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甄嬛传》中,果郡王是个特殊的存在。

他是倜傥风流,英俊潇洒,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射猎箭法更是少有人可比。

而且果郡王懂得怜香惜玉,很有女人缘。

在后宫,皇上拥有众多嫔妃,那是因为皇上有选秀女的特权。

后宫虽然为皇上而争宠的嫔妃不少,可除了华妃对皇上的爱至死不渝,背叛他的女子也不在少数。

明里有甄嬛、眉庄、叶澜依,还有那个和三阿哥调情的瑛贵人。

果郡王则不一样,既没有选秀的特权,也没有地位和权利让女子去为他去争宠。

但孟静娴为他硬是熬到了大龄剩女,叶澜依为他千方百计害死皇上;浣碧为他撞棺殉情,甄嬛不但怀上了他的孩子,还回宫为他复仇变成腹黑之人。

果郡王在女人面前有如此大的魅力,自然也引起很多的非议:有人称之为泛爱,有人唾之为渣男。

更有一点让众人对此反复品嚼:

甄嬛因雍正的“莞莞类卿”而伤透了心,宁愿出宫为废后,也不甘心做“替身”。

相对于果郡王来讲,两人在凌云峰爱的死去活来,并且有了爱的结晶。

回宫后,因为皇上的猜忌,果郡王抢先喝了皇上所赐的毒酒,为爱而献身。

按理说,果郡王对甄嬛的爱也算是可惊天地泣鬼神。

可仍有人讲,初识的甄嬛在果郡王心目中,也同样是一个充当着“莞莞类卿”的“替身”而已。

为什么有这种看法呢?自然有它的存在之理,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果郡王与甄嬛爱情真实吗 无论皇上还是果郡王(1)

一、果郡王颇有女人缘,可他一直形单影只,硬是把自己熬成了大龄男。

果郡王是康熙帝的老十七,年纪比雍正小的多。

可他在《甄嬛传》出场时,却早已过了娶妻生子的习惯年纪。

清朝相必也和其他封建王朝一样,讲究人丁兴旺,血脉相承。无论男女,结婚生子的年纪都很早。

果郡王虽然没有雍正选秀的特权,可娶个门当户对的媳妇也不是个难事。

更何况还有个人人皆知的孟静娴一直在等他。

可果郡王作为男儿,硬是没有及时完成娶妻生子责任。

难道是果郡王心中另有人选?

果郡王与甄嬛爱情真实吗 无论皇上还是果郡王(2)

二、那个甄嬛挂在梅树枝头的小像被果郡王取走,而且珍藏在身,并引发出一系列的故事。

除夕之夜的倚梅园里,装病躲避皇上的甄嬛拿着小允子剪的小像,为自己祈福。

当时,甄嬛在倚梅园做了两件事:

在自己的小像挂在了枝头。

随口吟了一句词:“愿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当时在倚梅园中还有三人。因为天黑,互相都没见面。

皇上听到了甄嬛诵的那句词,和甄嬛也有过对话。只是甄嬛以“我是倚梅园的宫女”为借口,而逃之夭夭。

那么,甄嬛挂在梅树枝头的小像被谁取走了呢?

是当晚无人知晓的果郡王,悄悄地取走了。

果郡王与甄嬛爱情真实吗 无论皇上还是果郡王(3)

看过《甄嬛传》的人都知道:甄嬛所诵的那句词和甄嬛的小像,都和一个人有关系。

谁?已经故去的纯元皇后。

这句“愿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的词,曾经也是纯元皇后最爱的一句词。

曾经最爱纯元的雍正王怎能不知道这句词。

正是心中之爱难以忘怀,娇妻所喜欢的词也难以忘掉,所以雍正才心心念念的要找到那个在倚梅园诵诗的“宫女”。

而倚梅园宫女余莺儿,正是因为偷听并记住了甄嬛读的那句词,才有了冒名顶替成了皇上新宠余答应的机会。

雍正爱纯元,爱的至真至纯,可由此“窥见一斑”。

而甄嬛从选秀那一时刻,见过她的太后、皇后、皇上,都觉得甄嬛和去世的纯元皇后长得太像了。

那么,甄嬛挂在枝头的小像也给人造成过误解:它除了像甄嬛本人,还像浣碧、纯元。

当时的甄嬛装病躲避皇上,宫中很多人不认识她。

而没在宫中居住的果郡王更是对甄嬛陌生,因为两人连面都没见过,没有任何交集。

那么浣碧呢?自然更不可能。

可是,果郡王不但取走了甄嬛的小像,而且珍藏在身。

理由只有一个,在果郡王眼里,这个小像非常像纯元。

果郡王与甄嬛爱情真实吗 无论皇上还是果郡王(4)

