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分钱的葱开始卖起、从一个不到一平米的临时葱姜摊开始摆起……30多年前,陆济洪为了生计从农贸市场里的小贩做起,本着“诚信经营”的生意经,通过不断的努力,创立了“济洪”牌蔬菜,并进入了全国220多家大卖场、各大五星级酒店、还有连锁餐饮店等。

如今的陆济洪是上海济洪蔬菜配送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带着1000多名员工、以及合伙人,创造了年销售额近8.5亿元的“蔬菜配送王国”的奇迹。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农贸市场里卖葱姜蒜是一门最不起眼的小生意,但在陆济洪眼里,“只有把小事做到极致,真正让顾客认可买单,才会有更多新的机会。”

滞销蔬菜怎么卖(从葱姜蒜卖起的陆济洪)(1)

“做生意就要将心比心!”

“食品安全是事关千家万户的大事,我们要把好源头关。”去年,陆济洪在张家口原本收购了1000吨土豆,但当他去现场验货时,却发现当地采用的是地窖存储方式,因此土豆有抽芽现象,“这批土豆不能流入市场!”陆济洪当即决定,宁愿损失30多万定金,采取就地销毁,“这也不是农户的责任,主要是当地存储蔬菜的方式有问题。”其实,对于土豆抽芽这样的情况,现在有一些特殊的“办法”能进行处理,不过陆济洪却说,“做生意要凭良心!不能愧对每一个消费者。”

其实,陆济洪从摆小摊卖葱姜蒜开始,就始终坚持“将心比心,要让消费者满意”的生意经。30多年前,陆济洪还在胶州路农贸市场摆摊卖菜的时候,有一天,一位老太太提着两根烂了芯的冬笋,气冲冲地来到菜场要求调换,可她忘了到底是在哪个摊位买的。“其实,这位老太太并不是在我摊位上买的。”陆济洪回忆说,“但我觉得做生意要将心比心,如果我是消费者,买到烂冬笋,我也会很生气。”于是,陆济洪就在自己摊位上挑了两只新鲜、饱满的冬笋送给了老太太。当时老太太并没有意识到,烂冬笋并不是陆济洪卖给她的,过了几天,老太太又来菜场逛到陆济洪摊位的时候,又聊起烂冬笋时,老太太才知道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惊讶之余更是感动。

滞销蔬菜怎么卖(从葱姜蒜卖起的陆济洪)(2)

让陆济洪更喜出望外的是,没过多久,老太太又来了,还提出要买30斤冬笋,后来还有人介绍他去给一家五星级酒店定点供应蔬菜……原来,老太太的女婿正是那家大酒店的采购经理。

“做生意要薄利多销!要搞定消费者!”

正因为对消费者的将心比心,让陆济洪获得了一单“大生意”,而他也从胶州路农贸市场的小摊贩,慢慢转型开始为酒店做蔬菜配送。无论春夏秋冬,陆济洪都会踩着黄鱼车,风雨无阻地去送菜。九十年代初的上海,五星级酒店陆续建成开业,还有各大外资超市纷纷进入本地市场……陆济洪的配送生意也开始慢慢做大,“对于像麦德龙这样的超市,老外最看中土豆、番茄、洋葱的品质。”陆济洪至今还能用英语流利地说出这些蔬菜的英文单词,“当时我对于蔬菜的定价有点高,因为我觉得自己配送蔬菜的品质更好。”

可当时麦德龙的老外经理却对他说,“你今天卖了5箱土豆给我,看起来是赚钱了,但因为定价比较高,明天我可能就定3箱土豆,后天可能只有1箱……”老外经理拍拍陆济洪的肩膀说,“做生意要薄利多销!”陆济洪一听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就把利润降下来,最终成了麦德龙长期的蔬菜供应商。

“老外教会我的生意经,我至今都一直铭记于心。”陆济洪说,“还有一个五星级酒店的老外经理跟我说过,做生意最重要的是搞定消费者!如果没有高品质的产品,你做生意就不会长久!”

滞销蔬菜怎么卖(从葱姜蒜卖起的陆济洪)(3)

这些年来,陆济洪始终把蔬菜品质视作企业的生命线,并坚持薄利多销让利于消费者,这样一来,蔬菜配送的生意自然也就越做越大。

“生意做大了还要回馈社会!”

“蔬菜配送生意能做大,既是我们员工齐心合力,也是靠社会各界的帮忙。”对于成功,陆济洪总是心怀感激,“我们公司很多员工大多是农民工,我定了下一条规矩,只要员工的孩子中考、高考考上重点学校,我们就奖励3000-5000元不等。”陆济洪说虽然钱并不算多,但这个举措就是鼓励这些孩子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做贡献。

“记得有一年,江淮地区发生了特大雪灾,蔬菜种植户的大棚受灾严重,部分大棚垮塌,蔬菜被冻坏冻死,农户无法按时交售。”陆济洪的合作伙伴说,他不但没追求违约责任,反而拿出了30余万元,无偿发放给当地农户,用于雪灾后的大棚重建、重新育苗种植等用途,支持了当地农户的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2016年安徽发大水,陆济洪立即则通过超市采购大批急救物资,累计捐款58万。

滞销蔬菜怎么卖(从葱姜蒜卖起的陆济洪)(4)

这些年来,陆济洪坚持做慈善,多年累积捐款达400万左右。作为高荣居民区的人大代表履职期间,陆济洪每年春节期间,都会主动到社区,了解社区重大病患者、特困家庭的生活情况,走访并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困难和需求,并为他们送上慰问品等,陆济洪总说,“生意做大了,还要不断回馈社会。”

,