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诸葛亮作为师表形象一直被人们景仰和膜拜。特别是在民间传说和文学演义中,诸葛亮简直成了忠诚和智慧的化身,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无限神化和放大。然而诸葛亮到底是人而不是神,既然是人便有人的缺点和不足。那就让我们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品读一下诸葛亮的缺点和不足吧。
诸葛亮是公认的政治家、战略家,但在蜀汉的大战略运筹把握上,有明显失当之处。
诸葛亮自隆中出山,首提隆中对战略,接着火烧新野,游说联吴抗曹,助力大战赤壁,乘势辅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在他的精心运筹和综合治理下,相对弱小、基础薄弱的蜀国,得以和曹魏、孙吴三足而鼎立。仅凭这些,诸葛亮就可以担得起政治家、战略家这一称号的。然而,审视诸葛亮主张和推行的政略战略,还是有很多值得商榷之处。
比如著名的隆中对战略。诸葛亮主张“一旦天下有变”,“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实际上这是不符合兵家集中用兵的基本原则的。再者,荆、益二州本身中间是三峡天堑,也难以在战略上相互呼应。
诸葛亮十分看重战略要地荆州,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缺乏战略总体考量。正史之中,“刘备是有意还荆州的,法正等也有这种想法”。而诸葛亮坚持荆州不还。不还荆州自然会与东吴结怨,这就使蜀汉面对东吴和曹魏两个敌人,这也与诸葛亮一向坚持的联吴抗曹的大战略相悖;放弃荆州不仅能结成东吴这个战略同盟,而且大将关羽的十余万精兵从前出的战略态势回归西川,可极大地加强蜀汉的整体防御力量。
对于隆中对战略,曾有这样的评价:“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帅克认为这一评价还是很客观中肯的。
再比如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出师表》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在这种“疲弊”的大战略背景下出兵,显然并不合时宜。更何况先后六出祁山,连年征战,结果国力大耗,次次无功而返,国势也愈加“疲弊”。至于诸葛亮本人,更是死而后已,直到病逝五丈原,使后人发出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无限慨叹。
也有一些人为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开脱,主要观点是弱小的蜀国只有奉行以攻为守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图生存、求发展。这种说法显然是牵强靠不住的。三分天下,蜀国既是最弱,那就干脆学勾践的“卧薪尝胆”,这是最基本的、朴素的道理。更何况,三国之间的战略博弈,大三角关系之中,最弱小的一方通常战略回旋空间余地会更大一些,反倒更容易把握和驾驭。
然而,弱势的蜀国在诸葛亮的主政下,并没有把握和驾驭好这种博弈,反到是以所谓的正统观念、“兴复汉室”等来绑架蜀国的战略,这就难免使蜀国的大战略带有很大的外向性和盲动性。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和姜维的九伐中原都是这一大战略下的产物。其结果是这一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大战略根本行不通,最终吃亏的往往是蜀国,最终最先灭亡的也恰恰是蜀国。
诸葛亮虽然位列“武庙十哲”,但在统兵打仗特别是战略战术运用上,有明显失当之处。提起诸葛亮的统兵打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草船借箭、赤壁借东风、三气周瑜、安居平五路、智斗司马懿等一系列的神操作和大手笔。人们总是以为诸葛亮料敌如神、用兵如神,没有打不赢的仗,没有战胜不了的对手。唐代更是将诸葛亮奉为“武庙十哲”之一。
实际上,这些都是传说和演义有意无意地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神化和夸大了。鲁迅那句话说得好:“状诸葛之智而近妖”。但诸葛亮是人,不可能具有“妖”的本事。
其一,刘备在世时,诸葛亮更多扮演的是刘邦手下萧何这样的角色,真正领兵打仗的机会并不多。据《三国志》记载:“先主外出(征战),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取益州刘备带的是庞统,取汉中刘备带的是法正,即使是举国之力伐吴的夷陵之战,刘备也没有带诸葛亮。包括后来刘备托孤时,将“兵权交给的也是李严,而不是诸葛亮”。
其二,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经与李严较量夺回兵权,这才有机会真正亲自挂帅出征。诸葛亮亲自挂帅出征的最主要杰作就是六出祁山。一出祁山的时候,刚开始还打了几个小胜仗,占了一些地方。但接着的是失街亭一个大败仗。之后的几次出祁山,也鲜有大的亮点。特别是像曹操打赢官渡之战、周瑜打赢赤壁之战那样有决定性影响的大战,诸葛亮从来没有组织指挥过。
其三,诸葛亮六出祁山采用的战略战术,总体来讲乏善可陈,靠这种战略战术打败强大的魏国根本不可能。“诸葛一生唯谨慎”。而兵家最注重奇正结合、出奇制胜。历史上的白起、韩信等军事大家用兵概莫如此。但诸葛亮的六出祁山,每次出兵的方向路线、策略方法大都是一样的。致使魏国早有防备、严阵以待,结果六次出兵都没有达成预期战略目的。再反观三国末期,邓艾率领几千军士偷渡阴平,直捣蜀国国都,一举迫使蜀国投降,这是何等高超的战略战术呀!