三、甄嬛抽到曹贵人事先设计的签,在跳惊鸿舞时,得到果郡王之助力,两人配合十分黙契。

惊鸿舞是《甄嬛传》中一场戏份很足的桥段。

当时后宫举行为温宜公主庆生的家宴。

作为温宜公主生母的曹琴默,为了帮助华妃复宠而专门为甄嬛安排了一个跳惊鸿舞的签。

目的很明显,让甄嬛当众出丑,借此打甄嬛的脸。

甄嬛虽然从小就精心学过惊鸿舞,此时又有沈眉庄和安陵容两位好姐妹抚琴伴唱。

但效果明显与当年纯元皇后的舞姿差之千里。

原来,当年纯元皇后的惊鸿舞名振京城,即使没见过,但也知跳惊鸿舞之首非纯元莫属。

甄嬛跳惊鸿舞想赶超纯元,自然是非常难的事。

果郡王与甄嬛爱情真实吗 无论皇上还是果郡王(5)

可自从果郡王吹笛上场,甄嬛的舞姿一下就有了灵魂,那一招一式,一投足一回眸,其神情姿态绝不在纯元皇后之下。

最终获得满堂喝彩。

这就让人颇感奇怪。

此时的甄嬛虽然已经和果郡王相识,而且也有过几次短促的交往。

但甄嬛跳惊鸿舞是临时抽的签,不但她自己没有提前准备,更不可能和果郡王一同排练。

两人如何能配合的如此默契呢?

结论只有一个:果郡王很熟悉惊鸿舞,而且极有机会见过纯元皇后跳惊鸿舞。

甄嬛会跳惊鸿舞,是因为甄父为女儿将来进宫做准备,从小就请宫里的乐师专门教过。

而果郡王作为皇上的弟弟,一睹皇嫂的舞姿风采的机会自然也会有的。

果郡王与甄嬛爱情真实吗 无论皇上还是果郡王(6)

但是果郡王为什么对惊鸿舞的曲调如此熟悉呢?

只能说,当年宫中看过纯元皇后到惊鸿舞的人不只果郡王一人,可对惊鸿舞如此上心的人,却只有果郡王。

果郡王一定是私下里多次认真练习过惊鸿舞的曲调,也深刻领悟了舞曲中的精华和灵魂。

他虽然没有和甄嬛排练过,却能配合的十分默契,说明果郡王早在认识甄嬛前,就对惊鸿舞下过绝非一天两天的功夫。

由小像再到惊鸿舞,一切都和纯元皇后有瓜葛,有联系。

那时,年纪尚小的果郡王,一定被皇嫂纯元皇后的才艺和容貌,深深地惊艳到了。

当然,惊艳归惊艳,爱慕归爱慕。

年纪尚小的老十七果郡王不可能去觊觎皇嫂纯元皇后的情爱。

但,小小的果郡王,作为一个男孩,去爱恋一个才艺舞姿和容颜相貌都非常完美的女性,那是完全有可能的。

男孩子的初恋,是印象、是感觉;

它不在于拥有,而在于爱慕。

如果这样解释,果郡王私自珍藏甄嬛的小像,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小像上的那个人,像极了他青春萌发期的偶像和初恋。

由此而见,小像上的甄嬛,也曾经当过果郡王心目中的纯元皇后的“替身”。

看来,上面的“替身”说法,也是可以站得住脚的。

果郡王与甄嬛爱情真实吗 无论皇上还是果郡王(7)

当然,后来的果郡王和甄嬛认识并有了交集,他也知道除夕夜的拿到的那个小像不可能是纯元。

果郡王把小像上的人当作是甄嬛?还是浣碧?

我想一定是前者。

果郡王也知道甄嬛是皇兄的嫔妃,自己的皇嫂。

那为什么还把小像珍藏在身上,差点引来杀身之祸?

为什么还要和甄嬛相爱,最终被皇上发现,赐给了他一杯毒酒。

这其中的奥秘,除了当事人果郡王,别人就不得而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