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各地方祭文(贵州清明祭忆)(1)

贵州,清明祭忆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便为清明。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节气的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节日的清明,是民间寄放情感和慰劳自己的传统日子。

清明节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起初,清明节并没有祭祀先人的习俗,但后来逐渐与日期相距仅一两天的寒食节相融合,发展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我国,除了汉族外,一些少数民族同样有过清明节的习俗。在贵州,壮族、侗族、彝族、白族、苗族、瑶族、水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就过清明节。但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民族的清明节习俗各具特色,颇有趣味和文化内涵。

侗族:酒、肉和黄糯米是主角

酒、肉和黄糯米是侗族祭品的主角,简单的三种食物,体现了侗族群众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豪爽性情。别看食材简单,准备起来挺有讲究。

酒是自家酿的糯米酒,黄糯米是用植物叶染黄的香禾糯。肉是大块的白煮肉,且肉在煮的过程中不能翻面,不能盖锅盖,待肉煮至半熟,插上两根筷子放到碗里就不再动了。

制作黄糯米饭的植物叫密蒙花,侗语直译叫“苟初”。每年清明节左右开花,能将糯米染黄的是它小小的花,若花凋零,便也失去了染色的作用。于是侗族群众会在它花开时将其采摘下来,放至太阳下晾干,然后封存如袋。这样一来,即使年底也能吃到香气四溢的黄糯米饭了。制作黄糯米饭时,要将密蒙花放入滚水里煮,几分钟便可得到这天然的黄色染料。待水冷却后过滤杂质,再将糯米浸泡在染料里4小时甚至一整夜。待上色之后,蒸熟,颜色鲜亮,清香可口的黄糯米饭就完成了。

侗族群众扫墓,会从墓地周围的杂草开始,用镰刀割去杂草,修补坑洞,然后将纸钱铺满墓地,这是为祖先房屋“上瓦”的意思。再取一根茂绿的树枝插在墓中央,挂上纸钱和花饰,寓意为祖先修饰房屋。

修缮墓地后,接下来是祭拜,须将准备的好酒好肉端着在火上转一圈。

扫墓之后,带一根同样茂盛的树枝回家,插在大门前,用纸钱装饰。要是哪家门前有挂满纸钱的树枝,就知道他们家已经“挂青”了。

布依族:五彩糯米饭必不可少

在我省黔南州、黔西南州,布依族群众在每年的“三月三”祭奠逝去的亲人。在这一天,五彩糯米饭必不可少。

前一天,勤劳的布依族妇女就会泡糯米,为制作五色糯米饭做准备。

糯米是主要食材,五色从何而来?黑色是捣碎的枫叶汁、黄色由染饭花的花枝浸泡得来……染料皆为天然,是大自然的馈赠。

浸泡染色后,各自蒸好,倒入一个大簸箕里加白糯米搅拌,五色糯米饭就这样制成了。

贵州各地方祭文(贵州清明祭忆)(2)

有了五彩糯米饭坐镇,其他食材便可粉墨登场,有冷菜、青苔冻肉、拌豌豆凉粉、酸菜、酸汤、血豆腐、香肠,以及用干笋、鲜笋等材料加工制作的风味菜肴,这都是布依族同胞喜欢的食品。

在“三月三”这天,每家每户都用背篼把腊肉、干板菜(干的酸青菜)、嫩豌豆米、蒸好的米饭和五色糯米饭装好,带上砧板、菜刀、锅瓢碗盏、镰刀、柴刀、锄头、水、祭奠用的香烛钱纸、公鸡等,全家出动,到祖先墓地祭奠,然后一大家人享用美食。

水族:除了祭祖,还要祭祀稻种

水族群众看重清明节,这既与水族具有浓厚的祖先崇拜意识有关,又与农耕文化有关。

水族对群众祖先亡灵持“近亲远疏”的态度。他们认为距离自己三代以内的祖灵对自己有极强的护佑能力。而距离自己最近的父辈对自己的护佑能力,更是其他祖灵所不能比的。与之相反,距离自己越远的祖灵,非但不能护佑自己,甚至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灾祸。所以,水族对距离自己较近的祖灵特别崇敬。

清明节到来之前,各个家族都要备好公鸡、糯米饭、酒、肉以及上坟用的香蜡纸烛和用白绵纸剪好的幡纸等。有的家庭,还要买鹅、猪、羊等禽畜做祭品。这些祭品,一般是在坟墓旁当场宰杀,用纸钱蘸上禽畜的鲜血在墓边焚化。据说这样做,祖先在另一个世界才能更好享受到后人供奉的祭品。回家之后,还要将坟上宰杀的禽畜煮熟,拿到神龛前供奉,俗称“回熟”。至此,清明节的祭奠仪式才宣告结束。