《三国演义》等小说和影视中,经常描述诸葛亮会给遂行任务的将军几个锦囊,并要求到关键时刻拆开按计行事。实际上,这种锦囊妙计也是诸葛亮按部就班、亦步亦趋战略战术思维的根本体现。这种思维不可能那么前瞻、那么富有远见。尽管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节奏较慢,但即便再慢,战场上的情况变化也不会少的,靠关键时候打开所谓的锦囊,“黄花菜早就凉了”,基本上是没多大用的。
诸葛亮后期主要对手司马懿曾这样评价诸葛亮:“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三国志》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评价也不高:“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司马懿作为诸葛亮的多年对手,他的评价应该说富有针对性和客观性的。而《三国志》作为正史,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评价也应该有相当的可信度的。
诸葛亮是治国理政之能手,但在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上,有明显失当之处。刘备在世时,以他的贤德和魅力,将一大批文臣武将聚集在他的麾下。包括诸葛亮、庞统、法正等治国理政能手及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五虎上将”。蜀国人才群体一度达到顶峰。
刘备去世后,蜀国的人才政策延续性执行性显然不够,人才战略开始走下坡路,最终导致人才群体越来越弱化。及至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窘境。
出现这种人才窘境,无疑诸葛亮应该是负有主要责任的。“食少事烦诸葛公”。诸葛亮大事小事统抓统管,甚至是军中只要是“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这虽体现了诸葛亮高度负责精神,但无疑也扼杀了他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导致了诸葛亮治下的蜀国,出现了没有发现好人才、没有培养好人才、没有使用好人才的局面。
尽管诸葛亮《出师表》中也推荐了几个人才,包括“此皆良实,智虑忠纯”的“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军事人才方面提到了“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向宠将军。然而,从后来的历史和三国人物志上看,这几个人除费祎还有点名气外,其他人并没有怎么突出的表现。
包括诸葛亮后期极力培养使用的姜维也是如此。《三国志》称“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显然,《三国志》对姜维的总体评价很一般,只是“粗有文武”而已,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说明姜维的缺点和不足还是很突出的。
至于看人看走眼启用马谡就更不应该了。其实,刘备早就提醒过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但诸葛亮并没有把刘备的告诫听入于耳,在街亭这么重要的战事之中,还是偏执地启用了马谡,结果导致街亭大败,最后不得不上演出挥泪斩马谡的历史悲剧。
人才是根本,人才是关键,人才是王道,而诸葛亮在这方面做得显然是不够理想的,甚至是存在好多问题的。这也是蜀汉较之其他两国最先灭亡的根本原因之一。
帅克认为,客观品读诸葛亮,包括品读他的缺点和不足,这并不影响诸葛亮的地位、形象和功绩。千百年来,人们讴歌诸葛亮、喜欢诸葛亮、传颂诸葛亮,肯定是有它存在的道理和原因的。特别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事业精神,政治上无限忠诚的可贵品质,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一向倡导的传统美德。既然是这样,帅克到是觉得,诸葛亮千年师表的神化形象一直固化下去、流传下去、影响下去,不也是挺好的吗?
(帅克品读:坚持原创,坚持客观,坚持公正。点击关注,看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