该遗址发现的两批陶器独具特色,以夹砂粗红陶为主,多饰浓重的彩绘且凸起于器表,既不同于马厂类型,也有别于沙井文化,应单独命名为四坝文化。

培黎学校有多厉害(培黎学校有着怎样的历史)(2)

路易·艾黎(Rewi Alley),1897年12月2日生于新西兰坎特伯雷地区斯普林菲尔德镇,新西兰有名的教育家、作家。1927年4月21日前往中国,1940年,在陕西宝鸡凤县创建培黎工艺学校。命名为培黎,意思是“为中国的黎明培养人才”

宝鸡培黎工艺学校在宝鸡凤县双石铺镇柏家坪村西边的山坡上,路易·艾黎利用原有的三间房子建了学校,自己也住在这里。学校有十几名学生,一名校长负责。但因为条件艰苦,1941年一年中相继有八任校长弃职。

艾黎起早贪黑,努力工作,集中精力培训工农子弟。他认为,这不但能够证明技术领导人是可以从工人阶级和农民中培养出来的,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一批习惯于集体劳动的技术熟练的人,可以派到任何地方参加建设。但到了1945年4月,由于某种原因,在朋友的建议下,艾黎不得不带领部分学生和机器设备,迁往甘肃省山丹县。

培黎学校有多厉害(培黎学校有着怎样的历史)(3)

这样就有了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1953年,学校迁至兰州市安宁区,更名为兰州培黎石油学校。2006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兰州城市学院。今天,安宁区的培黎广场就是为原培黎石油学校创始人路易·艾黎为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而修建的。广场的周围汇集了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政法学院、甘肃省委党校、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等数十几所大中专院校,广场坐落在通往这些学校的中心位置。

培黎学校有多厉害(培黎学校有着怎样的历史)(4)

在广场偏东北的一角,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群雕塑像,那是路易·艾黎和甘肃的孩子们在一起的雕像,只见路易·艾黎和蔼地坐着,身边围着几个可爱的小学生,广场北边则是一面约100米长,数米高的浮雕墙,浮雕以时间顺序记录和反映了路易·艾黎在甘肃山丹创建和发展培黎学校的感人事迹。

在一家国营农场附近,我们开始问路,一位戴眼镜的老师模样的人向我们指了指通向西边的一条砂石路,告诉我们要寻找的遗址可能在那里。此时,天已经快黑了,太阳已经掉进了西边的山梁,更为凑巧的是,通往西边的砂石路被挖断了,我们只有下车步行。

培黎学校有多厉害(培黎学校有着怎样的历史)(5)

远远地,有一座小山包,上面仿佛有着建筑的痕迹,能看得清是土夯的墙,荒滩上没有一个人,无形中,它成了我们的路标。走近了才知道那是山丹培黎学校农场场部旧址,被用铁丝网围了起来。山包的顶部是平的,大约有一个足球场大小,周围曾经是有过墙的,但如今多处已经坍塌了。站在小山包上,就能将附近的一切尽收眼底。

大约在小山包西边两三百米的地方,我们又找到了一处学校的旧址,仿佛是两处就地挖下去的“院子”,一处已经模糊不清了,另一处还能看到当年窑洞的模样,其中的一口保存还很完好,个子大一些的人需要低头才能进入。两处旧址都被铁丝网围了起来,想必当年学校的师生们就居住在这里吧。

培黎学校有多厉害(培黎学校有着怎样的历史)(6)

如今的荒滩,没有一家住户,只有萋萋荒草。在旧址再向西不远处,有一条河道,但如今已经干涸了。然而,上世纪四十年代,它应该不是这样,学校里的师生们应该在河道里取水,河流见证了他们的欢笑和奋斗,而如今这一切都成为历史了,我们在荒滩上的呼吸也只有自己和天地间的空气能听见。两处旧址在西北应该叫“地窝子”,是因为当时的人们没有钱盖房子,也便只能因地制宜。

路易·艾黎办学,提出了“半工半读”的教育理念,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劳动者。他创立的“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职业技术教育思想是西方实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相融合的具体实践,最早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开拓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培黎学校有多厉害(培黎学校有着怎样的历史)(7)