清明时节雨纷纷,此时也正是春播的大好时机。但为了得到已去世祖先的保佑,水族同胞撒秧或栽秧时,要避开已故祖父或父亲的忌日。

水族同胞清明除了祭祖,还要祭祀稻种,祈求谷神保佑农业生产风调雨顺,禾苗茁壮成长,获得丰收。陆铎公是水族普遍信仰的正神,传说他既是水书的发明者,又是水族的农业保护神。所以祭祀陆铎公也是水族聚居地区清明时节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他民族:清明祭祖 各有讲究

清明聚族祭祀,表达的是对已逝先人的缅怀之情。苗族群众认为,苗年不回家,是对在世老人的不孝;而清明不扫墓,那是对自己祖先的不敬。

壮族群众对祭扫祖先陵墓十分看重,过清明节时要全家出动,带上五色饭、肉、香烛、纸幡等到祖坟去上供,行拜礼。

土家族群众在清明节这一天,除了上坟挂青,家里还要吃猪头肉,有“清明酒醉,猪脑壳有味”的说法。

聚居于各地的不同族系的瑶族,由于过去频繁地迁徙,以致祖坟分散各地。因此,扫墓只能祭拜附近的祖坟。过节时,祭品以鸡肉、猪肉、野味和糍粑为主。扫墓结束后,在家里供祭,全家也会聚在一起吃顿饭。

每年农历三月清明日,白族群众都有插柳的风俗。白族清明摘柳有讲究,时间不能太早,最好是在出发前才去摘;柳枝,要选垂柳,越长越好;所选的柳枝叶不能太少,枝和叶要适中,柳枝要新鲜,要有生命力。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孙维娜)

绿色文明、节地生态、移风易俗、弘扬新风———

凤凰山举行节地生态安葬仪式

清明将至,3月31日,“绿色文明、节地生态、移风易俗、弘扬新风”2021年凤凰山节地生态安葬仪式,在贵阳凤凰山公墓黔英广场举行。

据了解,2021年凤凰山节地生态安葬仪式,由贵州众诚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南明区民政局协办。活动旨在大力推进绿色殡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市民利用网络追思、鲜花祭祀,倡导节地生态安葬及绿色文明祭祀新理念。

贵州各地方祭文(贵州清明祭忆)(3)

当天,17位逝者落葬于凤凰山公墓草坪葬墓区。凤凰山公墓一改过去“一人打伞、一人捧骨灰”的方式,将可降解骨灰坛放在棺轿里,礼仪人员由原来的40余人减至25人,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最大限度减少人群聚集,有序组织仪式开展。

仪式上,面对故去的17位绿色殡葬践行者,全体人员肃立默哀,双手合十,鞠躬献花,表达哀思。

作为贵阳市较早推出绿色殡葬,倡导推行节地生态葬式服务的企业之一,2005年,凤凰山公墓为12名逝者举行首届植树葬仪式,首开全省殡葬节地生态集中安葬仪式先河,之后凤凰山相继开发了花坛葬、草坪葬等多种节地生态葬式。

迄今为止,凤凰山公墓已经举办了六届免费节地生态集中安葬仪式。自凤凰山建园25年以来,共有1651位逝者选用(花坛葬、树葬、草坪葬、壁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安息于墓园。

在倡导绿色祭扫方面,2017年,凤凰山公墓开设凤凰云平台网上祭祀,开通网上纪念馆,首开全省“互联网 绿色殡葬”先河;2020年,凤凰山公墓又首开全省彻底拆除园区所有焚烧池先河,鼓励市民鲜花祭祀、绿色祭祀,从源头上杜绝森林火灾隐患。

记者现场看到,在凤凰山公墓草坪葬纪念墙上,设置了一个个小铜牌,上面有逝者名字和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进入凤凰云平台,家属可以创建逝者网上纪念馆,丰富逝者生前的信息,开展网上祭扫。

贵州各地方祭文(贵州清明祭忆)(4)

同时,凤凰山开发建设了“惠园”平价墓位,充分体现了墓碑小型化、艺术化。建设有小型生态墓、壁龛墓等多种节地生态墓位,以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环境为宗旨,切实解决市民逝有所安的问题。

“这里山青水秀,鲜花围绕,是适合逝者安息的好地方,我们很满意,也很支持。”逝者家属赵女士表示,土地资源不可再生,时代在进步,传统的观念也要改变,采用绿色环保的方式,把亲人安葬在凤凰山,不仅节约资源,也造福了后代。

