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丝绸小镇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太湖南岸的一块宝地)(1)

湖州丝绸小镇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太湖南岸的一块宝地)(2)

夜读①|夜读②|夜读③|夜读④

夜读⑤|夜读⑥|夜读⑦|夜读⑧

夜读⑨|夜读⑩|夜读⑪|夜读⑫

夜读⑬|夜读⑭|夜读⑮

The Land of Plenty

太湖南岸的一块宝地

文 吴永祥

千年湖州农业文化历史悠久,对其进行简单梳理,可以发现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给湖州带来了“鱼米之乡”的美誉,也使这块太湖南岸的土地一度成为“天下粮仓”。湖州千年农业文化的传承,更是给我们留下了两项丰厚的农业遗产(太湖溇港水利工程、桑基鱼塘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和较有地域特色的丰厚物产。

湖州丝绸小镇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太湖南岸的一块宝地)(3)

毗山大沟(局部)

湖州丝绸小镇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太湖南岸的一块宝地)(4)

嘉靖四十五年《江南经略》一书中的湖州部分溇港

21世纪初,考古工作者在湖州毗山脚下发现了一条开挖于4000多年前的“毗山大沟”。先民用此开挖“毗山大沟”的技术开启了在洳湿之地上疏干排水、垒塘开溇、围圩筑堤的先河。至南宋,由“纵溇横塘”、堤坝、涵闸、圩田、塘桥等组成的溇港水利工程体系在湖州完全形成,千年的溇港造就了湖州灿烂的农耕文明。目前,溇港水利工程遗产已列入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其衍生的桑基鱼塘循环农业生态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

湖州丝绸小镇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太湖南岸的一块宝地)(5)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揭牌仪式

而考古发掘研究表明,至少约在6000年前,湖州先民就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并进入农业文明时代(湖州邱城遗址中对马家浜文化层的考古发掘即可为证)。上世纪五十年代,对今天吴兴区八里店镇百廿亩村的钱山漾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史前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就有距今约4000多年的稻谷遗存。这些稻谷既有粳稻,又有籼稻,由此可以推见湖州水稻栽培的历史十分悠久。同时出土的木桨,石、陶制成的网坠,骨制的鱼标,丝线或麻线编织成的渔网,说明当时有多种捕鱼工具,可见湖州渔业历史悠久。再结合出土的石质刀、斧、石犁等生产工具和花生、芝麻、蚕豆、毛桃、酸枣和甜瓜等植物种子,表明湖州先民在数千年前已经过上“饭稻羹鱼”的生活。

湖州丝绸小镇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太湖南岸的一块宝地)(6)

钱山漾文化典型器物鱼鳍足陶鼎

春秋战国时期,太湖流域在吴越两国开发下,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塘浦圩田”体系开始萌芽,稻作农业格局基本形成,专门的养鱼“专业户”也同时出现。据说春秋晚期越国大臣范蠡弃官后,就曾在太湖南岸隐居养鱼。西汉末年中原大族南迁,许多家族为躲避战乱而纷纷南迁至湖州定居,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湖州博物馆中所藏的汉代铁犁铧表明,湖州地区在汉代时已经出现铁犁牛耕,农耕生产已逐步从“火耕水耨”向精耕细作发展。

湖州丝绸小镇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太湖南岸的一块宝地)(7)

湖州博物馆中展示的汉代铁犁铧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太湖南岸在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的共同作用下,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皇族刘浚在向朝廷的上书中称,湖州所处的三吴地区 “地沃民阜,一岁称稔,则穰被京城”。此时,湖州一带还出现用鱼加工而成的一种美食,叫做“鲊”,书圣王羲之还写有《吴兴鲊帖》。

湖州丝绸小镇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太湖南岸的一块宝地)(8)

明代《吴兴艺文补》中收录的王羲之《吴兴鲊帖》文字

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进一步开凿,湖州的稻米成为朝廷的贡品。史载,唐朝时湖州乌程县向朝廷进贡的物品中已有糯米。到南宋,“塘浦圩田”发展为适应南太湖区域环境的“溇港圩田”,同时两浙地区由于人口的增加、占城稻的引进和改良成功,以及稻麦二熟制的形成,终使湖州成为当时半壁江山的“天下粮仓”,为此范成大在《吴郡志》中说:“苏湖熟,天下足”。唐宋时湖州地区的水产业更加发达,鳜鱼的美味更是让张志和不能忘怀,在西塞山咏出“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名句。

湖州丝绸小镇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太湖南岸的一块宝地)(9)

张志和像

另外,太湖白鱼也成为闻名天下之物,宋代著名文人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云:“太湖白鱼,实冠天下也。”湖蟹也使唐代大文豪杜牧在诗作中赞美曰:“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

元朝至明初,湖州仍可谓“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是国家的重要产粮区之一。明清时期,湖州府水稻品种仍多达几十个,其中最有名的品种有“乌香糯”、“泥里变”和“三穗子”等。此时,湖州的水产品种也日益繁多。“太湖三宝”更是响彻南北,驰名中外。而明清时期,湖州的“桑基鱼塘”农业生产模式也最终形成。从南宋开始,伴随着北方移民而来的则是一种新的羊种开始“孕育”于杭嘉湖平原,并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湖羊”品种。

湖州丝绸小镇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太湖南岸的一块宝地)(10)

明代《吴兴备志》中对湖州水稻品种的引述记载

民国时湖州仍是江南地区水稻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以后,湖州的粮食作物也依旧主唱“水稻”歌。而解放以来,湖州新、老、名、优、特水产品层出不穷,有着河蟹、青虾、沼虾、甲鱼、鲈鱼、黄鳝、河鳗、鳜鱼等几十种,是全国著名的淡水鱼基地之一,菱湖镇则更有“中国鱼都”的美名。

湖州农业文明源远流长,创造了丰饶富足、“鱼米之乡”的地方经济和耕读传家的社会文化现象。正是由于“鱼米之乡”的丰饶,促使湖州本土社会、文化的发展繁荣,使湖州有了“文化之邦”的美誉。

作者:

吴永祥,男,80后,现为中国水利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州市作家协会、湖州市历史学会会员,吴兴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出版人文历史散文集《太湖农耕》。

原文标题:湖州自古鱼米乡

来源:湖州发布

编辑:金臻瑶

湖州丝绸小镇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太湖南岸的一块宝地)(11)

夏日戏水

摄于德清县武康街道城西村

南太湖号拍客:陶忠德

南太湖号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