培黎学校培养出的大批实用性技术和管理人才,成为当时丝绸之路工业发展特别是石油等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在艾黎职业技术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张掖初步形成了近代化的地方工业体系,开始脱离封建经济的禁锢,步入近代化的行列。他的这种职业技术教育思想在现实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一直影响着当代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路易·艾黎也是四坝文化的发现者。1948年春天,他带领培黎学校的师生在四坝滩上开垦荒地时发现了加沙红陶罐。其后的1953年,面对遗址中出土的大量陶器碎片和灰层,考古专家们赞叹不已,认为这是一起了不起的考古发现,于是命名为“四坝文化”。

培黎学校有多厉害(培黎学校有着怎样的历史)(8)

路易·艾黎山丹工作的十年间,同时考察研究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四坝文化”将丝绸之路的人类文明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轰动。这种文化类型内涵丰富,独具特色,是河西走廊最重要的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铜文化,距今3900年-3400年,为研究丝绸之路当时的人类繁衍和生产生活状况提供了鲜活的史料和佐证。

成果就在这两处“地窝子”诞生,就与那些口快被湮没的空洞相伴。历史给了我们这样一段资料:

1943年8月,艾黎和前往玉门油矿讲学的朋友英国著名科学家约瑟夫·李约瑟博士一起路过甘肃山丹时,考察选定了山丹作为迁移的新校址。1943年初秋,艾黎在兰州公路局雇佣一辆“老羊毛车”(拉运羊毛的老式卡车),装了四大缸咸菜及棉花、火柴、煤油等物品。乔治·艾温尔·何克带着宝鸡近60名学生,长途跋涉,徒步行走700余公里到达兰州。他们迎着阵阵秋寒,艰难地开始向河西进发,到达山丹。1944年初春,山丹培黎工艺学校的第一栋教室落成。在四壁还带有潮湿土味的教室里,一位东北籍的教师给同学们开始讲第一课: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培黎学校有多厉害(培黎学校有着怎样的历史)(9)

泥土的味道,当年的已经与现在的不一样了,当年的是现实,现在的是历史,当年的分明是甜蜜的,现在的分明是苦涩的,但不管是当年的还是现在的都是让人感动的、让人向上并且奋斗的。

乔治·艾温尔·何克是学校的第九任校长,来到这座荒滩的当年,何克创作了校歌,同时制定完善了一套中等专业的教学大纲,学生专业也增设了化学、冶炼、畜牧、测绘等十几个专业,使学校得到迅速发展。 但到了 1945年7月17日,何克和同学们在操场上一起踢足球时,碰破了右脚小趾头,最后伤口感染,病情恶化,于7月22日去世,时年30岁……

培黎学校有多厉害(培黎学校有着怎样的历史)(10)

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第二天,我们在山丹县城的一所小学内拜谒艾黎墓和参观艾黎纪念馆时,意外地拍到了何克踢足球的一张资料照片,背景像是我们在四坝滩见到的那个小山包上的平地。

失去了得力助手,艾黎在悲痛中独自挑起了继续办校的重担。 1945年8月15日,中国抗战取得胜利,山丹培黎学校的师生们在狂欢中,盼到了自由的曙光。但当时的办学条件依然十分困难,为此,艾黎写信给远在新西兰的母亲,希望以母爱之心把她的存款和养老金寄来,救救学校,救救中国穷苦的孩子。善良的母亲满足了儿子的愿望……培黎学校在艰难中发展,到1948年达到顶峰,学生有400多人,他们毕业后,都按专业分配到全国各地。

培黎学校有多厉害(培黎学校有着怎样的历史)(11)

艾黎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艾黎在美国有一位女朋友,在办学经费十分紧张的条件下,这位女士从美国给艾黎筹措资金,帮助艾黎渡过难关……因为种种原因,艾黎终身未娶,但对培黎学校的贫穷子弟和战争遗孤却付出了难以想象的爱护和心血。何克临终前,将他抚养的4个孤儿托付给了艾黎。艾黎还抚养了另外两名孤儿,他们是解放后分别在石油部工作的黎雪和在兰州培黎石油技工学校任校长的段士谋……听着这些,我们分明看到有一位老人从黎明中走来,他的很多学生跟在他的身后,亦从黎明中走来。

需要说明的是,拜谒艾黎墓和参观艾黎纪念馆的那天上午,山丹下着小雨,但我们的心里很敞亮、很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