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ChatGPT人工智能很火爆,给人的感觉它无所不能,甚至还有人说它能替代和毁灭人类。实际上,本人作为一个写了近20年程序的职业程序员,我认为有一种工作是人工之恩那个完全无法替代的。

人工智能可以做的工作(有一类工作很容易把人工智能玩废)(1)

人工智能的特性

我们首先要了解人工智能的内在理论和功能,才能知道人工智能到底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人工智能可以做的工作(有一类工作很容易把人工智能玩废)(2)

人工智能实际上是一套严密的数学模型,无论是卷积神经网络什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之类的概念漫天飞,归根到底人工智能是通过代码实现的数学算法,是一套复杂的逻辑

人工智能可以做的工作(有一类工作很容易把人工智能玩废)(3)

当我们知道啥是逻辑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人工智能最擅长的还是1 1=2这种严谨逻辑,以及推理逻辑。所以,人工智能必须有海量的学习素材,让人工智能在逻辑上把不同的学习材料通过算法建立起内在的逻辑。比如,有一个结婚的人跟丈夫生气,骂了一堆难听的话。那么下次有人问ChatGPT妻子会如何骂丈夫,它会把自己学习到的相关骂丈夫的话给你搬出来。

人工智能实际上是鹦鹉学舌

人工智能是强逻辑和弱逻辑的总和,弱逻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不懂事的孩子听大人说话。例如,我小的时候,邻居有一个孩子的名字叫“进亮”。大人们在一起说“挖坑的时候尽量挖深点”,我就十分好奇,为啥老是让“进亮”干这干那的。

人工智能可以做的工作(有一类工作很容易把人工智能玩废)(4)

上面的例子很简单,人工智能能够听明白词汇,但却很难理解词汇在句子中的多义性。就好比两个仇人吵架说:“你这个畜生”,跟两个情侣之间说“你禽兽不如”,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人工智能无法获得人类情感

目前为止,人工智能可以根据需求自行写代码,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写代码是属于强逻辑工作。但人工智能却无法模仿人类感情,就如同上面的例子,同样是“禽兽”这个词,同样的句子,但说话人的关系不同、语气不同、感情不同,意义就会是完全不同的。

人工智能可以做的工作(有一类工作很容易把人工智能玩废)(5)

说话人的关系、感情、心情、说话环境等非逻辑、非线性关系的时候,人工智能就抓瞎了。因为强逻辑哪怕是弱逻辑,它们是线性的,可预测和可控的。但人性是复杂的,喜怒哀乐只需要眼神和感觉获得一丁点信息就足以改变说话的情感和语气。所以,人工智能最多是可以无限接近模仿人类情感,但却无法真正做到。

人工智能到底无法取代什么工作

我们分析了人工智能的上述特性,以及它的优势和弱点,我们就能够非常清楚地知道,人工智能无法胜任带有感情、社会关系、频繁变化的环境等非线性的工作。而带有鲜明的感情、社会关系的工作以文学、艺术、公关等工作为代表,这些都是人工智能完全无法胜任的。

人工智能可以做的工作(有一类工作很容易把人工智能玩废)(6)

举个例子,苏轼能够写出《念奴娇-赤壁怀古》,但人工智能打死它它也写不出苏轼这样的诗词。很简单的道理,文学作品里不仅仅是文字,更多的是弱逻辑或者非逻辑的情感表达。文字、逻辑、事物、环境等等只是文学的素材,就像长在田野里的花朵、高山上的雪莲、水中的莲荷等等,它们无法自行形成带有强烈感情的诗篇。艺术和技术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艺术是心灵的学问,而技术则是逻辑学问。

人工智能可以做的工作(有一类工作很容易把人工智能玩废)(7)

公关工作,这不是纯逻辑关系,也不是弱逻辑就可以实现公关成功的。比如一个业务员去谈业务,对方的决策人可能并不是因为你的产品好而同意跟你签合同,而是因为业务员让对方感觉到踏实可靠,所以是因为人才跟你签合同的。

结束语: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那些强逻辑的工作会逐步被人工智能取代。而那些非线性、弱逻辑、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工作,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所以,未来的社会,那些从事艺术、文学等知识、情感等社会性强的工作薪资会越来越高。你认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