值得一提的是,为积极推行节地生态葬,凤凰山每年都免费为广大市民提供花坛葬和草坪葬墓位,每年清明前夕,都会举办一次集中安葬仪式。

★特别提示

市民可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凤凰云平台”,与客服联系报名,也可拨打客服热线“0851-8390777、88333333”报名。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雪梅 曾秦)

贵州各地方祭文(贵州清明祭忆)(5)

清明假期踏青正当时

贵阳周边旅游、美食线路推荐

清明节小长假,就在贵阳周边找个地方吃吃玩玩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在此,记者向大家推荐5条短途线路,踏青赏花,品味美食,度过一个休闲的假期。

贵安方向

高峰山—月亮湖—羊艾茶园—平寨

高峰山比较宁静,山上植物茂密。一路上山会看到很多摩崖石刻,仔细搜寻会发现不少的小妙趣。

贵安新区的月亮湖是个“网红”景点,这里可以租单车骑行,也可以到湖边拍照,很有意境。

羊艾茶园天气好的时候,蓝天下是绿色的茶园,辽阔优美让人直想沉醉其中。

平寨村外围都是荷花池,村子里面还有“布依神鼓”“稻梦空间”等景观设计,是一个有风格的村寨。

美食推荐:贵安新区的农家乐很多,贵安樱花园一带有不少鱼庄,口味不错;贵安新区平寨里面有农家乐,其中的清汤鹅火锅颇有名气。

贵州各地方祭文(贵州清明祭忆)(6)

花溪方向

花溪湿地公园—青岩古镇—黔陶—高坡

贵阳花溪湿地公园属于休闲景点,放松心情在里面走一走就是一种小幸福。

青岩古镇是贵阳最知名的景点之一,爬到城墙上去走一段,也是一种感受,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书店等值得光顾。

位于黔陶乡的桐埜书屋是贵州著名诗人、学者周渔璜儿时求学之处,整个建筑古色古香。

高坡的知名景点就是云顶草场,这里是贵阳人常去的露营地。

美食推荐:青岩古镇景区品尝卤猪脚、玫瑰冰粉、糕粑稀饭;花溪美食有烙锅、洋芋粑、牛肉粉、冰浆等;去往黔陶乡则不能错过野生菌火锅等。

乌当方向

乌当温泉—王岗—偏坡

乌当被称为“泉城”,温泉资源极其丰富,有多个温泉景点以及度假酒店可以选择。

乌当还很适合玩乡村游,人们可以在王岗村吃一顿庖汤饭,在偏坡用米酒搭配红烧土鸡、农家腊肉,还可以品尝农家蔬菜等。

偏坡村的村落小巧却有灵气。当地有不少有格调的民宿,可以选择在这里小宿一晚。

美食推荐:王岗庖汤饭必吃,广场鹅肉粉必吃。

开阳方向

南江大峡谷—十里画廊—猴耳天坑

去到开阳的南江大峡谷走走木栈道,看看峡谷里的瀑布,轻松自在地贴近自然。

开阳清龙十里画廊,清龙河沿途都有村寨,乡村风景迷人。

猴耳天坑是集合天坑、峭壁、暗河、飞瀑的天然景区。这里设有极限运动项目,非常适合青年人在假期前往游玩。

美食推荐:农家美食以及河鱼、土鸡等值得品尝。

修文方向

阳明文化园—森林野生动物园—六广温泉

阳明文化园有“阳明洞”景点,还有古树群、摩崖石刻,每一处都值得细细游览。

在贵州森林野生动物园,小朋友可以和很多动物“亲密接触”。

黔贵六广温泉是临江山体温泉,在这个温泉里泡汤,抬头就是六广河大峡谷的风光。这个源于地下深热水层的纯天然温泉,水质好且含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

美食推荐:扎佐蹄髈火锅不容错过,味道唇齿留香。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陈问菩)

贵州各地方祭文(贵州清明祭忆)(7)

墓碑前的思念

清明时节雨纷纷

野田荒冢只生愁

清明那天,我独自一人来到外婆的坟前,把供品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外婆的墓碑前。我跪在墓碑前双手捧着一小碟清明粑,口中念道:“外婆———这是您最爱吃的清明粑,请享用……”这时我已是泣不成声,外婆的音容笑貌又在脑海里萦绕。

外婆是一个有文化的家庭妇女,她会把每个月的生活开销写成计划。因为那时,我们全家十来口人,全靠外公、我父母和二姨的收入生活。经过外婆的精打细算,硬是把整个大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遇上端午节、清明节,外婆还会包一点粽子、烙一些清明粑,送几个给隔壁邻居家的小孩,邻居们羡慕得很。

有一年清明节前,外婆带我到城边的田坎上挖清明菜。那时贵阳城区很小,外环以外有很多菜地。外婆一边挖清明菜,还一边教我怎样识别。从那时起,我就知道和识别清明菜了。

由于喜欢吃清明粑,每年清明节,外婆都会做一些。外婆做的清明粑糯糯的,不仅有着红糖特有的甜味,还飘着清明菜的清香。

年复一年,我也喜欢上了清明粑。

清明是放风筝的季节,小时候没有卖风筝的,要玩都得自己做。

我依然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贵阳的风筝有这几种:普通的有四块瓦、力掌、蝌蚪;高级一点的有燕子、蜈蚣虫。

外婆只会做四块瓦和力掌,但“手艺”在我们住的那条街,也算一绝。

力掌两边有两条飘带,外婆用戢子把两条飘带整得一样重后,才会粘在风筝上。外婆还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做风筝的骨架、讲解风筝不栽斗的原理。

做好风筝后,外婆便陪我到太平桥上放风筝。看着我的风筝在蓝天上随风飘动,我的内心好得意。

1994年,外婆离我们而去。

又是一年清明节,站在坟前,我在心里说:“外婆,我好想您!”

(文:冯小川)

清明节“挂纸”

在春光明媚、花红绿柳、草长莺飞的三四月间,民间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就数清明节了。而在我们盘州老家,清明节缅怀先祖,祭坟扫墓的活动,我们俗称为“挂纸”。

我记得小时候,清明节前后经常听父亲哼唱一首《放羊歌》:“三月放羊是清明,手提白纸上新坟。有儿坟上飘白纸,无儿坟上草生青。”那时候我不太懂其中的确切含义,以为父亲只是当歌谣一样哼唱着玩,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等我稍大后,我发现父亲每次唱到后两句时,声音会突然低沉下来,而且语速变得非常之慢,如果那时他正在干农活,便会停下来,摇摇头或是叹叹气。

四十年前,我的两个哥哥和弟弟都在不足半岁时便夭折了。因此父亲一生就只有我们三姐妹,他认为“膝下无子”是他一辈子的悲哀和憾事,他更怕多年以后,他的坟墓上没有白纸飘飘,只见野草丛生。

在我上高中前,父亲每年都是清明前一天带着我们去坟上挂纸,而且从不约叔叔伯伯们。很多村里人都说父亲“不合群”,是个“犟人”。但那个时候,我大概已经能够理解父亲的心事。他不愿意和大家一起上坟,是想避开一些人有意无意的语言,击中他的泪点和痛点。

每年清明节,我们家都会提前一天去坟上挂纸。父亲带着我们,先用镰刀将坟墓四周及坟墓堆上的杂树杂草清除,打扫干净,再用一根青竹竿作为“坟标”插在坟墓的顶端,然后将事先撕散开的“挂亲纸”紧系在坟标的顶端。做完这些后,父亲会把所有的供品放在坟前,点燃香蜡,为祖先们、亲人们敬酒磕头。

每次,父亲都非常庄重地在坟前跪拜,希望祖先们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保佑我们学业有成,摆脱清贫,将来嫁个好郎君,儿孙满堂。

现在,我们三姐妹都已生儿育女了,压在父亲心里的那块石头,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变迁渐渐消失,他也不再为自己一生膝下无子而自卑了。

(文:余洪梅)

怀想

朱理敦

一再错过,花开的季节,

挽留不了远去的梦。

你可知道,那些诗词残篇的碎片,

揣着文字的伤心,坠落蜿蜒的清溪,

一片淡淡的云,飘向天际……

我守着一盏孤灯,不言不语,

风轻叩着窗棂,

那是你温馨的呼吸;

我轻轻地问,你远去的世界,

春风是否降临?

隐隐约约的一钩弯月,

唤醒幽幽小径的脚印;

如莲般洁净的诗心,声声动情;

枯枝上乌啼的剪影,春梦重生。

放在案头上,尚未发出的诗句,

你是否知晓其中的意义;

当你跨越梦幻迭生的峰峦,

能否开掘一眼清澈的心井?

我想和你一样,

将生命皈依蓝天白云;

就这样,远远凝视,

一个眼神,传递心底的千言万语。

怀想,在时光的缝罅穿行,

远去的大雁,飞过烟花三月的风景;

桃红李白,洇开一泓清明,

潺潺溪水,泛起点点涟漪;

遥遥思念,默默无语。

高山流水的韵律,

在月光的时空中流淌;

我搁浅的小船,能否重新起航———

驶入你空旷无边的心里?

来源: 贵阳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